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文化人的樂土 台北寶藏嚴村落


台灣台北寶藏嚴村落內房舍(美國之音記者申華拍攝)
台灣台北寶藏嚴村落內房舍(美國之音記者申華拍攝)
文化人的樂土 台北寶藏嚴村落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57 0:00

寶藏嚴村落是喧鬧大台北的一處僻靜社區,那裡沒有滿街巷都跑的電動摩托車。海外的一些中國文化人,視這里為一片淨土。最近,記者有機會應邀來到這裡參加一場文化活動。

歷史沿革

寶藏嚴位於台北市南部,新店溪東岸,小觀音山東麓。這裡是台北市政府指定的第一處“歷史聚落”,因為有寶藏嚴寺在此,社區因此得名。資料記載,17世紀末,這裡逐漸有閩南人移民。上世紀國共內戰結束後,隨國民黨到台灣的部分老兵和他們的眷屬,也在這裡依山搭建,年復一年,構築起屬於他們這個群體的錯落山城。

台灣台北寶藏嚴村落街巷(美國之音記者申華拍攝)

活動的邀請者是流亡海外的中國詩人貝嶺,他對我說,台灣都市化進程中,寶藏嚴村落得以倖免,要感謝前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在她的大力推動下,寶藏嚴早期村落被保留了一半。如今這裡除供遊人領略當年地景外,還是一個“國際藝術村”和“閣樓寶藏嚴青年會所”。

鬧中取靜

貝嶺,本名黃貝嶺,生於上海,很小移居北京。他是1980年代北京地下文學活動主要組織者。1989年因六四事件滯留美國,後返回中國。2000年被以非法出版境外文學刊物罪判刑入獄,獲釋後遣返美國。他是獨立中文筆會創始人之一。2013年起,貝嶺任該會會長。後來,獨立中文筆會分裂。

貝嶺(右)、孟浪(站立者)在朗誦會上(美國之音申華拍攝)

貝嶺說,寶藏嚴村落住處簡約,租金廉價,但是並非適合所有人,而是要有特殊感覺的人:“政府養著這個地方,一年請15個,或者20個藝術家。但是大部分不是喜歡租這個地方,需要有特別,特別感覺的人。必須藝術家、作家才能住進來,要有文化身份的人才能住,而且必須要有推薦,儘管推薦很鬆。不是隨便就可以住進來,這裡只給那些不是有錢的藝術家,或者廣義上文化人住進來。”

貝嶺說,寶藏嚴村落的獨特在於這裡鬧中取靜:“這個地方相對安靜,因為台灣最可怕的是摩托車。摩托車像蟑螂一樣,多小的巷子都有,汽車進不去,摩托車可以進。但是像這樣的階梯地帶,摩托車就沒有。”

記者在這裡見到的藝術家,顯然不是娛樂圈的那類耀眼明星,他們中有人常逛跳蚤市場,素衣素食,多年來堅持不懈,為的是追求信仰支撐下的文化藝術活動。

藝術盛事

這一天,寶藏嚴國際藝術村內,名為十字畫廊的音樂廳(正名叫“聆聽零工作室”)內,貝嶺、孟浪等人,朗誦女詩人阿慕慕詩集《採一束沉默》。

為詩集朗誦鋼琴配樂的是音樂人丁麗萍,音樂人李英豪小提琴演奏。音樂廳內座無虛席。說是音樂廳,其實就是寶藏嚴山城內的一處陋室,這裡除一台精美鋼琴外,最多再能容納十幾個人,那天到場的還有幾位歐美人。

寶藏嚴內十字畫廊“聆聽零工作室”音樂詩朗誦現場(美國之音記者申華拍攝)

邊緣化?

朗誦者孟浪,中國現代詩人,原名孟俊良,祖籍浙江紹興。1978年至1982年在上海讀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並投身非官方地下文學運動。1995年至1998年任美國布朗大學駐校作家。1995年至2000年任《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執行主編;2001年成為中國獨立作家筆會(現名獨立中文筆會)創始人之一。

中國現代詩人孟浪(美國之音記者申華拍攝)

流亡詩人和文化工作者在台灣是否被邊緣化?孟浪對美國之音說:“我覺得,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帶有流亡色彩的這些獨立作家和詩人,他們本身在台灣有很多場合和公共活動,尤其是文學活動,他們都會出席,都會參與,不存在邊緣問題,因為他們也和台灣的文學界有廣泛的接觸和互動。在互聯網時代,人住在哪裡不重要。”

離開寶藏嚴山城村落,眼前很快就是摩托車疾駛的公路,店鋪林立的商區騎樓。稍早前的寧靜、詩歌、清脆鋼琴聲,早已遠去。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