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是全球油價高攀的最大推手?


中東和北非的動蕩局面推動油價高漲。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說,全球油價持續上漲,會將美國經濟推向災難。有學者認為,中國的能源需求和國家外向能源政策是影響全球石油供需平衡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美國應當利用適當時機,在全球油價問題上尋求中國的合作。

*油價攀升引發擔憂*

遍佈中東的政治危機已經對全球石油供應造成影響,而石油價格自然也在不斷攀升。這樣的局面再度引發有關全球石油供應的擔憂。

華盛頓保守智囊機構傳統基金會國際能源安全問題高級研究員亞里爾•科恩(Ariel Cohen)在一個有關全球石油供應安全和油價問題的討論會上,就表達了這樣的擔憂。

他說:“目前中東的形勢顯示,我們可能會看到這個戰略地區在石油生產和供應方面的可怕景象。”

不久前,傳統基金會的幾名專家針對近期凸顯出的油價問題進行了一次能源危機模擬演習。該基金會數據分析中心的能源經濟研究員大衛•克羅澤(David Creutzer)談到其中一個由高油價造成的恐怖經濟景象。

他說:“我們從初步結果中發現,從全球市場減掉6百萬桶原油供應,由於霍爾姆斯海峽發生軍事行動而導致原油運輸延遲,市場和部分政府會對此作出反應......即使沒有市場和政府的反應,這也會將起初75美元一桶的油價推到250美元一桶;那將促使汽油價格漲到每加侖8美元;而發生這樣的情況兩年後,GDP每年降幅達3千億美元;就業人數在第一年減少130萬,而接下來一年更多,達到240萬人。”

*石油需求結構變化推動油價上漲*

除了石油生產和供應中斷的影響外,全球石油需求結構的巨大變化也是推動油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說,這個石油消費的“故事”發生在亞洲。

史劍道說,亞洲目前有日本、印度和中國均是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不過,他認為,這三個國家中,只有中國對石油消耗量能夠對全球原油需求起到真實的推動作用。

他說,就日本而言,雖然它剛剛將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的位置讓給中國,但仍是全球原油進口大國。不過,史劍道認為,有兩方面的因素使得日本無法成為推動需求增長的力量:其一是日本在能源有效利用方面已經做出很大努力,并仍將會盡力這樣做;另一方面則是,日本停滯的經濟不會導致油價暴漲。

在談到印度時,史劍道說,人們在談論新興經濟體能源需求的時候,通常會將印度和中國相提並論,而這是一個錯誤的歸類。他說,儘管印度目前時世界第四大石油消耗國,也是第六大進口國,但是它在今後15年的時間裡,石油消耗仍將排在美國、中國和日本之後。他說,印度的石油消費至今還沒有出現過激增。

還有一點是資金問題。這表現在外向能源投資方面。史劍道指出,印度沒有足夠的前到海外投資;它在這方面無法和美國,以及新的投資國--中國,相比較。

因此,史劍道在其政策建議中說,印度目前還是一個次要角色,美國在短期內不需要急於與印度加強合作。

但是,他認為美國應當重視中國所起的作用,至少在短期內應該通過某種方式與它進行合作。

*史劍道:石油需求增長由中國帶動*

史劍道說,中國雖然仍以燃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但它卻是推動全球石油需求的真正力量。

他說:“儘管如此,它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國,也是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它現在在全球石油增長中佔據著最大的份額。美國的石油需求最大,但是需求的增長則是由中國帶動的。”

他指出,中國在資源方面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過度消耗能力;受到國家巨額補貼的工業能夠吞噬資源,也同樣能夠吞噬石油。他說,中國的石油消耗有其合法性,但同樣會形成危害。

史劍道認為,鑒於中國在危機期間拿出上萬億美元在全球各地購買石油,導致市場扭曲,因此它認為,美國應該在這方面與中國進行協調,避免它進一步扭曲石油市場。

不過,史劍道在政策建議中特別指出,中國政府的頭等大事是維護穩定,因此在危機期間,它會為此而不顧及其他任何事。他說,要想和中國進行有效的合作,最好選擇其內部環境穩定的時候;因為在那樣的情況下,它才能展現出靈活性,也會表現出更強的合作意願。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