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莫迪轉向親美抗中? 觀察人士:印中具矛盾本質,印美結盟趨好


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他身後坐著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左)與國會眾議院議長麥卡錫。(2023年6月22日)
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他身後坐著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左)與國會眾議院議長麥卡錫。(2023年6月22日)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本週出訪美國,簽署一系列國防和商業協議,並稱兩國是“世界上最親密的伙伴之一”,被外界視為劍指中國。中國官方因端午節假期暫無任何回應,但微博輿論不乏唱衰美印同盟的論調,復旦大學教授林民旺也說,印度轉向親美只拿好處、不承擔盟友義務,未來恐立場搖擺,但多位分析人士則說,印中競爭關係已定,印美結盟前景看好。

莫迪轉向親美抗中? 觀察人士:印中具矛盾本質,印美結盟趨好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55 0:00

印度總理莫迪受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之邀,本週赴美進行國是訪問,兩國就戰機發動機、半導體投資及太空合作達成重要協議。莫迪6月22日在白宮與拜登會談約兩個半小時,兩人同稱,美印兩大民主國家的伙伴關係將定義下個世紀。之後,他將於6月23日與有印度血統的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舉行午餐會。

莫迪6月22日向美國國會兩院發表演說時曾提及美國對中國的憂心,他並表態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亦即一個“自由、開放、包容的印太”立場。莫迪說,脅迫與對抗的烏雲正在印太地區投下陰影,“這個地區的穩定已成為我們夥伴關係的核心關切之一。”

印美結盟里程碑中國網民、官媒唱衰

因端午節假期,中國外交部尚未針對莫迪訪美做出任何評論。中國官媒環球網、新京報和文匯報有幾篇相關文章,凸顯莫迪政府的人權爭議,批評美國“雙標”,在地緣政治利益面前讓人權問題“退居次席”。文匯報更唱衰稱,美印對俄烏戰事立場分歧,兩國間恐有矛盾,現在深化關係充其量只是場“政治婚姻”。

前《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則在微博發文稱,美印關係升溫對中國的功效“不能低估,也不應誇大”。

胡錫進認為,中國因素讓莫迪訪美的氣氛更有勁頭,但美印蜜月期可能短暫,因為印度首先是發展中國家,其次才是它所標榜的“民主國家”,利益注定存在差異。他因此呼籲中國降低中印間的摩擦與衝突,不被“美印勾結”的表象擾亂。

中國網民普遍對莫迪訪美的關注熱度不高,但多數看衰美印結盟。

部分網民揶揄莫迪是“老仙”,奢言印度將超過日德,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一位來自江西的網民就留言稱:“莫迪是忽悠大師,美印各懷鬼胎,不會在同一個譜上。”

但也有部分網民稱中國民眾對莫迪訪美的負面評價是“酸葡萄心態”,還有人擔心,美印可能成為兩大強國,但中國“或淪為一個能力有限的二流國家。雖然我極不希望這變成現實,但這確實是可能性很大的趨勢。”

一名位於廣東的網民就寫道:“還是得多注意,印度未來10年可能國力會快速上漲!整體全方位加強非常多的實力。”

中印關係谷底回穩學者:兩國力求自製

位於印度浦那的富來名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劉奇峰
位於印度浦那的富來名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劉奇峰

位於印度浦那的富來名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劉奇峰表示,中印兩國軍隊2020年在加爾萬山谷發生衝突後,關係已經“差到不能再差”。此次莫迪訪美,中國官媒雖仍冷嘲熱諷,但官方在外交折衝上,應有所節制,因為中印邊界談判正邁入正軌。

劉奇峰指出,印美強化防務合作是務實考量,也已持續一段時間。兩國近年簽署多項防務協議,包括後勤交流、通訊兼容和安全協議、共享敏感衛星數據等,這對印度的不結盟政策來說,已是一大突破,主因當然是“中國這個棘手的問題”。他分析,中國自2017年起不斷在印度邊界施壓,又藉由一帶一路等大型地緣政治計劃,與印度鄰國交好,如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馬爾地夫和尼泊爾等,逐漸深入印度的傳統勢力範圍。印度要在邊界和印度洋地區防範中國,就需強化與美國的防務合作。

