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共難以在四中全會做出全面經濟改革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記者,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結束後鼓掌(2017年10月25日)。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記者,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講結束後鼓掌(2017年10月25日)。
中共難以在四中全會做出全面經濟改革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01 0:00

中國政府需要進行重大的結構性改革,以推動其負債累累的經濟向前發展。經濟專家表示,週一開始的中共四中全會可能為市場化改革提供新的動力。

然而,即使中共執政當局願意開展一些經濟改革,但不會動搖政府對經濟運行的絕對集中控制。

中共領導人通常在會上討論他們的下一份五年經濟藍圖。在1978年的會議上,鄧小平主持啟動了中國的經濟改革;2013年,中國出臺了近三十年以來最大膽的經濟和社會政策,進一步開放了市場。

在本次最高決策會議召開之際,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已降至近30年低點。國內勞動力和其他成本上升,地方政府債務陷入困局,這都威脅到執政黨合法性的基礎-經濟繁榮。

全世界正密切關注習近平利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資訊,即中國經濟是否會延續政府主導的模式,還是會成長為一個更開放的經濟體,允許私人和外資企業蓬勃發展。

總體而言,在為期四天的會議結束前,官方很少披露決策討論過程。中共僅表示,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

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政策專家哈夫鮑爾(Gary Clyde Hufbauer)認為,為了達到經濟增長目標,中國迫切需要開展經濟改革。

他告訴美國之音:“特別是增速低於6%目標的可能性,中國領導人可能意識到國企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是時候給私營經濟更多發展空間了。”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自由派經濟學家吳敬璉表示,北京必須履行在2013年做出的承諾,讓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但正確的決定,甚至正確的行動計劃,只是推動改革的第一步,”吳敬璉在中國財經媒體財新撰文說。“在實施市場化、法治化改革的過程中,會遇到來自舊思想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各種阻力。”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與美國的貿易戰給中國施加了壓力,迫使其採取在正常情況下不會考慮的改革措施。

最近幾個月,中國加大了對美國公司及其他外國公司的示好力度。中國批准了一項旨在“優化商業環境”的新規定,該規定將與中國新的《外商投資法》一同在明年初生效。

中國政府還允許外國金融公司在中國合資企業中持有控股權,同時讓外國投資者更容易買賣中國境內的股票和債券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中國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貿易戰反而會促使中國加強國家控制的經濟模式。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經濟學家、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財政部官員的塞策(Brad Setser)對美國之音說:“外部壓力對中國自己的政策選擇影響甚微,美國實際上不會決定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

從長遠來看,在美中關係不斷惡化的情況下,北京更可能做出有限的經濟改革。美國副總統彭斯上周的演講明確定位中國為美國的“經濟和戰略對手”,中國與美國的戰略競爭只會在未來加劇,這挑戰了中國躋身為世界強國的目標。

據《華爾街日報》週一的報道,預計經濟政策的核心是一項經修正的工業政策,旨在取代《中國製造2025》。特朗普政府已批評該工業政策嚴重依賴政府補貼,以犧牲美國為代價來使中國變成全球科技強國。

中國政府對國有部門的依賴持續增長。國務院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政府、公共機構、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的總資產淨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6%,比2017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

“貿易戰以及與西方進一步脫鉤的風險,正促使中國官員投入更多資源,在半導體等關鍵產品上實現自給自足,從而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凱投宏觀資深中國經濟學家普裡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同時,即使是沒有得到政府直接補貼的國有企業,在尋求獲得資源和信貸時,也將繼續受益於政府的隱性支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