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滬警持槍執勤 民眾反應不一


上海警察帶槍巡邏新聞上華爾街日報。 (網絡圖片)
上海警察帶槍巡邏新聞上華爾街日報。 (網絡圖片)
滬警持槍執勤 民眾反應不一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13 0:00
下載
上海警察4月20日開始在中國率先實行警察佩槍巡邏,距離上海警察上次佩槍巡邏已時隔60年。中國媒體對此作了大量報導。

東方早報網指出,上海警方專門為基層巡警佩槍巡邏制定了《民警佩槍執勤工作規範》,對警察訓練、領槍、佩槍、用槍、還槍等各個環節都做出具體規定:明確規定警察只有在發生暴力危及生命安全案件等15種緊急情形下方可開槍;規定佩槍執勤警察當班期間槍不離身;警察每次拔槍,不管開沒開槍,事後都要寫報告說明情況。

一位市民在中國央視播出的專題報導中說:“現在社會進步了,應該給警察武裝起來,給老百姓一種安全感。”另一位市民認為,實行警察佩槍巡邏以後,他感覺“好像膽子大了,不怕了。”

不過,美國之音在隨機打給十多位上海市民的電話中發現,當地一些民眾對警察佩槍巡邏這個話題不感興趣,還有幾人在美國之音記者表明身份後馬上掛斷電話。
中國官方公佈的中央政府各部委發言人電話中有公安部發言人武和平的電話號碼,但是美國之音記者將這個號碼撥過去後接通的卻是傳真機。

上海市民、維權人士崔福芳對美國之音表示,今天在上海市政府附近看到了流露出她所說的“霸道眼神”的帶槍巡警。這位曾在“黑監獄”和勞教所關押過的上海市民說,她覺得警察荷槍實彈在上海這樣的城市上街巡邏沒有必要,本來應該幫助民眾扶危濟困的派出所民警令人望而生畏。

她說:“因為現在不像過去馬路上沒有監控攝像探頭。現在馬路上、商店裡面都有攝像探頭的。好像針對這種暴力分子應該說概率是很小很小的,除非你不給老百姓生存了,那麼老百姓才能夠(採取)暴力。一般是不會的。”

在河北邯鄲的社會問題學者田奇莊對美國之音表示,他注意到了上海警察佩槍執勤的消息,但是中國其他地方目前還沒有出現常態化的佩槍警察巡邏。

他說:“北京好像也有,但是好像普遍的還沒有出現。只是好像遇到重大節日的時候,持槍巡邏的人多一些。平常好像便衣比較多。到處都是持槍的情況還不多見。包括前一段,我注意到,昆明事件出現之後,一些地方的縣城,一些城市,就是防暴警察,武裝巡邏,都比過去有所增加。”

這位評論人士表示,他認識的一些警察私下議論時甚至都表示不願意持槍。

他說:“不願意持槍,認為這是個負擔,認為這個事弄不好,還得招來風險。若是有人搶槍怎麼辦?社會這麼亂,帶槍的多了,而且有些民警內部矛盾也挺嚴重,爭權奪利這些事情也挺嚴重。民警內部濫用槍支發生械鬥、內訌這樣的事過去也是時有發生,而且這些事往往鬧得都比較大,所以說,公安對民警有一個槍支嚴控管理。”

田奇莊表示,他從多方面來觀察中國警察持槍上崗巡邏這件事。首先,他認為保衛人民和公共安全是警察的天職,他們應該持槍上崗。

他說:“這是他的職責,保衛這個社會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是你的天職。因為你徒手不可能辦到這些事情,一旦遇到歹徒,你手無寸鐵,那你跟普通民眾有什麼區別啊?你不可能履行你的天職,你的職責。”

與此同時,田奇莊也指出,上海警察率先持槍執勤是中國社會空前緊張的形勢迫使當局作出武裝巡邏常態化的決定。

他說:“國內有些暴動群體性事件多了,這又迫使他們拿起槍來。這說明了社會有些矛盾積聚得越來越多。這種矛盾由於不能通過法律以和平方式妥善得到解決,使這些矛盾激化,又迫使民警拿起槍來。我覺得,從這個意義來講,這是社會矛盾激化的一個產物。”

田奇莊表示,表面上,警察持槍上崗執勤對受到壓迫的底層民眾是一種震懾,給壟斷和濫用權力者撐腰壯膽,但是如果社會上積聚的嚴重矛盾不能以法治軌道獲得妥善解決,單靠這些在街上巡邏的持槍警察來延緩社會矛盾的爆發,最終仍無法阻止矛盾激化。
在3月1日昆明火車站發生被指可能源於民族矛盾和仇恨的多名維族人持刀砍人血案以後,中國的部分城市街頭出現了警察武裝巡邏。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21日發表的一篇社評認為,警察佩槍是與時俱進的一步,但該報不無憂心地指出,“這一步必須邁得更平穩,決不能讓由此帶來的問題,比要解決的問題更多。”

該社評稱,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其國內問題以人民內部矛盾為主,因此中國警察使用槍支的慎重程度應當高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

這篇評論雖然堅稱“近年中國社會治安總的來說呈不斷向好之勢”,但也含糊其辭地承認,“極端事件增多,尤其是個人以報復社會為目的的極端犯罪增多,”認為警察佩槍能提高處置這類犯罪的效率。

被認為可能反映北京高層意見的環球時報社評告誡說,由於社會對警察持槍執勤尚未形成廣泛而堅定的共識,警察佩槍巡邏這一探索應從警察平均素質高的大城市做起,不要急於推廣,各地切不可一哄而上。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