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加劇,中國軍機前往攔截美國或外國偵察機的頻次也越來越高,彼此“空中相遇”的機會也變多。分析人士表示,在氣候、擾流以及人為操作不慎等各種因素下,抵近攔截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造成“空中誤判”進而導致兩國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造成飛行員相當大的飛行壓力,因此飛行員的訓練顯得格外重要。
捷克共和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星期一(1月30日)晚間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了電話,雙方親切交談將近15分鐘,並承諾要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
中國政府星期一(1月30日)不指名地呼籲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thy)不要訪問台灣,此舉讓外界產生如果麥卡錫堅持訪台,去年八月初麥卡錫的民主黨籍前任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前後美中、以及兩岸之間緊張關係急劇升高的情景又將重現的擔心。
中國、俄羅斯和南非將於下個月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引發美國的關注。星期四(1月26日)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就中國軍事外交與海外安全活動舉行了專門的聽證會,委員會成員特別關心中俄軍演是否有助於解放據武力奪取台灣。
美國空軍一名四星上將警告稱,美國最早可能會在2025年與中國發生衝突—很可能是在台灣問題上發生衝突—並敦促他的指揮官們推動部隊在今年達到最大作戰戰備狀態。
台灣總統蔡英文1月27日正式宣佈內閣改組,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分析人士表示,出身學界、形象溫和的陳建仁組閣,或有助團結台灣社會,化解台灣人對政黨惡鬥的厭惡。不過,新任閣揆缺乏實際的執政經驗,也不曾涉獵經濟和兩岸事務,對蔡英文政府後期的執政績效,將帶來考驗,也恐影響民進黨2024年的總統選情。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率領全體閣員總辭之後,農曆新年期間一直在為組建新的執政團隊而努力,繼確定前副總統陳建仁出任新閣揆之後,又陸續任命了一些重要部會的首長。其中曾經留學英國、並在蘇貞昌內閣中擔任過外交部次長的蔡明彥被任命為新的國安局長受到外媒的特別關注。
台灣政府的一個失誤導致一整套對港澳在台人員的政治限制短暫地上網公佈。儘管蔡英文總統承諾支持港澳來台人員,但這一事件進一步引發了台灣到底有多歡迎港澳人士的疑問。
位於台北的中央研究院最新民調顯示,近六成的台灣人一方面質疑美國的“安全承諾”,另一方面又高度期待美國的軍售和協防。對此,部分觀察人士表示,此充滿矛盾的民調顯示,在中國的認知作戰和操弄下,台灣的“疑美論”抬頭,若不正視,任其發酵,恐將損及台海穩定和美國的利益。
星期三(2023年1月25日),眾議院外事委員會共和黨團圖文並茂地發出推文說,新上任的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議員(Michael McCaul)“今天與台灣大使蕭美琴舉行了非常好的會談,討論了我們如何能在第118屆國會會期中強化我們之間至關重要的伙伴關係”。
台灣的總統府星期三(1月25日)表示,蔡英文總統在農曆新年期間經過約談和徵詢意見後,已經確定前副總統陳建仁將出任閣揆,並將很快組建新的內閣。蔡英文也在第一時間將這一決定告知副總統賴清德和已經遞出辭呈並率全體閣員總辭的行政院長蘇貞昌。
以報導政治新聞為其特長的華盛頓《酒杯新聞》(Punchbowl News)引述知情官員的消息說,美國國會眾議院新任共和黨籍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計劃於今年春天訪問台灣,美國國防部已經開始為這次出訪進行安全和後勤方面的準備。
更多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