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日本防衛研究所發表今年《中國安全政策報告》


日本防衛研究所發表今年《中國安全政策報告》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45 0:00

日本防衛省的智囊機構-防衛研究所(NIDS)星期五(3月13日)發表了2011年以來每年一次的《中國安全政策報告2014》,今年特別突出了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趨於任務多樣化的現狀分析。

國家安全委員會

《中國安全政策報告2014》分析了習近平政權下成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實質、越來越大比例承擔國內維穩的武警地位、解放軍救災目的和加強與外國軍隊交流,以及參與國際軍事活動的潛在目的共5章,並且指出日本今後該如何與中國溝通。

分析說,中國共產黨政權下領導人的國家安全觀,是毛澤東重視軍事力量保安全;鄧小平重視經濟增長安全;江澤民提出的“新安全觀”是沿用毛澤東思想,以至於開始擴充軍費、提升國防戰略和現代化軍備水平;胡錦濤基本沿襲了江澤民的“新安全觀”。

報告指出,但美國2001年發生911事件和2003年非典事件後,江澤民政權成立了“國家反恐工作協調小組”,開始認識反恐和應對戰爭、動亂外的安全重要性,而到胡錦濤政權,更明確提出解放軍參與這些應對新“非戰爭的軍事行動”任務。

到習近平政權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概念,是包括了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信息、生態、資源、核能11領域的安全體系,並相應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旨在負責這些方面安全。報告說,目前有關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正式信息寥寥無幾,但日本確認了該委員會的任務是確保對內維穩、對外維護權益和安全。

報告估計,國家安全委員會並不直接指揮軍隊和武警,但地位高於任何黨組織,提供綜合性政策建議和協調的高層次機構。

軍隊與武警兩雄

防衛研究所的報告稱,隨著中國安全觀範圍擴大,從1949年到1983年一直受制於軍隊重組影響的武警,開始賦予鎮壓暴動、建設基礎設施等原來的軍隊任務,也開始從90年代瓜分軍隊在中國政治中作為“一大勢力”的地位,不僅從十五大軍方代表253人、武警代表37人的比例到十八大軍方代表251人、武警49人可見一斑,而且更重要的是2010年起,中國公安支出已超過國防開支,2013年武警支出超過1393億人民幣。

報告指“通過89年天安門事件,中共政權清楚認識到輕易出動軍隊解決國內問題,可能造成不利政權的後果”, 預計今後無論在人員編制還是預算上都會繼續提升武警重要性,武警可能進一步贏得中共黨內重要地位。

但報告指出“如果武警積極在黨內爭取符合其實力的政治地位,那中共政權內將出現一定緊張局面,由於武警直接關係到維護中共政權和社會維穩,所以今後有必要繼續關注武警”。

報告說,中國陸軍一直面臨裁軍,習近平推進的國防與軍隊改革也使陸軍存在大規模裁軍的可能性。於是陸軍突出救災等非戰爭行動與日俱增,來體現其存在感和必要性。同時中共政權在積累救災經驗,完善救災中軍隊與地方行政部門之間的協調機能,其中行政部門持有救災活動的指揮優勢。

軍隊外交的用途

報告說在國際上,解放軍開始推廣與外國軍隊交流等軍事外交,包括人才、安全對話與合作、教育訓練、發布信息5方面,目的是創造有利於國家利益的國際環境、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評價和提高解放軍能力,並同時把這些利益作為外鬥籌碼。例如停止向對台售武的美國軍事交流、停止與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有糾紛的國家對話等,以至於週邊國家在安全領域強烈擔心中國。

報告說,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經過1971年指責美國假借維和干涉別國內政的強烈反對,到1988年加入維和的演變,90年代以來解放軍參加維和漸趨積極並主要集中在非洲。報告稱經研究發現,中國積極參與維和第一是基於本身持有的台灣、疆藏統獨危機去推銷聯合國尊重主權、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第二是配合中國的非洲外交,加強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並完善取得非洲各類資源與貿易環境,同時也有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評價的作用;第三是緩和國際社會高揚的中國威脅論,而中國海軍參與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活動本身也積累了豐富的遠洋經驗、提升了海軍能力。

報告預測中國今後雖然會繼續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但“隨著參與程度加深,會逐漸偏離維和行動基本立場”,可能與現在國際維和行動的矛盾加大。

建議重視國安委

報告在結束時說,從結構上看,國家安全委員會、解放軍、武警都在中共領導之下,今後日本與中國交涉政治時,“雖然由於不了解中國決策過程,有時會遇到瓶頸,日本外交當局要把日方的政治想法准確無誤地傳達給中共政治局時,常煞費苦心地考慮該用哪些渠道。日本有必要嘗試與國家安全委員會接触,建議建設新的溝通渠道並期待其發揮危機管理機能”。

報告也對日本成立了國家安全保障局、推動自衛隊國際貢獻的大環境下,與解放軍、武警的交流說:“我們認為日中兩國外交和防衛交流渠道將呈現多樣化趨勢,今後為了推動雙邊關係穩步發展,加強溝通更重要”。

防衛研究所的《中國安全戰略報告》自稱是提供給日本內外研究者,“深受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媒體的高度關注”。該報告每年側重的領域不同,以副標題突出重點。防衛研究所政策研究部長阪口賀朗說明,“這次的報告參照了中國學者及相關人士在國內外交流的意見,不代表日本政府和防衛省的見解”。

另一方面,據日本內閣3月7日發表的輿論調查,“關心中國軍事現代化和海洋活動”的被訪者近61%,是“最關心日本和平與安全環境”的首要問題,比2012年46%被訪者大幅上升。

報告週五發表後,的確連日引起日本各大傳媒關注,時事通信社關注“中國謀求抹消威脅論”、《讀賣新聞》突出“中國以維和從事軍事外交”、《產經新聞》焦點“中國提升遠洋作戰能力”。

國際地政學研究所理事長、前內閣官房副官助理柳澤協二說:“中國現在充滿大國自信,中共對日本、菲律賓、越南力求確保正當統治權的態度尤其突出,但在可能威脅中國安全關鍵的南中國海和西太平洋,中國因還沒有正面決戰的航母,不會真的進入與美國爭奪制海權範圍”。

他認為作為美國軍事同盟的日本應從大國之間戰爭的可能性來合理考慮冷戰時期與現在國際化世界的重大不同,針對也許中國在想“只要不變成真的戰爭,打打擦邊球沒關係”,他認為日本現在最重要的是謀求中國切實地管理危機,防止事態擴大,而長遠來看,最要緊的是要與中國爭取一個互相遵守的規矩。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