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肯尼亞對中國人和中國食品的不同接受


中國移民的增加讓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各地都能買到亞洲食品。
中國移民的增加讓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各地都能買到亞洲食品。
肯尼亞對中國人和中國食品的不同接受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18 0:00

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是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大都市。這裡正在湧現不同的中國餐廳。這證明中國在肯尼亞的文化和金融影響,有些人對此歡迎,而有些肯尼亞的本地人對此進行不確定的批評。

當地人基馬尼(Mbathi Kimani)在內羅畢南部的索基(Safi Soki)購物中心經營香港廚房(Hong Kong Kitchen)餐廳。這家小餐廳坐落在最近建成的昂路(Ngong Road)旁邊,這條路是與中國公司合作的一個大型建築項目。

這條路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計劃的一部分。

“一帶一路”近年來把新一波中國移民帶到了內羅畢,其中有些人開設了本地餐廳。

基馬尼對美國之音說,“中國餐廳在這裡的競爭十分激烈。我們很多人都喜歡比較小眾的市場,但我希望試試。”

他90年代和2000年代去過香港旅遊,並受啟發開設了三家中餐廳。他對香港的效率和組織印象深刻,認為肯尼亞能夠從這個模式中受益。

他還喜歡那裡的飲食,並在自己內羅畢的餐廳中復製香港的廣東菜。基馬尼發現,雖然有些當地肯尼亞人喜歡中餐,但其他人不喜歡。

他試著在蒙巴薩路旁開設一家香港廚房餐廳,當地的外國人不如其它地方多。他說,“僅一個月就經營不善了。當地民眾不喜歡嘗試這種食品。”他們暫時關閉了這家餐廳,但城市其它三個地點的經營依然穩定。

肯尼亞人對中餐的不同胃口類似於當地人與他們國家內中國人的關係和看法。有些肯尼亞人歡迎中國投資創造的就業和道路的好處,但其他人更為謹慎,甚至批評與中國做生意的債務代價。

兩種文化在肯尼亞的共存

肯尼亞對中國人和內羅畢中餐的不同看法也源於兩種文化如何共存。

29歲的阿基尼(Marvin Akinyi)是一家生物實驗室的助理。他說他發現中國大陸的工人不願與人交流,卻說這是語言障礙,十分奇怪。

他在美國之音的採訪中說,“如果我有更多的中國朋友,我會有更多機會去嘗試這種食品。”

阿基尼一次去嘗試了香港廚房的食品。他說“很好”,“但就是與我習慣了的飲食很不同。我不肯定會再次嘗試,尤其是我大部分朋友是肯尼亞人。我們習慣在同樣的酒吧吃烤肉,而不是嘗試新地方。”

風味和文化的融合

在廚房和餐廳,有些肯尼亞人正嘗試把傳統肯尼亞飲食與中國原料和風味進行融合,喜歡它們的滋味。

29歲的肯尼亞廚師瓦尼基(Malachi Mwaniki)也在內羅畢海明威等高檔餐廳工作。

他對美國之音說,“一般肯尼亞的食品簡單明快,但與中國烹飪使用的不同調味料相比就相對乏味了。炒菜已經很受歡迎。年輕人尤其喜歡嘗試新食品和風味。”

他正在探索國際食品,製作牛腩燒烤,冷熏三文魚,中國包子甚至廣東點心。

肯尼亞連鎖店Java Coffeehouse和高檔的海明威酒店(Hemingway Hotel)的工作人員庫拉維(Moses Kulavi)在肯尼亞察沃公園技術學院(Tsavo Pa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上烹飪課,學到了洲際烹飪的基礎知識。

庫拉維說,“我們使用的很多原來都是本地的,”“但我們也學到如何使用菠菜和醬油等等東西。總體而言,我認為中餐更有味道。”

肯尼亞和中國烹飪都使用雞肉、牛肉和雞蛋等基礎原料。肯尼亞肉食的傳統烹飪分“濕炒”和“乾炒”,就是使用肉湯燉煮或不用肉湯燉煮,也類似於中餐的烹飪。

庫拉維現在為客戶的私人宴會送餐,大部分是中產階級的本地人。他用中國炒飯搭配非洲牛肉的干炒製造了自己的菜餚。

庫拉維在電話採訪中對美國之音說,“這很受歡迎,是我的客戶通常會點的菜。”

這兩種烹飪的一個主要區別在於準備。比如說,肉飯和炒飯都是主食。肉飯是肯尼亞沿海地區的一道開心食品,把所有原料放入一個鍋裡煮,而中式炒飯是用剩飯和廚房添加物和下腳料在鍋中翻炒。

香港廚房的基馬尼喜歡國際味覺的美和多樣性。但他意識到情況對那些缺乏一手體驗並品嚐經驗的人來說是不同的。

他說,“肯尼亞人帶著各類刻板印象來到香港廚房,”“有些人以為會發現蛇類的東西。我們必須向他們顯示原料基本相同,只是烹飪方法不同。這就是飲食!”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