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又有三家中國公司因涉新疆強迫勞動而被美國納入制裁名單


資料照片:一名工人在新疆阿克蘇棉花加工廠用鏟車堆放剛收成的棉花。 (2015年12月1日)
資料照片:一名工人在新疆阿克蘇棉花加工廠用鏟車堆放剛收成的棉花。 (2015年12月1日)
又有三家中國公司因涉新疆強迫勞動而被美國納入制裁名單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1:02 0:00

美國國土安全部週二(9月26日)宣布,作為防止強迫勞動的執法結果,又有三家中國紡織品製造商因被懷疑在其生產線中使用強迫勞動而被禁止向美國進口產品。

國際監督組織指控中國政府在中國西北地區新疆設立拘留營地,用強迫方式榨取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和吉爾吉斯族(柯爾克孜族)等其他突厥語系民族的勞動。

美國情報部門相信這三家總部在新疆的公司與中國政府合作,在新疆地區奴役和進一步迫害穆斯林少數民族。

由美國國土安全部主導的跨機構組織強迫勞動執法工作小組(FLETF)表決將這三家公司納入《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FLPA)實體清單。

這三家公司分別是:新疆眾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音譯,Xinjiang Zhongtai Group Co. Ltd.)、新疆天山羊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音譯,Xinjiang Tianshan Wool Textile Co. Ltd.)和新疆天棉基業紡織有限公司 (Xinjiang Tianmian Foundation Textile Co.)。

國土安全部宣布,從9月27日開始,這三家公司的產品將被限制進入美國,這是由於這些公司“參與了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被迫害群體成員,包括維吾爾少數民族的商業實踐。”

國土安全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在聲明中談到這項決定時說:“我們不容忍使用強迫勞動、為了牟取利潤而侵犯人權的公司。”

「美國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容忍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進入我國,」強迫勞動執法工作組主席、負責戰略、政策和計劃的國土安全部副部長羅伯特·西爾弗斯(Robert Silvers)說。 “透過今天採取的執法行動,強迫勞動執法工作組再次表明了我國維護全球供應鏈公平、公正和安全的決心。”

同天,美國國務院宣布對美國政府2021年發布的《更新版新疆供應鏈工商諮詢公報》(Updated Xinjiang Supply Chain Business Advisory)進行增訂。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這次增訂是由美國國務院與財政部、商務部、國土安全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以及勞工部聯合進行的,旨在讓人們關注「中國人民共和國(PRC)在新疆持續 的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以及在當地普遍使用強迫勞動的證據」。

北京否認侵犯人權和使用強迫勞動等指控。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提到美國將三家中國公司列入UFLPA清單的決定,稱其沒有事實依據,並說這是典型的經濟脅迫手法。

劉鵬宇表示中國強烈反對並譴責這項行動。 他還在回應美國之音(VOA)媒體查詢時否認了在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任何指控。

劉鵬宇對美國之音表示:「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謂『強迫勞動』。美方編造、炒作子虛烏有的謊言,肆意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是藉'人權'之名,行單邊欺凌之實,破壞 新疆繁榮穩定。我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在增加這三家公司之後,被列入UFLPA實體清單的企業達到27家。 但是,批評人士說,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夠。

曾協助推出《防止強迫維吾爾勞動法》的共和黨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說,「可能有數以千計的中國公司和實體涉入奴工,」美國制裁的「緩慢步伐壯大 了那些從奴工牟利者的膽量」。

2021年12月,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簽署了獲得國會參眾兩院一致通過的《防止強迫維吾爾勞動法》。 這部法案包含的一項核心概念為「可反駁的推定」(rebuttable presumption)制度,意即除非得到美國當局的無強迫勞動的認證,否則一律推定凡在新疆開採、生產或製造的產品均使用 了強迫勞動,因而依照美國法律禁止進口。

根據這部法律,凡在新疆製造或被列入UFLPA實體清單的實體製造的產品皆不得進入美國,除非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專員能夠提供明確且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這些產品不是 使用強迫勞動生產。

在美國政府週二公佈這項禁令的一個月前,美國將另外兩家總部在中國的公司納入UFLPA實體清單。

被加入UFLPA實體清單的公司必須能夠證明他們沒有使用強迫勞動,才能將自己從這份黑名單中移除。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