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出席一場由在英香港傳媒人組織的晚宴,他提到英國政府應該確保新的中國大使館不會成為監視中心,又指中國不會因為英國退縮而跟英國做生意。他亦有回應在野保守黨領袖說應該大幅延長移民入籍年期的提議,他說不認為會影響現有的BN(O)簽證要求。
在野保守黨黨魁栢丹娜(Kemi Badenoch,又翻譯凱米·巴德諾赫)在星期四提議收緊移民制度,將申請永久居留權的資格從5年延長至10年,申請英國公民身份的時間要求從12個月延長至5年,即是移民者需要至少15年才獲得英國公民身份。她更提議修訂由2021年生效,如獲通過有可能影響BN(O)簽證申請者,事件引起一些在英港人的憂慮。
香港海外傳媒協會(Hong Kong Media Overseas)在同日舉行新春晚宴,邀請彭定康為嘉賓,有約100人出席。美國之音在問答環節時問他就栢丹娜言論回應,他首先說:“當以往還有保守黨的時候,我曾經是保守黨主席”。他的說話顯示出他不認同現時保守黨的政策方向,令在場者大笑。
他說:“《衛報》(評論)批評她(栢丹娜)是‘神風Kemi’(Kemikaze),我覺得可能對她有點不公平。我不認為栢丹娜今天所說的任何事會對現時的BN(O)簽證計劃會有任何影響。”
在英國現屆國會的650個議席中,執政工黨擁有412席,在野保守黨只有121席,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有72席。如果沒有部分工黨或其他黨派人士支持,保守黨提出的任何建議都難獲通過。
工黨邊境安全大臣葉安琪(Angela Eagle,又譯伊格爾)指,保守黨在14年執政期間無法控制邊境。
她說:“經過14年的可恥保守黨失敗,現在沒有人會認真對待他們的說法或承諾。”
憂慮中國新大使館會用於監視在英中國人
關於中國提議的新大使館很有可能獲工黨政府批准時,彭定康指他希望得知英方有沒有為了中方而介入事件。
他說:“如果他們批准方案,我希望他們會清晰表示這不是為了幫助中國大使館去監視在英國的中國居民。幾年前在曼徹斯特發生的事是令人髮指的,英國政府沒有就事件做得更多是令人洩氣的。我們要知道,不少人在英國帶有恐懼地生活,而這是不應該的… 我認為如果我們批准這個龐大的大使館,我們需要嘗試確保它跟其他大使館沒有分別,而不是監視這裏的中國學生,這是一個大問題。”
在2022年10月,一名香港示威者在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被襲擊,中方將六名疑似有份襲擊的總領事館官員調離英國,當中包括總領事鄭曦原,而英方沒有把他們驅逐出境。
中國政府在2018年購入提議的新大使館地皮,計劃興建在英國規模最大的外交設施,英國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Angela Rayner,又譯雷納)已經接手處理中國大使館新址的申請,而,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又譯拉米)及英國內政大臣顧綺慧(Yvette Cooper,又譯庫珀)已經表明支持。各倡議團體將在星期六下午於選址前皇家鑄幣廠抗議。
指中國不會因為英國退縮而跟英國做生意
被問到工黨政府正在進行的對華政策審視,彭定康說英國政府應該要堅持有證據支撐的政策,因為中國不會因為英國退縮而跟英國做生意。他提到澳洲的例子,即使澳洲批評中國在疫情時的政策,中方因而反制,但結果是雙方貿易額創下新高,因為中國需要澳洲的鋰礦、鐵礦和大麥。
他說:“(英國政府)談到要跟中國有良好關係才會有投資,但我想中國投資只估英國的總外國直接投資的百分之0.2。你看看倫敦金融城的利潤,只有百分之0.4是來自與中國有關的生意。你看看證據,當我(作為港督時)與中國有很多爭拗,英國出口卻增長得比之前更快。”
彭定康又說,可以見到英國政府跟中國在醫療和環境上有合作,但不見得英國就香港或其他議題有真正的挑戰。
他說:“當中國違反承諾,行為十分之差,我們應該公開批評。”
彭定康說,他在星期三晚出席另一場與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有關的活動,指當時有被香港警方懸紅通緝的人出席,他認為懸紅通緝批評者不是“文明國家”的所作所為。彭定康又說,他支持移英港人可以有資格獲享以本地學費入讀大學的權利。
批評美國政府新政策
被問到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時,彭定康引述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史蒂文森二世(Adlai Stevenson II)指,“在一個民主制度中,你不只要捍衛自己的價值,還要自行實行那些價值。”
彭定康說,特朗普政府的價值觀與他和不少香港人的價值觀不同,他又說全球最富有的人馬斯克(Elon Musk)現時擁有不少權力,關掉美國國際發展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影響不少受益的窮人,事件令他感到震驚。
彭定康1979年已經提出香港問題
此外,有份出席晚宴香港政治評論員利世民在Facebook專頁指,他在場問彭定康記不記得他在1979 年剛剛選上國會議員時,向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寫信,呼籲她在時任中國總理華國鋒訪問英國時,要提出香港前途問題。彭定康指他已經不記得此事,並且感謝利世民提出。
利世民是在已經公開的戴卓爾夫人時期英國首相府文件中,找到她給彭定康的回信。信中說,當時中方已經多次表示,仔細考慮香港未來問題是太早了,但中方關注要穩定投資者信心,因此華國鋒與她會面時有提出香港問題。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