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從計生犧牲品到美國幸運兒


紀錄片《夢婷的承諾》
紀錄片《夢婷的承諾》
從計生犧牲品到美國幸運兒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07 0:00

紀錄片《夢婷的承諾》(Ricki’s Promise)講述了一個生在中國、長在美國的女孩的故事。她和其他近十萬万孩子一樣,因為強制性的計劃生育政策和1990年代初中國開放的國際收養,在大洋彼岸找到了新家。不同的是,吳夢婷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這部紀錄片最近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播映。

吳夢婷的英文名字叫麗基•穆德(Ricki Mudd),她是10萬名自90年代初期開始從中國被收養到西方國家的孩子之一。不是每一個這樣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也不是每一個都能得到來自生身父母和養父母雙方的愛。

吳夢婷的生身父母是在強制性的獨生子女政策以及農村家庭要男孩的壓力下忍痛割愛的。不過,夢婷依然不停地強調,她是一個幸運兒。

米勒斯維爾大學(Millersville University)教授、紀錄片制作人常昌富歷時六年多製作的《夢婷的承諾》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並在2014年辛辛那提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紀錄片”提名及2014年費城亞裔電影節“觀眾最喜愛獎”。

他對美國之音說:“我們做專題片的目的也是這樣,讓大家來參與這樣的社會現象,來討論,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吳夢婷不到5歲時被美國穆德(Mudd)夫婦收養,在西雅圖長大。她9歲時收到了來自中國的一封信,對方自稱是她的生身父母。12歲那年,她跟著美國養父母回到中國,見到生身父母和弟弟。當時她承諾,要在成年後回到中國與他們相處。

2011年,18歲的她兌現了承諾。與生身父母相處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她逐漸了解當年事件的原委。由於中國執行強制性的獨生子女生育政策並伴隨著嚴厲的懲罰措施,而奶奶則堅持要孫子,夢婷的父母只好把她藏著,不上戶口。

吳夢婷的親生母親在紀錄片中說:“(當時)下車怕人家看到,放著蛇皮袋,讓她坐在蛇皮袋裡,兩隻腳,兩個人拎著回去,人家都不知道這裡面是什麼東西。夢婷真的很乖很乖的,叫她在我們下車這一路上不要吭氣,她不吭氣,一句都不吭。”

夢婷有了弟弟,她則被送到別的村子寄養。她的生身母親說,儘管如此,他們從來都沒有要丟棄夢婷的想法。後來,吳夢婷在寄養家庭被計生部門發現,被強制送到孤兒院,而後被穆德夫婦領養到美國。

失去女兒一直是夫妻心頭的傷痛,他們後來離了婚。夢婷親弟弟的心理也受到影響。

戴安•西格(Diane Seeger)在位於華盛頓的國會圖書館觀看了這部紀錄片。她說:“我喜歡這部片子平衡敘述的方式。”

中國政府從2014年開始放鬆獨生子女政策,但仍然堅持強制性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這種政策飽受西方批評。在導演常昌富看來,中美兩國對於這一政策的看法大相徑庭。

他說:“在美國這個語境裡,計劃生育是非常情感化的、非常有爭議的話題,可以說是一面倒。計劃生育政策在主流媒體裡就是與邪惡、專制、剝奪人權有關,誰要是想說好話,或者辯論,這是很勇敢的事情,可能被排擠。”

他認為,中國人雖深受這一政策的直接影響,但大多數人對於這個奇特的政策似乎是認同的。

吳夢婷說,隨著她對親生父母和他們所在的社會環境的了解,她理解和寬容當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她對美國之音說:“找到生身父母,讓我更明顯地看到這並不單純是政府邪惡的問題,也不是單純的性別歧視。”

中國在1990年代初開放國際收養,因此很多孩子現在都已成人。因為中國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和農村對男勞力的需求,被遺棄的大多為女嬰,因此從孤兒院被外國人收養的孩子也大都是女孩。

回過中國探親的吳夢婷更覺得自己是幸運兒。

她說:“我覺得我能夠在美國長大特別地幸運,特別是在和我的生身父母家庭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很明顯,中美兩種生活方式是很不一樣的,就像你在紀錄片裡看到的那樣。”

吳夢婷的中國生身父母和美國養父母共同贊助她的弟弟來美國留學。夢婷說,以後她會常常去拜訪生身父母,但沒有要搬到中國長期居住的打算。

導演常昌富說,對吳夢婷這樣的孩子來說,自我認同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回到中國尋根的他們同時也要面臨巨大的文化衝突。在他看來,這10萬個孩子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群體,他們普遍在良好家庭環境下長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們可以成為中美文化的使者。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