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一星期前在東中國海跟一艘中國貨輪相撞以來,伊朗桑吉號油輪繼續在燃燒。與此同時,救援人員星期六在這艘油輪上又找到了兩具屍體。
中國海關總署發言人表示,中國去年對美貿易順差創下新高,這個資料不會有助於減輕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星期五公佈了“惡名市場”名單,中國電商公司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再次入榜。《華爾街日報》星期五援引阿里巴巴發言人的話說,由於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阿里巴巴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成政治得分的替罪羊。
美國最高法院星期五同意受理一宗涉及中國維生素C製造廠商被控違反壟斷法的民事案件。大法官同意將就美國法官是否應當聽從中國政府遞交的法律意見書做出裁決。
白宮新聞發言人星期五發表聲明說,川普政府對中國急劇減少與北韓的貿易感到高興。聲明說,此舉支持了美國領導的向北韓政權施加最大壓力,直到北韓結束其非法項目,改變其行為並朝著朝鮮半島無核化方向努力為止。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大表現,就是美中兩國經濟利益交織。而美中經濟利益交織的一個重大表現,就是中國收購大量的美國國債債券。過去幾天,美中經濟利益似乎出現了一些波瀾,以為中國似乎是試圖用收購或拋售美國國債債券。
2016年3月在北京宣導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舉行首次峰會期間,主持會議的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一次演講中引用不知出處的東南亞國家諺語說,“微風聚在一起就有“颱風”的威力”。
中國官方的環球時報1月10日發表社評稱,美眾院“台灣旅行法”是“摧毀台灣法”。對此,美國國會議員表示,“這跟中國無關。”
由日本岩波書店出版的《廣辭苑》1月12日起在各大書店銷售10年一次修訂的第七版,經修訂的內容既包括了10年來日本社會上衍生或演變的日語新詞,也包括了引起台灣抗議、中國發言、日本爭議的“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26個省”的新定義。
因在網上調查中誤將西藏、台灣列為國家的美國萬豪國際集團的總裁星期五出面向中國道歉,竭力澄清萬豪不支持中國的分裂分子,此前一系列錯誤是個別員工所為,萬豪將“積極整改”。
在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把中國定義為美國戰略競爭對手的大背景下,2018年的美中關係將如何發展?在國會眾議院星期二通過了加強美台關係的《台灣旅行法》之後,台灣問題是否會成為影響美中關係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呢?前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談到了他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澳洲抨擊中國提供資金,在整個南太平洋興建其所稱的“毫無用處的”(useless) 基礎設施項目。澳大利亞國際發展部長維爾斯在對南太平洋幾個島國的數度訪問期間說,她曾目睹了中國建設的項目,這些項目要麼是沒有得到適當的維護,要麼沒有得到適當利用。中國對此提出正式外交抗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