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創辦人、全球富豪排名第39位的馬雲,在雲遊海外一年後終於回國了。馬雲為什麼在此刻回國?這是很多人都在問的一個問題。
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本星期(3月23日)就中國的對外干涉活動和全球影響力舉行的第三次聽證會上,主持聽證會的博羅霍夫(Bob Borochoff)委員指出,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共統戰部門不遺餘力地四處出擊,企圖重塑境外人民針對中國的態度和行為模式。
美國政府正試圖改善因氣球事件導致的美中關係螺旋式惡化現狀。總統拜登計劃在中國人大閉幕、新政府開始工作後與實現了三連任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解釋,美國與中國的競爭需要伴之以“對話和外交”,希望通過這次拜習通話實現雙方高層溝通的正常化。
3月9日星期四上午,九名居住在紐約的華人到美國聯邦調查局紐約辦公室報案,投訴在微信群被以參加投資為名欺詐數十萬美元,其中最多的一位被騙走近30萬美元。
正在召開的中國人大政協兩會星期二公佈了大規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接下來將進一步產生新的政府領導班子。新班子面臨的棘手問題是既要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又要防範金融財政危機。習近平究竟能不能依靠忠於他的新政府達成防範化解危機的使命呢?
本星期,中國政府公佈的二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數據(PMI)不僅打破預期,而且顯示經濟正以十年來最快速度擴張。與此同時,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回升2.1個百分點至55.0,連續兩月擴張,創2022年9月以來最高。在資本投入上升的帶動下,2023年2月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NEI)也有所回升。中國央行預計,2023年國內經濟將普遍回升。但專家認為,這一數據僅反映了去年經濟衰退後的恢復,有網友指出,其中還有季節性因素。
週六(2月25日)上午,美國眾院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麥克·加拉格爾(Rep. Mike Gallagher, R-WI)和兩位分屬民主共和兩黨的該委員會成員,與多個華人、藏人、維吾爾人民主和人權團體一起,在紐約中國城舉行抗議中共境外執法的集會。
中國當局最近發出指令,以擔憂數據安全風險為名,要求國有企業放棄使用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專家認為,這是中國與美國逐漸脫鉤、並迫使其他國家接受中國規則的計劃的一部分;但這也會為中國國企獲得國際資本製造更多障礙。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年到來之際,新聞事件頻頻發生。美國總統拜登親訪基輔,突顯美國及西方盟國對烏克蘭人民反侵略的堅定支持。另一方面,中國最高外交官王毅即將訪問莫斯科,據報導,他將給普京帶去一份北京的和平計劃,並為中國國家習近平的出訪作準備。
一個中國間諜氣球事件,不僅有效阻礙了美中高層的交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北京關閉了雙方的溝通渠道。有美國前高官批評拜登政府處理該事件失當;有專家認為,美中間升高為衝突的“火花”很多,而且美國目前缺乏遏制這類衝突發生的有效機制。
隨著美中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競爭日益激烈,在華爾街,投資任何與中國科技相關的公司變得風險越來越高。一家曾被視為投資者寵兒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近年來因被美國安全機構調查,其股價跌到被投資人稱為已成“皮包骨頭”即是一例。
俄羅斯外交部稱,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這個月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一周年之際訪問莫斯科。但周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不予確認。
最近接連發生的兩宗亞裔為凶嫌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導致近20人喪生,並引發了對槍支管制和亞裔擁槍的討論。有數據顯示,一向被視為在全美擁槍率較低的亞裔群體,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出現了日益增長的購槍保安全的趨勢。
現年88歲的原台灣空軍飛行員周平之,農曆除夕夜到加州蒙特利公園市的舞星舞廳跳舞,因臨行前妻女囑咐早點回家,他在大規模槍殺案發生前七分鍾離開了現場,逃過一劫。
中國重新開放邊境後,被關閉了3年的中國不僅將迎來更多商務人士和旅客入境,而且之前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國人,也終於可以更容易走出國門。 《華爾街日報》預計 “中國人的‘報復性旅行’將在2023年提振旅遊業”。
世衛組織新冠疫情負責人公開為各國對中國旅客設檢測要求的做法進行辯護。世衛組織認為,由於中國未能提供準確疫情數據才導致許多國家無法對中國疫情進行全面風險評估,從而設立入境檢測要求。世衛組織敦促中國填補疫情數據缺口,分享更多病毒排序數據。
週一(1月9日)下午兩點,乘坐中國東方航空公司587號航班從上海飛紐約的乘客,抵達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後陸續進入接機大廳。對於美國要求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必須提供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才可登機的規定,多數中國乘客不僅表示理解,而且認為有必要。
美國一家致力於全球健康統計和影響評估的研究機構的負責人說,中國政府不會因全球新聞媒體對其疫情處理的大量負面報導而改變掩蓋疫情真相的做法。他認為,由於來自中國的疫情數據的不確定性,對預測中國疫情何時結束“完全沒有信心”。
即將過去的2022年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其處境如同坐過山車,從中共20大獲前所未有最高權力,到堅持清零政策激發民間抗議,再到突然無序放開陷全社會於混亂之中,現在,幾乎各階層中國人都對他顢頇無能的執政感到既無奈又憤怒。
2022年上半年,俄烏戰爭的爆發、清零政策、經濟下滑,國際國內環境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不利,但這些並沒有影響他在下半年的中共二十大上如期破例獲得第三個任期,並隨後組成了排除其他派系的清一色習氏政治局常委班子,真正登上了 “君臨天下”的權力頂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