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習馬二會”北京登場 馬英九成為中共統戰的棋子?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台灣前總統馬英九。 (2024年4月10日)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台灣前總統馬英九。 (2024年4月10日)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星期三(4月10日)在北京會見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舉行兩人2015年以來的“習馬二會”,謀求促進自1949年以來處於分治狀態的兩岸的統一。

習近平在會見時聲稱,“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兩岸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事“。

台海兩岸自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就分離分治、互不隸屬,台灣擁有自由的憲法、軍隊,並逐步轉型為一個成功的民主社會。但是北京始終堅持擁有對台灣的主權,揚言即使訴諸武力也要實現兩岸的統一。

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國力和軍力的上升,中國軍方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和恫嚇與日俱增,在台灣週邊海空域進行演習或戰巡已成家常便飯。

根據中央社報道,馬英九在會見時提到,兩岸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但他沒有提到兩岸“對於一個中國的含義,認知各有不同” 的分歧。

馬英九表示,未來兩岸應該以確保人民福祉為最大目標,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共同追求和平發展。

馬英九還說,最近兩岸情勢緊張,引發不少台灣民眾不安。兩岸如果發生戰火,對中華民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兩岸的中國人”絕對有足夠的智慧,和平處理各項爭端,避免走向衝突。

報道表示,2015年11月7日,半年後將卸任總統的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首次“馬習會”,當時有600多家中外媒體報道這一歷史性會晤。而此次的“馬習二會”,僅有部分駐京台媒與港媒能參與報道,外媒遭排除。

馬英九4月1日率青年學子前往中國大陸訪問,稱是“和平與友誼之旅”。繼廣東、陝西之後,北京是最後一站。外界先前一直關注“馬習二會”,不過中方會前嚴格限制相關資訊,直到當天上午的國台辦記者會都不願證實。下午4點多,中共黨媒央視才發布習馬會面的快訊。

馬英九一行4月7日星期日抵達北京。先前有報導說,馬英九原定星期一與習近平會晤,但“習馬二會”被推至星期三。

媒體分析,會晤被推遲應該是考慮在同一天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預定將在白宮舉行雙邊峰會,而中國希望藉此機會分散外界注意力,似有與美日抗衡的意味。

而此後一天的4月11日則是美、日、菲三國領導人首次在華盛頓舉行三方峰會,話題無疑也聚焦中國,尤其是中國近期在南海不斷咄咄逼人的軍事行動。

此外,一位因職務敏感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國安人士在4月5日的一場簡報會中表示,馬英九此行在“台海和平”的包裝下,實則是習近平用來應對國際問題的工具。

這位國安人士還說,“馬習二會”在賴清德當選總統520就職前這樣的“巧合”並非首次。 2015年11月7日,“馬習會”首次在新加坡登場,同樣是習近平邀約,當時中國正面對菲律賓發起南中國海仲裁的尷尬局面。第二年7月,仲裁裁決公佈,支持菲律賓幾乎所有的要求,裁定中國依據歷史權利的主權聲索缺乏法律基礎,並要求中國停止在南中國海的“填海造島”行動。

2023年3月27日,馬英九作為台灣首位卸任總統首次前往中國訪問。兩天后,台灣總統蔡英文啟程飛往加勒比海友邦展開十天訪問,並在行程中先後過境美國紐約和洛杉磯。

台北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酉潭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說,北京同時希望藉由馬英九此行,向國際社會表達“兩岸同屬一中”的感覺。馬英九一向避談兩岸互不隸屬的事實,所以成為中共眼中很好用的棋子。

自由亞洲電台先前也報告說,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國安人士在一場簡報會上評論馬英九訪中的相關行程“是反美、反日、大一統”。

該人士分析,馬英九在美日峰會前被安排分別參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及盧溝橋的“抗日”相關行程,這種敘事是要提醒外界,日本是侵略者。

此外,馬英九之前到黃花崗、黃帝陵和孫中山紀念館等地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相關事項歸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管,主管部門都是中共中央統戰部。馬英九這次行程幾乎都是中國統戰部的安排。

其他通報馬英九的行程還包括,參訪因涉入中國新疆人權迫害的隆基綠能公司,其所生產的光伏能板遭美國海關扣留;大疆無人機因與解放軍關係密切,而被美方列入實體黑名單;騰訊在2022年因助長大量商標造假等行為,被美國貿易代表處列入“惡名市場”實體名單;比亞迪的電動車正面臨歐盟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

“這些都是以中國第一、中國最棒的概念行銷,整個行程就是反美、反日、反世界與反民主概念,凸顯與配合中國把故事說好,” 這位台灣國安人士分析說。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