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俄中簽署月球合作協議 共同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資料照片:在阿根廷拉斯拉哈斯看到的中國空間站的設施。 (2019年1月22日)
資料照片:在阿根廷拉斯拉哈斯看到的中國空間站的設施。 (2019年1月22日)
俄中簽署月球合作協議 共同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3:22 0:00

中國和俄羅斯同意共同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擴大兩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中國國家航天局星期二(3月9日)在官方網站發布聲明,中國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經理羅戈津當天通過視頻會議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諒解備忘錄》。聲明說,國際月球科研站將面向“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和國際夥伴開放”。

根據中國航天局在聲明中的描述,這個科研站將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進行包括“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學科多目標的科研活動,是一個具有“長期自主運行”能力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中國和俄羅斯3月9日簽署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備忘錄被認為是兩國空間合作新時代的開始。

中國航天局的聲明說,中俄兩國一直致力於在空間技術、空間科學、空間應用領域開展合作,先後簽署了兩項月球探索合作協議。中國航天局的聲明沒有給出月球科研站預計的完工日期。

中國的太空計劃在最初幾年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專業知識。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將航天員送上太空,被認為逐漸擺脫對俄羅斯航天技術的依賴。

不過,中國的“神舟號”飛船被認為與俄羅斯的聯盟號(Soyuz)太空艙非常相似。美國國會出於對中國技術竊取和對國家安全的擔憂,從2011年起禁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中國進行幾乎所有接觸。

俄羅斯是1957年第一個將衛星送入軌道的國家,也是1961年第一個將人送入太空的國家。在隨後的太空競賽中,美國遙遙領先,1969年首次將人類送上月球。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在1956年組建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是現在的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前身。中國的航空航天項目起步於第五研究院的成立。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根據中國的計劃,嫦娥工程分為三個階段: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

比起俄羅斯和美國,中國的航天成就來得晚的多。中國在2019年成為第一個將無人駕駛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國家,確立了中國作為航天強國的地位。 2020年,中國成功地將2公斤(4.4磅)的月球岩石和土壤運回地球,這是44年來第一次帶回月球物質。

中國在去年7月23日發射的探測器“天問一號”經過了7個月的飛行,今年2月10日抵達火星軌道。按計劃,“天問一號”將於5月在火星登陸。如果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將航天器送上火星的國家。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多次表示,要把中國建設成一個“航天強國”。但習近平在上個月宣布,中國剛剛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任務。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