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龍應台與讀者見面 《天長地久》議親情生死


在2019年10月12日於爾灣南海岸中華文化中心舉行的讀者見面會上,龍應台女士分享對親情、生死的感悟。
在2019年10月12日於爾灣南海岸中華文化中心舉行的讀者見面會上,龍應台女士分享對親情、生死的感悟。
龍應台與讀者見面 《天長地久》議親情生死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0:28 0:00

台灣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女士的美國“讀者見面會”星期六下午在南加州的爾灣舉行。逾千名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澳門等地的“龍粉”聚集在橙縣爾灣的“南海岸中華文化中心”,聆聽龍女士圍繞其著作《天長地久》就親情、生死等人生議題分享觀察和見解,並與她進行熱烈的互動。

前來參加見面會的讀者來自兩岸三地,觀眾席中坐著從兒童到年逾九旬的耄耋老者。

龍應台的開篇分享是關於一對父子的故事。她說,自己在攀登3092米高的道山時,中途休息遇到一對中年男女,注意到男士的背包上掛著一個叮咚作響的瓶子。交談之後,男士說,這只黃色瓶子裡裝的是父親的骨灰。父親生前是一名爬山愛好者,無數次希望兒子能夠一同登山。父親本來的願望是離開世界之前,登完台灣所有100座超過3000米的有名高山。他總是邀請兒子一同前往。但是,每次兒子都“太忙了”。父親很多時候只好作罷。後來,他突然發現父親不在了。於是,他開始帶著父親的骨灰,按照父親當年擬定的百岳清單,一心一意來實現父親的願望。

龍應台說:“他跟我說的時候,一方面有一種光榮感,得意於自己正在做這一件重要的、偉大的事情;但另一方面,他的遺憾有多深——真正能夠陪伴的時候是父親已經變成了骨灰的時候。只有在此時,他才終於'不忙'了。”

龍應台說,現在面對自己那已經失智的母親步步走向生命的另一面,她更加關注人生必然面對的“生死學”,因此也與自己的下一代一起就“生死課”進行討論,使得“生、死”成為親子關係的重要內容。

她說,曾經與長子談論過自己身後可以化為灰燼,可以如何不在塵世留下痕跡,遭到平時看起來“很酷”的兒子的反對。兒子說,“如果你連墓碑也不留下一塊的話,我和弟弟恐怕就會從此割斷了跟台灣的聯繫。”

龍應台稱,看來還是應該在台灣的某一處留下一塊刻有“龍應台”三個字的石頭,以便自己的後代有理由每年回到台灣看望一次,保持他們的身心和文化傳承感。

她回憶說,有一年前往祖籍、就是父親的家鄉湖南省衡山縣一個名叫“吳跡”的小村。她走在一條非常古老的小巷裡,旁邊是一串有著很高門檻的小房子。這些房子從外往裡看一片漆黑。因為沒有窗子、沒有光線,屋裡的黑暗與小街的陽光反差很大。

龍應台說:“我走過每一家時,出於好奇,想探頭看看屋裡到底有什麼,看到每家那小小的所謂客廳裡都擺著一副好大的棺材。一個穿著黑衣服的老人坐在門口曬太陽,一隻黃色的野貓走過去……”

龍應台說,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棺材本來就是擺放在客廳中的;現代人存夠錢之後會去買輛車,而過去的社會裡則是去買一副棺材。所以,在當時的社會裡,棺材不是帶來恐懼的物件,而是一筆財產,是“我已經可以負擔自己後事”的宣言。甚至有錢人家給女兒置辦的嫁妝中都會包括一副棺材,意思是娘家連女兒將來的後事都已經承擔了。

她說,換言之,舊時價值觀中添置的棺材可以相當於我們今天買了部Iphone XI;它與牛、馬的價值是並駕齊驅的。這也表明,古代人對“死亡”這個現像比現代人更加坦然。

龍應台分析,“死亡”是傳統文化脈絡中的一條主軸;在大家族網絡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從小就在接受“生死課”的熏陶,同時也自然參與其中,因此看待生老病死的眼光裡不會有陌生,也不會有恐懼。

她說,“沒有上過生死課的結果是,當我父親生病的時候,我第一次看到人家生病,因此不懂得如何照顧他;等到他過世的時候,我大吃一驚…”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