劉奇峰直言,印度曾立場搖擺,但因與中國的產業技術競爭、邊界衝突難解,再加上忌諱中國勢力深入印度洋地區,中印矛盾“結構已定”。

劉奇峰告訴美國之音:“經貿、戰略上的這兩個結構沒有改變的情況之下,中印的關係是不可能有什麼長足的進展,而這也是印度需要美國支援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印美關係會越來越好,在外交上,印度會對中國釋出善意,但是我覺得,那隻是一種表面上交換而已,它不會是一個實質上的改變。”

位於台北的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所長沈明室也同意,美印利益互補,結盟是結構使然。他說,印度在經濟上需要美國,隨著全球企業的供應鏈重組,國際大廠紛紛從中國撤離部分產線,印度青年人口眾多、又通曉英語,是歐美企業轉進的最佳地點,這也是莫迪此次訪美受到谷歌、蘋果等美企歡迎的原因之一。

經濟、國防互補印度勢必更親美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沈明室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沈明室

沈明室說,國防方面,印度過去軍備多向俄羅斯採購,但俄烏一役顯示俄羅斯的武器系統和訓練經不起考驗;俄羅斯陷入苦戰,已自顧不暇,印度勢必得調整軍備來源,例如採購無人偵察機以維護龐大海岸線的安全,與美國合作開發戰機發動機以提升自身的國防產業或與美軍交流,學習航母作戰準則等。

沈明室告訴美國之音:“俄烏戰爭,儘管印度為了本身的利益,並沒有譴責、表態或者選邊,但實際上它也判定了,未來俄羅斯在國際或者是軍力可能下降,印度要提升它本身的國防經濟實力的話,勢必要靠美國。”

對於中國將如何因應印度結盟美國對抗中國的發展,沈明室說,印美加速結盟是印度作為主權國家的決定,中國本就沒有立場反對。尤其中印邊界衝突仍未根治,兩國都避免再生衝突。印度出席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著眼的是非傳統安全問題,並非為了圍堵中國。既然印度未要求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協助解決中印邊界衝突,中國當然沒有藉口譴責或發動武嚇。

位於上海的複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則說,印度作為區域大國,自然可自由選擇與他國深化外交與安全關係。但美國若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議題上做出傷害中國利益的表態,如中印邊界問題,中國將嚴正關切。

林民旺:印度只取不予,美恐再次失望

林民旺說,美國一向想把印度納入其戰略軌道,如冷戰時期,美國大量援助印度,將印度打造為反共的堡壘,但最後發現,印度“只取不予”,兩國關係“往往從希望開始,以失望結束。”他說,拜登政府或許自認有能力創造實質性突破,但印度不管在俄烏戰爭、人權議題等立場上,仍異於美國。美國現對印度展現寬容“很大程度是一種造勢”。

林民旺分析,中印邊界衝突已趨穩定,但印度外交手腕靈活,深知美國拉攏印度的期待,因此做出強烈的抗中姿態,是要讓美國和其盟友看到印度“反中”的實力,以獲得好處。但整體而言,中國不樂見印度轉向親美。

林民旺告訴美國之音:“同時它(印度)跟中國關係依然保持著非常頻繁的、各層面的接觸,包括軍長級的會談、邊境的會談還有金磚(五國)的合作、上合(會)的合作,印度都沒有缺席。所以我覺得印度更多的是,它既拿準了美國的需求,同時也拿準了中國對它忌憚的一面,中國還是不希望,印度完全倒向美國的。”

對於印美結盟的前景,林民旺稱“美國有很高的幻想”,但印度很清楚,只想享受美國給的好處,但未承諾承擔盟友義務。他說,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搖擺國家,雖然現在轉向美國,但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後,恐又出現搖擺。

日韓樂見印美結盟

除了中國,其他亞洲國家也關注莫迪訪美的發展,尤以日本與韓國最為熱衷。日媒大篇幅報導美印關係進入“新篇章”,日本讀賣新聞更論斷,美印強化防務是“有意識對抗中國”。

印度聯合新聞社則引述不具名的韓國外交人士表示,韓國樂見莫迪訪美的歷史性進展,這代表美國將致力於支持印度的政策,也有助於韓國推動印太戰略,“這對我們也是很好的信號”。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