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醫學專家稱新冠病毒抗體存留期或不足以實現群體免疫


2020年7月10日美國俄勒岡州醫院員工接受體溫檢查準備接受抗體試驗
2020年7月10日美國俄勒岡州醫院員工接受體溫檢查準備接受抗體試驗
醫學專家稱新冠病毒抗體存留期或不足以實現群體免疫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26 0:00

在紐約市兩個受新冠疫情打擊最嚴重的少數族裔社區,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呈陽性。醫學專家說,雖然人類有可能建立對新冠病毒的群體免疫;但是感染後所產生的抗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可能不足以實現群體免疫。

在紐約經營幾十家診所的“CityMD”上星期向《紐約時報》等媒體證實了這一數據:在紐約市皇后區科羅納的一家診所,有超過68%的人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而皇后區傑克遜高地的另一家診所,也有56%的人抗體檢測呈陽性。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些數據表明,雖然美國一些少數族裔和勞動階級社區受新冠病毒的打擊最嚴重;但是這些社區可能成為美國最早建立新冠病毒免疫力的群體。這一分析再次引發公眾對建立新冠狀病毒群體免疫可能性的思考。

新冠病毒群體免疫是否能夠實現?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安全中心高級學者阿梅什·阿達利亞醫生(Amesh A. Adalja)對美國之音表示,群體免疫是有實現的可能的。

“但是,在沒有經歷和維持高死亡率和高住院率之前,群體免疫是不太可能建立的。就目前情況來看,只有通過可用疫苗,才有可能實現群體免疫,” 阿達利亞醫生說。

流行病專家、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教授劉成龍(Chenglong Liu)認為,對新冠病毒產生群體免疫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首先,自然的群體免疫,需要人群中大多數人感染。考慮到該病毒的毒性,大多數人感染,也就意味著大量的人生病甚至死亡,這對整個社會來說成本可能非常高昂, ” 他說。

劉成龍介紹,瑞典在疫情之初採取了建立群體免疫的策略,但後來不得不進行調整;因為群體免疫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病人感染這種病毒後所產生的免疫力需要持久。

“如果產生的抗體中和作用不明顯,在體內存留的時間不長,都很難產生好的群體免疫效果,”劉成龍說。

與此同時,英國一組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病人感染新冠病毒後所產生的抗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可能不足以產生群體免疫效果。

倫敦國王學院科學家的這項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議,於7月11日刊登在《印前》(Preprint)網上刊物“ medrxiv.org ”上。英國科學家對90多名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免疫反應進行了縱向研究和分析,發現抗體水平在患者出現症狀三星期後,達到能夠消滅病毒的峰值,隨後迅速下降。

研究報告的提要寫道:“在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症狀出現10-15天后,大多數感染者體內可以檢測到對新冠狀病毒(SARS-CoV-2)的抗體反應。然而,由於這種病毒是最近在人類中出現,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抗體反應能維持多久,或者抗體是否能夠提供防止再感染的保護。”

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倫敦國王學院高級講師凱蒂·多雷斯博士(Katie Doores)接受英國《衛報》獨家採訪時表示,人類能產生對病毒的合理抗體反應,但它會在短時間內減弱,而且取決於抗體峰值的水平有多高,從而決定了抗體在體內停留的時間長短。

“感染病毒所能夠提供的抗體反應的最佳情況:如果感染病毒後的抗體能夠在體內留存2到3個月的話,那麼這是疫苗可能達到的同樣效果,” 多雷斯博士說,“因此只注射一次疫苗是不夠的,可能還需要加強注射。”

這份未經同行評議的研究報告作者稱,“在考慮廣泛的血清學測試、防止新冠病毒(SARS-CoV-2)再感染,以及疫苗保護的持久性方面,這項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實現群體免疫的標準

如果說在可用疫苗尚未問世之前,人類還是有可能建立對新冠病毒建立群體免疫,那麼實現群體免疫的標準是什麼?

霍普金斯大學的阿達利亞醫生對美國之音說,根據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傳染性情況,對該病毒實現群體免疫的的門檻(閾值)是:“60%的人口已經獲得免疫保護”。

不過,流行病專家劉成龍對美國之音表示,實現群體免疫沒有統一的標準,通常和疾病的傳染特性密切相關。有些疾病70%左右人群有免疫力了就可以,另外一些疾病可能需要90%以上。

“但有些傳染病可能根本就沒法形成群體免疫,” 劉成龍說。

新冠病毒影響的族群差異

紐約“CityMD”診所繫統提供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數據的兩處社區,是紐約市少數族裔聚居的區域。

美國全國範圍的現有數據顯示,美國各地的黑人和棕色人種社區中,因新冠病毒而住院或者死亡的比率高於白人社區。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截至6月12日,黑人、美洲印第安人,以及阿拉斯加原住民的住院率大約是白人的5倍;而拉美裔的住院率是白人的4倍。

美國這些少數族裔社區的死亡率或住院率較高。是否有任何研究或證據表明,某些族群因為遺傳基因方面的原因,而對新冠病毒的反應和免疫力有所不同?

流行病專家劉成龍(Chenglong Liu)對美國之音說:“還沒有看到有關某個族群更加易感或更有免疫力的研究,除了一些報導稱血型和該病毒感染之間存在一些關聯。上述族群差異更可能是由於社會和經濟等原因,但需要研究進一步證實。”

衛生安全專家阿達利亞(Amesh A. Adalja)則表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需要考慮:黑色人種和棕色人種社區的人比較容易被感染,是因為這些社區的人更多的是從事重要基本工作,而不可能通過遠程工作方式來完成;而且這些人多半住在幾代人同堂的家庭環境中,往往家庭中居住的人口很多。

“另一個方面是,這些族裔社區中患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壓的人數比較多;這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也有某些遺傳因素,使得這些人群產生並發症的風險高於其它族群,” 他說。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