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國專家稱北京擔憂與台灣失去統一基礎


大陸游客在台灣
大陸游客在台灣
美國專家: 北京擔憂與台灣失去統一基礎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00 0:00

台灣立法院選舉後新的會期出現一些引人關注的現象,包括民進黨和時代力量黨立委近日相繼提出一些法案,被認為可能對台海兩岸關係帶來衝擊。分析人士說,“去中國化”和不斷升高的“台灣認同”,是北京對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的兩大主要擔憂,如果這兩個因素不加以處理,未來中國將失去與台灣統一的基礎。

民進黨立委在台灣立法院開議不久就提出一些法案,包括廢除在學校和政府機構懸掛孫中山遺像、正副總統、五院院長和立委等公職人員就職時無須再面對孫中山遺像宣誓等所謂轉型正義的相關修正案,引起學者專家和輿論的批評,認為這並非新一屆立法院應該推動的民生優先法案,它還可能引起兩岸關係的緊張。

源自於太陽花學運的時代力量黨星期二在台灣立法院提出該黨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名稱為《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協議處理條例草案》。時代力量黨立法院黨團說,這個提案具有“兩國論”的精神。

時代力量黨立委黃國昌說,草案名稱的“我國”是指“中華民國”,因為對時代力量黨來說,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是對等的國與國關係。

相對於時代力量以“兩國論”精神來界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民進黨立委提出的草案名稱是“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反而沒有使用民進黨幾位立委在上一屆立法院提出草案所使用的“台灣”與“中國”締結協議、簽署條約的用語。

前美國國務院官員,目前擔任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主任的容安瀾(Alan Romberg)說,“去中國化”和“台灣認同”的普遍高漲是中國對蔡英文政府的兩大擔憂,因為北京認為,前民進黨總統陳水扁試圖以“去中國化”的作為將台灣帶往獨立的方向,因此他們對此格外注意。

容安瀾說:“我認為中國有兩個主要擔憂,一個就是'去中國化',他們在陳水扁執政時看到這個情形,他們會注意是不是有這種情況,例如改變政府機構或政府支持機構的名稱,或是以各種方式試圖有目的的製造一種有別於中國的台灣認同,它帶有暗示台灣獨立的意味,即便並沒有使用台灣獨立的名稱。”

不過容安瀾表示,蔡英文看來並不支持這種做法,也不想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台灣與中國的不同認同,與中國直接對抗。不過即便如此,容安瀾認為,台灣認同感在馬英九主政下不斷升高,也讓北京更加擔憂,一旦台灣與中國越走越遠,將來台海兩岸將會失去統一的基礎。

容安瀾說:“在馬英九任內,接受'一個中國',即便是在'一中各表'的情況下,台灣認同的幅度也明顯有所提高。雖然我認為現在所說的台灣認同,和以往台灣認同的含義已經有所不同,不過無論如何中國大陸仍然有相同的擔憂,他們擔憂未來不會再有朝向某種形式的統一的基礎了。”

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2月24日在該黨中常會的立法院黨團報告後表示,民進黨首次在立法院佔多數,社會上對於民進黨推動改革有高度期待,因此應該以推動社會關注的重要優先法案為主。

她說,民進黨應該對議題設定具有整體戰略思維,對於政治敏感度高的議題,應該先透過黨團會議或內部政策機制來討論,通過設定的做法和步調讓外界看到黨團整體問政節奏。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在24日例行記者會上對於民進黨立委有關廢除在學校及公家機關懸掛孫中山遺像的問題表示,民進黨人的此一舉動“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說,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一生追求國家統一和中華振興,受到全體中華兒女的敬仰。”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