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北京准香港兩司長辭職 有團體發起特首民間投票


2017-01-16 美國之音視頻新聞: 林鄭月娥並無回應會否為基本法23條立法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0:35 0:00

2017-01-16 美國之音視頻新聞: 林鄭月娥並無回應會否為基本法23條立法

北京批准香港兩司長辭職 有團體發起特首民間投票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4:20 0:00

香港特首選舉有新進展,特首之下兩名最高級官員、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辭職,星期一同時獲得北京批准。林鄭月娥隨即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參與特首選舉,曾俊華則發表聲明,表示日內將召開記者會,宣布有關參選特首的決定。而香港多個民間團體星期日宣布,將舉辦特首選舉民間投票,以凸顯小圈子選舉的荒謬,並向北京反映香港人的民意。我們接通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湯惠芸的電話,連線報道香港特首選舉的最新進展以及有關特首選舉民間投票的消息。

剛辭職獲北京批准的前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正式宣佈參與特首選舉。(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剛辭職獲北京批准的前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正式宣佈參與特首選舉。(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主持人:湯惠芸,你好﹗距離3月底的特首選舉只有兩個多月,北京對於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過去一個月相繼辭職有何回應﹖

記者:新一屆香港特首選舉將於3月26日舉行,特首梁振英之下兩名最高級官員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過去一個多月內相繼辭職,準備參選特首,是香港主權移交之後,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北京星期一下午2時07分透過官方新華社發稿,宣佈同時免除林鄭月娥和曾俊華的職務,分別辭任政務司司長及財政司司長,即時生效。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務院依照《基本法》規定,根據特首梁振英的提名和建議,批准林鄭月娥和曾俊華即日起離職,並同時宣佈由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分別接替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職務。

主持人:曾俊華辭職35日才獲得北京批准,他有何回應﹖

記者:曾俊華星期一下午發表簡短聲明,回應北京批准他辭職。曾俊華的聲明表示,感謝北京批准他的請辭,亦衷心多謝北京歷來對他的信任、鼓勵和支持,讓他有機會在不同崗位服務香港社會以及香港市民,亦可以為香港和中國的長遠發展出一分力。

曾俊華表示,休假期間就是否參加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這事,作了認真和詳細的考慮,他將在日內舉行記者會公佈決定。

主持人:林鄭月娥星期一召開記者會,如何回應北京批准她辭職﹖

記者:林鄭月娥的辭職獲得北京批准後,她隨即在星期一下午5點召開記者會,正式宣佈參選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早前她已經提出香港新願景,例如發展多元經濟、廣納人才、培育青年等,她表示願與市民同行,讓港再創高峰。

林鄭月娥又形容她熱愛香港,過去超過30年公務生涯,做過20個職位,一直廉潔奉公,一視同仁,她說最想做的職位是社會福利署署長,可體驗關愛共融的思想,未來希望可以帶領17萬公務員服務香港市民。

主持人:林鄭月娥如何回應她如果當選,會不會延續現任特首梁振英的路線﹖

記者:多位發問的記者都表示,有評論認為林鄭月娥作風硬朗,是「梁振英2.0」,即是「翻版梁振英」,尤其最近未經公眾諮詢,宣佈在西九龍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引起很大爭議,如果林鄭月娥當選,會不會延續梁振英的施政風格及路線,成為最多記者關注的問題。

林鄭月娥沒有明確回應會不會延續梁振英路線,她說自己曾被形容為願意溝通的官員,最近得到「梁振英2.0」的稱號,她覺得「好難解釋」,如果當選會與不同團體溝通。

林鄭月娥表示,將會延續現屆政府一些好的政策,她說「無聽過」社會不支持延續梁振英的房屋、扶貧、安老、助弱等政策,對於公眾期望政府多包容和加強透明度,她會記在心、努力做。林鄭月娥並承認,上月中宣佈重新考慮參選特首之後,有同北京官員接觸。

林鄭月娥說:自從(去年)12月10日我說重新考慮,到今日這段時間,我是有接觸過中央(北京)的官員,但是並不是尋求甚麼「欽點」或者甚麼支持。即是如果大家記得我剛才說,今次的(特首)選舉我面向的不單只是這1,200個,或者是1,194個的選舉委員會的委員,去爭取他們的一票,我面對的是全港700多萬的市民,我深深明白,如果無廣大市民的支持,日後的管治將會仍然是舉步維艱的。

主持人:有記者問及林鄭月娥如果當選,會不會就《基本法》23條立法,她如何回應﹖

記者:林鄭月娥沒有正面回應可能影響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的《基本法》23條立法的問題,她說香港仍然有很多問題未解決,包括房屋、土地供應等問題,而為《基本法》23條立法是香港的憲制責任,但在現今的情況,不要說23條立法,任何的法例包括沒有爭議的醫生註冊條例等,都難以在立法會通過。

林鄭月娥表示,任何的政府都要審時度勢,在甚麼環境下,按香港的憲制責任進行立法的工作。

主持人:民主派如何回應林鄭月娥及曾俊華辭職獲北京批准後,繼任的人事任命﹖

記者:北京星期一同步批准已辭職超過一個月的曾俊華,以及辭職只有幾日的林鄭月娥離任,並接納特首梁振英的建議,任命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擔任財政司司長。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不滿陳茂波的任命,批評陳茂波欠缺能力及誠信,質疑是北京不批准梁振英連任之後,給梁振英的「安慰獎」。

