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勞動力短缺所造成的影響


中國勞動力出現變化。
中國勞動力出現變化。

自2003年以來,“招工難”的現象已經從珠三角,蔓延到長三角,甚至到勞動力相對充沛的華北地區,中國未來勞動力的結構如何? 隨著中國工人工資的逐漸提高,美商應採取何種措施來應對,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於18日邀請兩名專家,對這些問題提出他們的看法。

*新的勞工法具爭議性*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樸之水首先解釋了勞工短缺的基本原因,中國從90年代以後,出生率大幅度下降,而90年代到現在剛好是20年,正是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候。 另外一個令外資企業關注的問題是中國有了新的勞工法。

樸之水說:「這項法律在通過前是非常有爭議性的。許多企業關心它們倒底會增加多少支出的議題,在中國是公開的辯論的。」

樸之水還補充說這項法令,從國際的標準來看,可以說也是對勞工較有利的。

*產業升級並趁勢淘汰夕陽工業*

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教授陳金永則認為中國現在到達了經濟學理論中所說的路易斯轉捩點, 也就是說當農村勞動力被耗盡後,城市勞工市場需要大幅度增加工資,才能請到足夠的工人。 陳金永建議中國可以從產業升級這方面來著手,淘汰一些產業,特別是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只是要循序漸進,才不至於一下子失去太多就業機會。

陳金永說:「但是我覺得中國可以考慮的是在服務業,中國還是很有前景的,可以在那一方面發揮。」

陳金永同時也提到,農民工的適應性問題也是需要關注的,例如去年富士康公司發生多宗員工自殺事件,和工資問題是無關的。 北京不久前拆除農民工子弟的學校,也是考慮得不夠周全,雖然有些學生可以轉入公立學校,但離家較遠。

*未來數年中國仍具競爭優勢*

目前勞工短缺的現象主要還是在農民工流向發生了變化,隨著工廠生產線的轉移,和大量基礎項目啟動,中西部出現許多新的就業機會,農產品價格上漲,也使得願意留家務農的人數增加。

薪資上漲和勞工短缺這兩個問題,使得不少美國公司重新考慮應將廠房移往中國內陸或是像越南,印尼等成本更低的地方。 事實上最近幾年,英特爾﹑通用汽車等公司,已將部分生產線移往內陸,但是大多數的分析家認為,與東南亞國家相比,中國大陸仍然具有廣大市場的競爭優勢,所以未來幾年內,國際產業向中國投資的趨勢依舊。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