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台灣學者談台海可否避免一戰之一


Masked Palestinians use a back car seat as a shield during a protest to support Palestinian prisoners, outside Ofer, an Israeli military prison near the West Bank city of Ramallah.
Masked Palestinians use a back car seat as a shield during a protest to support Palestinian prisoners, outside Ofer, an Israeli military prison near the West Bank city of Ramallah.

兩岸關係最近幾年的平穩發展讓台海是否終有一戰的話題早已淡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台灣一位學者近日發表新書指出,新近的發展并沒有消除引發戰爭的憂慮,兩岸如不及早著手建立某種政治安排,戰爭很難避免。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今非昔比,雙方已經建立充分的溝通機制,完全可以籍此而避免戰爭。

*風和日麗之後可是烏雲翻滾?*

從馬英九在2008年當選總統之後兩岸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李登輝和陳水扁主政時期兩岸關係緊繃、多變的特徵已經為舒緩、平穩的特徵所取代。兩岸外交休兵,人員交流擴大,經貿關係密切,高層互動頻繁。台海形勢說是“雨後天晴”“風和日麗”應當不算為過。

但是,台灣南華大學國際與大陸事務系的學者戴東清認為,台灣海峽風雲變幻,“風和日麗”之後還會有“烏雲翻滾”,甚至是“暴風驟雨”。從多種角度觀察,戰爭的風險并沒有消失。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介紹了他剛剛發表的新書《兩岸終究難免一戰!?》的主要內容。

他說:“我應該只是起到一種警示作用了,因為兩岸關係現在看起來是和平的嘛,但是雙方的互信還是非常薄弱的。這就是大陸方面一直要強調政治互信嘛。雙方的政治互信還是有待加強。”

*20年內解決台灣問題?*

戴東清在書中提出了四個可能會導致戰爭的主要因素。一個是,大陸經濟快速增長。預測機構普遍預期,在不到20年內,或者更短,也就是在2030年左右,中國就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世界力量此消彼長,制衡中國的力量可能會減弱,而中國實力和自信會大大提高,解決台灣問題的意愿可能更為強烈,耐心也會大大下降。到那個時候,大陸對台動武的顧忌會更少,戰爭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與大陸事務系助理教授戴東清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與大陸事務系助理教授戴東清

他提到的第二個因素是,台灣政黨輪替可能會造成兩岸關係的動黨,從而產生誤判,引發戰爭。現在是國民黨的馬英九執政,但到2016年,民進黨贏得選舉執政不是沒有可能。民進黨雖然不會輕易宣佈台獨,但加快“去中國化”速度的任何舉措都可能引起大陸方面的強烈反彈。

第三個因素是,兩岸經濟統合是否會必然走向政治統合存在巨大變數。他說,兩岸經貿關係已經持續了20多年,但台灣民眾并沒有因為兩岸經濟關係密切而對大陸產生更大的向心力。新的民調顯示,希望保持現狀的民眾超過90%。

戴東清說,目前兩岸關係依然停留在“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階段。從歐盟的例子來看,經貿整合到政治整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大陸的“反分裂法”規定動武的前提之一就是 “台灣當局無限期地拒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統一問題”。大陸當局如果因此而產生誤判,戰爭就不可避免。

*兩岸民族主義碰撞*

第四個因素是兩邊的民族主義情緒的碰撞。大陸經濟實力的加強必然帶動民眾自信心的提高和民族主義情緒的上漲,因而解決台灣問題的呼聲就會變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台灣民眾的心態不是朝著尋求統一的方向變化,而是相反,希望把事實獨立的狀況永遠延續下去。這種互動將會強化大陸主張武力收回台灣的輿論,從而影響到政府的決策。

因此,戴東清呼籲兩岸政府,要在戰爭發生之前,做出某種制度性安排,努力降低誤判的機會,保證兩岸關系發展的成果能夠經受起台灣政黨更替和大陸民族主義情緒漲落和大陸經濟力量變化的考驗。

戴東清說,目前兩岸之間達成的“9/2共識”并不是一個正式的文件,而是國共兩黨之間的一個“認同”或者“默契”,任何一方都很有可能隨著內部形勢的變化而予以否認。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