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國議員:中國與美國國會互動減弱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邵建隆(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邵建隆(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美國議員:中國與美國國會互動減弱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11 0:00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主席、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邵建隆(Matt Salmon)上星期率領一個來自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四人代表團訪問了香港。在香港,邵建隆與香港特首梁振英、以及泛民派和親政府的建制派人士舉行了會晤。他5月9日對媒體表示,在對待美國國會方面,習近平的政策與其前任相比有很明顯的變化。

他說:“這位主席有一套完全不同的理念。實際上,我認為他正在朝著另外一個方向前進,這與他的兩位前任(胡錦濤和江澤民)與美國國會保持建設性接觸背道而馳。”

邵建隆還說,自他就任眾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主席以來,所有亞太地區國家的駐美使館都和他聯繫要求進行會談,唯有中國例外。

中國外交學院教授蘇浩對美國之音表示,這只是議員個人的看法,並不一定說明是中國對美國國會政策的改變。他說:“中國歷來還是比較重視國會的,所以我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國會各方面進行交流。但有可能是議員個人的原因,而不是政策性的變化。是不是議員個人的傾向或者是他的行為方式可能有些時候會造成需要我們這邊觀察、看一看這種可能性。 ”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給邵建隆貼上了“反華議員”的標簽。環球時報在5月9日刊登的一篇題為“梁振英會見訪港美國反華議員重申落實普選決心”的報道中引述大公報的報道說,“訪港的美國議員有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邵建隆、兩名眾議員安格爾和謝爾曼。報道稱,這些美國議員一向反華,曾發表惹火言論。”

邵建隆批評中國和香港官員指責去年香港的“佔中運動”背後有外國勢力煽動是在找替罪羊。他說,“這是在逃避責任。現實是在香港有越來越的支持自決(self-determination)的情緒,不一定是獨立,而是自治。”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國會議員在一些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立場不利於美中之間開展交流。他說:“國會議員比較有自由嘛,專喜歡挑敏感問題。但是中國當然立場很堅定,可能不一定使得訪港的議員感到高興。”

時殷弘表示,習近平的強勢作風或許是中國與美國國會交流減少的原因。他說:“或許有這樣的可能性,但我不願意做正面評論。但無論如何這也不是中國政府刻意的。”他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重視同美國國會參議院的交流。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也認為,習近平的風格顯然與他的前任不同。他說:“台灣就在中國大陸的旁邊。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兩岸關系的交往在胡錦濤主政時期和習大大時期是不一樣的,態度不一樣、表達方式不一樣、讓我們感覺到的軟硬度不一樣。這是可以感受的出來的。”

黃介正說,上週他在課堂上和研究生開玩笑。當時他說,習大大有點像小布什,either my way or the highway,意思就是,不聽我的就滾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