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大灣區規劃出台 香港地位如何受關注


香港中環商業區
香港中環商業區
大灣區規劃呼之欲出 香港地位如何受關注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57 0:00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出台,各方對它的期待明顯不同。有評論說,不解決香港在其中的主導地位,搞閉關自由的大灣區意義不大。

中國官媒報導,建設大灣區(GBA),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資料顯示,北京會同粵港澳三地政府編制的規劃,將明確大灣區目標定位、發展方向、重點任務。規劃範圍包括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市,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面積56500 平方公里,2017年經濟總量1.58萬億美元。

大灣區也被視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基地。政治上,和雄安新區模式一樣,大灣區被認為是習近平的政績工程之一。

不過,蘋果日報說,北京通過實施大灣區規劃綱要,香港將被當成中共的“白手套”,失去“一國兩制”獨特性以及“國際金融地位”。香港的“制度文化將被侵蝕”。

洪為民是中國全國人大代表,暨南大學兼職教授,他在香港理工大學最近就大灣區問題演講後對美國之音說:

“我覺得香港的優勢繼續存在,而且將繼續存在很長的時間。我們的自由環境,諮詢的流通,資金的流通。我們的法律法治的環境,也包括我們的專業服務的精神。我相信,這些在內地城市至少二三十年內做不到。即使在他們做到的時候,我們也會做得更好。還有一個就是國際化的程度,以及和國際接軌的程度,這個也是同其他城市,至少短期內沒法做到的。”

明報社論說,大灣區體制創新,香港要有自信心。而不要擔心粵港澳邊界從此模糊,“一國兩制”受到衝擊,大灣區也不是逼迫港人“北上定居”,而是讓香港因應本土經濟環境和生活形態的“嬗變”。

報導援引特首林鄭月娥的話說,大灣區成功的一個要素正是“一國兩制”,並說,從國家主席至總理和副總理,都重申“一定堅守一國兩制來進行”。

香港資深媒體人紀碩鳴對美國之音說,誰主導大灣區非常關鍵。

“我最大期待就是香港地位。粵港澳大灣區三個地區,澳門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主導問題不解決,細則意義不大。大灣區應該是應運改革開放走向深化,尤其是應運國際市場的複雜局面,怎麼和國際融合,來講這個大灣區。如果是在國內關起門來,閉關自守的大灣區是沒有意義的。香港其實最有代表的,是市場化國際化這麼一個區域。如果在整個區域中,不把香港作為走出去的領頭羊,那麼這個大灣區意義不大。”

明報社論援引中央領導人多次強調的話說,推進大灣區建設,“關鍵是通過制度和機制創新”,促進大灣區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高速便捷流通”。

蘋果日報援引有關立法會議員的話說,面對中美貿易戰大氣候,只強調中港高度融合,會令國際社會覺得香港失去“一國兩制”的獨特性,甚至被視為是中共的“白手套”,進而動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威脅香港獲得的某些國家給予的政策優惠。

香港資深媒體人程翔表示,希望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獲得某種急需的稀缺資源,這就是土地。他例舉了澳門使用珠海境內橫琴島的例子。

“我覺得,如果真正從解決香港問題出發的話,與其耗盡香港萬億的儲備(去填海造地),不如大陸做一些善意的表示。即能不能效仿澳門的例子,大陸把橫琴島的一部分租借給澳門?假如能夠這樣做,大陸在蛇口劃一個地方出來給香港,把香港的貨櫃碼頭全搬進去。這樣一下子使到達香港的貨櫃碼頭的這塊地,以及為貨櫃碼頭服務的設施都搬進去。這能解決多少土地問題呢?”

前不久有港媒報導說,半數香港青年人甚至沒有聽說過大灣區,前往創業和生活意願很低。另有港媒說,特區政府參與大灣區,是關乎2047年香港前途的重大問題,但是從未就此諮詢港人,是一顆已經爆炸的“政治大炸彈”。還有港媒說,北京大鑼大鼓吹噓的許多經濟國策,最後都“不了了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