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胡錦濤訪美 政策走勢各界關注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下星期將對美國進行他的第一次國事訪問﹐這也是1997年之後中國領導人對美國進行的首次國事訪問。美﹑中最高領導人的近距離接觸將是否消除兩國之間的分歧﹐以及如何引導兩國未來的相關政策走勢﹐引起各界關注。

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引述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斯蒂芬‧歐倫斯(Stephen A. Orlins)的話說﹐美中關係在一直保持穩定發展勢頭﹐但也存在誤解﹔胡錦濤訪美將加深兩國溝通和理解﹐促進雙方在許多領域加強戰略互信﹐包括經濟﹑環保、气候變化和安
全問題等在內﹔不過﹐將美中關係的積極發展僅僅寄託於一次會晤是不夠的﹐它有賴兩國共同制定能夠取得成果的具體政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研究學院中國研究主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前會長大衛.蘭普頓(David Lampton)說﹐“美中兩國互相需要。”

白宮助理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 Rhodes)說﹕“現在美中關係的廣度和深度超越了任何一個單獨問題的重要性。”

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 ) 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作為一個權力由上而下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必須參與雙邊對話﹐從這點來看﹐胡錦濤訪美具有正面和積極的作用。 不過﹐從對話本身的實質意義看﹐過去的經驗
顯示出不同的效果。

薛瑞福說﹕“如果看高層對話的結果﹐一直都是雙向的﹐比方說奧巴馬2009年訪問北京就獲得很少的實質性成果。所以﹐僅僅是設想胡錦濤即將進行的對美訪問很難預測將會有哪些突破。”

自從美國前副國務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2005年提出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悠關者”概念之後﹐分析人士一直在試圖界定其定義﹐並且討論中國是否“達標”。

“美國企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卜大年(Dan Blumenthal)說﹐“負責任的利益悠關者”包含對國家利益的更廣泛解讀﹐同時維護國際制度的健康﹔中國迄今的改革﹐致使它接受由美國在二戰之後主導形成的國際制度﹐中國要長期致
力維持這個制度﹐必須在國內進一步實現自由化。

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表示﹐最近幾年來﹐有關人士一直在討論中國是否為“負責任的利益悠關者”。

薛瑞福說﹕“中國是否負責任仍然有待結論。不過﹐根據過去幾年的觀察﹐我們的確產生了疑問。中國在許多地方的做法與我們相衝突﹐比方說伊朗問題﹑ 與蘇丹喀土穆政府的關係﹐還有北韓也不是一個正面的例子﹐等等。總之﹐與負責任的概念
還有很大的差距。”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美國研究專家王在邦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是否為“負責任的利益悠關者”不能以美國作為尺度來衡量。

王在邦說﹕“(中國是否為負責任的利益悠關者)要看用甚麼標誌來衡量。如果說中國沒有負責任﹐言下之意就是中國沒有時時次次支持美國。但是以朝鮮半島為例﹐它的穩定不僅僅要符合半島的利益﹐也要符合中國的利益﹐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
很多學者使用的標準是美國人的看法。”

美國智庫“尼克松中心”中國項目主任湯普森(Drew Thompson)對美國之音表示﹐美中關係中各方的表現和得失﹐很難用言語來度量。

湯普森說﹕ “我們不打分﹐你極少聽到美國官員說‘局勢很緊張’﹐‘問題很嚴重’這樣的陳述。多數情況下﹐兩國關係只看表面狀況﹐然後制定策略來與中國達成廣泛的或者具體的協定。所以﹐一般來說在美中兩國關係問題上﹐人們不會認為誰贏誰輸。”

湯普森說﹐美國的官方政策是“接觸中國”﹐保證中國持續支持已經讓全球受惠的既定國際體系﹔同時塑造中國的選擇﹐讓它在繼續發展經濟和實現軍事現代化過程中不至於傷及鄰邦。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