專業議政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財政預算案由諮詢至今,都是由曾俊華及署任財政司司長、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表陳家強負責,現在由陳茂波出任財政司司長是一大考驗,同時會令人認為,下屆政府都要起用陳茂波為財政司司長。

專業議政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對陳茂波接任財政司司長感驚奇,認為陳茂波出任發展局局長時民望低迷,又具爭議。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表示,陳茂波的任命反映高官馬房文化,形容陳茂波是「超級梁粉」(梁振英堅定支持者),質疑是否延續梁振英路線。

主持人:多個香港民間團體計劃發起特首選舉民間公投,詳情是怎樣﹖

記者:由多個香港民間團體組成的公民聯合行動,繼去年9月立法會選舉時,推出雷動計劃後,最近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及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籌辦2017特首選舉民間投票,希望透過港人發聲,凸顯特首小圈子選舉的荒謬,並為選委提供民情參考,但是不會綑綁325名民主派選委的投票意向。

香港公民聯合行動宣佈將舉行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
香港公民聯合行動宣佈將舉行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

所有符合參選特首資格的人士,如果有意成為民間特首候選人,星期一起至1月31日只要取得100個市民提名,就可以向港大民研計劃提交參選意向書。2月7日至22日為民間提名期,如果報名人士取得1%的登記選民提名、即大約3.7萬個公民提名,就可以成為2017特首民間投票候選人,而在2月4日下午前,公開宣佈有意參選的官方候選人,亦會自動成為特首民間投票參選人。

特首民間投票將於3月10日至19日舉行,今次會加入逆向選項,市民除了可投票支持候選人,亦可投票反對個別候選人成為特首。公民聯合行動估計,開發電子投票平台、宣傳及進行手機程式、網上及分區實體票站投票等工作,約需接近20萬美元的經費,會以眾籌方式集資。

主持人:為何特首民間公投會加入「逆向投票」選項,即是對候選人投反對票﹖

記者:公民聯合行動成員、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表示,這是一個民意調查式的投票機制,在投票或者選舉、尤其是心理學的研究當中,有相當多學者提出,需要加入「逆向投票」選項,因為「逆向投票」對於大部份人來說,可以真正反映到他的想法。因為很多人難以講清楚自己最鍾意甚麼,但是最不鍾意甚麼,就比較容易講出來。

戴耀廷並表示,「逆向投票」可能出現一個結果,就是沒有候選人可以當選,不過,香港目前處於一個分化的社會狀況,有研究認為透過「逆向投票」帶出來的選舉結果,可以減少社會撕裂。

戴耀廷說:這個就是如果我們將這個(逆向投票)的選舉方式,放在一個正式的官方選舉裡面,其實即是說那些候選人無一個能夠得到市民的支持,我們是不是硬要將整個社會交給一個這樣的人呢﹖其實這個對於整個社會管治來說,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啟示,正正就是因為有這個可能性,所有候選人他不單只是爭取支持他的人,其實他要贏得到,他就要減少反對他的人,這個其實就是為甚麼我講在一個社會相對上比較分歧大的社會中,一個能夠站出來帶領整個社會的人,他是需要不是有很多人支持你這麼簡單,你要令到那些原本反對你的人不再反對你。

主持人:主辦團體希望藉特首民間公投傳遞甚麼信息﹖

記者:戴耀廷表示,這次的特首民間投票,是香港民主運動的其中一個點,他個人認為今次不會在特首選舉中,出現驚天動地的改變,反而是要延續公民參與,以凸顯特首小圈子選舉的荒謬,並向北京反映香港人的民意。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公民聯合行動成員戴耀廷。(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公民聯合行動成員戴耀廷。(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戴耀廷說:我們透過民意的發聲,可以讓北京看到香港市民的明確看法,也在它作最後決定時,能夠充份考慮香港人的意見。但是長期爭取民主這件事,我想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雨傘(運動)都經歷過這麼多,我們不會認為這次一次過就可以做到、真普選就會取得,我們不會這麼天真這樣去想。

主持人:主辦團體估計,參與特首民間公投的人數有多少﹖是否是可以反映雨傘運動後的民情﹖

記者:戴耀廷表示,參考去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公民聯合行動推動雷動計劃,最初估計只有幾萬人會參與,但最後得出的數據有超過40萬人,直接或間接參與雷動計劃,他認為這樣可以看到香港民情的變化,雨傘運動後,反而更多人會願意透過雷動計劃或者參與投票去發聲。

戴耀廷表示,上次2012年的特首民間投票,由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以及香港理工大學政策研究中心兩個學術機構去推動,當年已經有20多萬人投票,而當年的選舉,有梁振英、唐英年及何俊仁3位候選人,而今屆特首選舉,有可能出現4個或者以上的候選人,估計會出現更多元的意見,市民希望有更多機會去表達看法。戴耀廷估計,有很大機會達到100萬人參與今次特首民間投票。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