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本拉登的30年戰鬥和亡命生涯


A North Korean woman rides a bicycle at Migok Cooperative Farm in Sariwon, North Hwanghae Province, North Korea. The signs read "To fight for harvesting," left, and "To perform patriotism led by Kim Jong Il."
A North Korean woman rides a bicycle at Migok Cooperative Farm in Sariwon, North Hwanghae Province, North Korea. The signs read "To fight for harvesting," left, and "To perform patriotism led by Kim Jong Il."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受到通緝的世界頭號恐怖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已被擊斃。

本拉登死時54歲。2011年9月11號紐約和華盛頓遭到恐怖襲擊後﹐當時的美國總統布什發誓要抓獲本拉登﹐布什相信本拉登是9-11襲擊的主謀。

在2004年10月公佈的一段錄像中﹐本拉登首次公開宣稱對9-11襲擊負責。他多次躲過搜捕﹐消失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邊界線上﹐並引發了或許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搜捕行動。但是﹐本拉登作為受到通緝的世界頭號恐怖分子﹐與他和平與舒適的生長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本拉登的父親是一名富有的沙特阿拉伯建築業巨頭﹐有五十多個子女﹐本拉登在沙特阿拉伯上流社會的富裕生活中長大成人。本拉登曾經攻讀工程學位﹐看來準備在家族企業中工作。然而﹐蘇聯1979年入侵阿富汗時﹐本拉登離開家庭﹐參加了反抗蘇聯人的戰鬥。

最初﹐本拉登為阿富汗伊斯蘭聖戰組織的新兵提供後勤支持﹐他們同時也得到美國的支持。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本拉登決定利用他在家族財產中的份額組織自己的民兵﹐後來這支民兵成為“基地組織”。

1990年﹐伊拉克入侵盛產石油的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隨後邀請美國在沙特駐軍。本拉登認為﹐非穆斯林進入被伊拉克教視為神聖的土地是對伊斯蘭教的冒犯。他強烈抗議這一舉措﹐從而導致他在1991年被驅逐出沙特阿拉伯。本拉登在蘇丹避難﹐據稱他在蘇丹謀劃了對駐索馬裡和沙特阿拉伯的美軍的襲擊。

1996年﹐蘇丹在美國的壓力下驅逐本拉登﹐於是本拉登返回阿富汗。在阿富汗﹐本拉登繼續從事反對美國的活動﹐據稱他策劃了1998年對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的襲擊。在心懷不滿的阿拉伯人和不滿意美國中東政策的人們當中﹐本拉登的聲望越來越大。

2001年襲擊後﹐制止本拉登的活動成為美國的首要任務。奧巴馬說﹐這個目標也是他的政府的當務之急。塔利班拒絕把本拉登交給美國當局﹐導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

2001年12月﹐美國推翻了塔利班政權﹐本拉登隨後躲藏起來。本拉登在逍遙法外期間公佈了一系列自己的錄像﹐譴責美國。在9-11襲擊的九年七個月零20天之後﹐奧巴馬說﹐美國突擊隊在突襲本拉登位於巴基斯坦的藏身處的戰鬥中擊斃本拉登﹐正義得到了伸張。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