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人權紀錄在聯合國審議期間將面臨檢視


2023年2月13日,人權活動人士海倫娜·肯尼迪(Helena Kennedy)(左)和拉希瑪·馬赫穆特 (Rahima Mahmut) 舉著標語牌在倫敦英國外交部外面抗議。
2023年2月13日,人權活動人士海倫娜·肯尼迪(Helena Kennedy)(左)和拉希瑪·馬赫穆特 (Rahima Mahmut) 舉著標語牌在倫敦英國外交部外面抗議。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將於1月22日至2月2日舉行第四次普遍定期審議工作小組會議,中國的人權記錄將於星期二(1月23日)受到公眾的審視。

一些分析人士和 人權倡議者 表示,中國作為本屆會議接受審議的14個國家之一,這次會議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對中國的人權義務進行追究。

總部設在美國的活動人士網絡“中國人權捍衛者 ”(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的研究和宣傳協調員倪偉平(William Nee)透過電話告訴美國之音說,“普遍定期審議是聯合國成員國就中國人權狀況提出建議或意見的難得機會之一,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週二的審議是獨一無二的”。

自2008年成立以來, 普遍定期審議已對所有193個聯合國成員國進行了三次審議。 中國的上一次審議是在2018年11月。 為了準備這場三小時的審議,聯合國發布了三份獨立的報告,包括一份總結非政府組織共同關切的利益攸關方報告、聯合國對中國人權狀況的評估,以及北京提交的一份國家報告 。

在利害關係人報告中,國際非政府組織強調了中國缺乏對國際人權條約的承諾,缺乏對中國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以及對少數族群的持續迫害。

中國當局在報告中表示,他們“接受”了各國在上屆普遍定期審議期間提出的80%以上的建議,並堅持將保護人權作為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任務”。

儘管中國聲稱要落實其他國家的建議,並定期聽取非政府組織的意見,但一些專家表示,自2018年上一次普遍定期審議以來,北京侵犯人權的範圍有所擴大。

國際特赦組織亞洲區副主任莎拉布魯克斯(Sarah Brooks)在電話中對美國之音說,“如果我們看看北京在2018年所說的他們接受的內容,我們會發現在保護言論自由、確保少數群體權利,以及圍繞工商業和人權提出的一些擔憂等方面幾乎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周二的普遍定期審議之前,一些人權組織和一些美國的國會議員強調了北京在過去幾年中犯下的各種侵犯人權行為,包括將100多萬藏族兒童送入寄宿學校,對維吾爾人的 大規模迫害,以及對十幾名海外香港活動人士的懸賞金。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祖姆熱提阿伊.艾爾肯(Zumretay Arkin)在錄音中告訴美國之音說,“我們希望看到聯合國成員國提及中國對維吾爾人犯下的不同類型的虐待行為,包括拘留營、雙語教育政策、寄宿學校、強制絕育以及仍然存在的鎮壓制度”。

中國在其國家報告中聲稱,各民族“依法平等享有各項權利”,走上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儘管北京捍衛了自己的人權記錄,但一些專家表示,相關聯合國成員國必須以明智和準確的方式在廣泛的人權問題上挑戰中國。

中國人權捍衛者的倪偉平告訴美國之音說, “自從上一次普遍定期審議以來,聯合國條約機構和聯合國人權專家已經就(中國侵犯人權行為)發出了數量巨大的信息,這些信息非常嚴厲”。倪偉平說, “我希望聯合國成員國在向中國提出問題時,能夠利用這些信息,並參考人權法律和標準。”

雖然普遍定期審議是國際社會審查中國人權記錄的難得機會,但倪偉平也預期中國將會透過爭取一些聯合國成員國的支持來反擊對中國侵犯人權的批評。

倪偉平說,“中國將讓盡可能多的國家提出軟性的問題或讚揚其人權記錄”。他還補充說,北京將試圖圍繞其人權記錄建立自己的另一種說法。

為了引起全球對中國當局的人權迫害的關注,一些組織本週在日內瓦組織了相關活動,包括一場以西藏人權為主題的活動和一場審查普遍定期審議結果的新聞發布會。

一些分析人士說,這些組織的努力可以追究中國政府的責任。

人權觀察前中國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在電話中對美國之音說, “這些努力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對中國政府行為最清晰、最有事實依據的表述”。

雖然北京可能會駁回一些聯合國成員國對其侵犯人權行為的擔憂,但理查森希望有關政府能夠敦促對北京侵犯人權的行為進行調查。

理查森說,“中國侵犯人權的範圍和規模是顯而易見的,問題在於有關政府是否願意團結起來,努力為此做點什麼。”

在理查森眼中,由於中國在其他國家犯下了一些跨國鎮壓行為,民主國家現在有責任應對這些挑戰。

理查森對美國之音說:“我想說,民主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理由聯合起來反擊中國的侵犯人權行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