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拜登國安團隊亮相 對華新政策現雛形?


拜登國安團隊亮相
拜登國安團隊亮相
拜登國安團隊亮相 對華新政策現雛形?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22 0:00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這個星期公佈了其國家安全團隊最高級別官員的人選名單,包括他的長期外交政策助理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任國務卿、沙利文(Jake Sulliva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擔任氣候變化問題總統特使,以及提名海恩斯(Avril Haines)擔任美國首位女性國家情報總監。

拜登的這套國家安全班子有甚麼樣的外交政策主張?他們對美中關係的看法是甚麼?從這些人事安排上我們能夠看出下一屆美國政府將採會取甚麼樣的對華政策立場?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葉耀元表示,從拜登公佈的首批國安、外交團隊人選名單來看,他的外交政策主軸應該會放在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上,包括重返“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以及讓美國留在世界衛生組織等。

與此同時, 美國還需要修復與盟國的關係。

他說:“我們看到這第一批名單裡面,多少可以看出拜登接下來的外交政策的主軸。這個主軸很大程度在於氣候問題。或者我們把它講大一點,事實上就是環境保護的問題。也就是拜登上任以後會透過這些團隊,去跟所謂的'巴黎協議'重新接軌,然後跟十幾個國家就環保議題做更深刻的合作。除了跟環境保護議題接軌外,另一個核心的重點就是跟這些國際組織還有跟一些過去的盟友進行一些關係的修補。也就是特朗普當總統的時候,尤其是今年他說要退出世界衛生組織。拜登上任後他應該會馬上讓美國繼續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特朗普跟歐盟各個國家的關係事實上不是那麼良善的。拜登也會透過這些團隊再跟這些國家,這些過去美國既有的盟友做一些再接觸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看到拜登接下來四年,他必須要透過這些團隊,這些奧巴馬時期就已經長時間在各個國際組織有良好互動關係的團隊去跟世界做重新接軌,確保美國可以在這些國際組織裡面繼續保有領頭的地位。”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拜登的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將會與現任國務卿蓬佩奧有很大的不同,這既包括個人風格和政策方向方面。

他說:“第一,布林肯會依賴美國的職業外交官體系,所以他會重整大家的信心,提高大家的士氣,更多地用自由主義、建制派多邊主義的外交去領導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這一點我相信是非常清楚的。另外一點,你會看到布林肯會承襲許多奧巴馬-拜登前面一個任期許多的風格,因為他長期跟拜登合作,擔任拜登的副手,另外他也在奧巴馬政府擔任過副國務卿,所以會有許多連接性。但是這種連接線並不是說,它就沒有創新。因為我們看到,包括這個外交團隊,很重要一點就是他們認為需要有新鮮思維,尤其面對過去五年全球重大的發展變化。在川普總統任期內,美國的外交環境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我相信美國的外交也會有一些新的思維。”

外界對於拜登外交團隊的一個主要擔憂和質疑就是他是否會回到過去奧巴馬政府時對中國政策的老路。而拜登和特朗普在對中國的看法和立場上似乎有著關鍵的不同。拜登認為美國最大的敵人是俄羅斯,而中國是美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布林肯也表示,美中是競爭關係,但不一定要脫鉤。

在拜登外交國安團隊主要人選公佈後,美國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魯比奧發推文,稱這個班子有很強的履歷,但“讓我們回到依賴中國的‘常態’沒有興趣”。

聖托馬斯大學的葉耀元認為,拜登團隊新的對華戰略思維並非意味中國能夠得到“喘息的機會”。

他說:“如果你去觀察拜登的核心策略,現階段能跟中國合作的部分就是氣候變遷上的合作。可是氣候變遷上的合作對中國來說,他即便願意跟你合作,他另一邊其實想得到的是他在經濟上、在技術上如何跟美國來進行一個更深刻的再連接。這個再連接其實是共和黨或者大部分的民主黨人都不願意想見的。就是說,即便拜登的團隊在氣候變遷上想要跟中國有所合作,但是所謂的議題連接的條件往往不見得會成功。因為這兩邊之間是不是有一個對等的交換關係?也就是說,當中國願意跟美國在氣候變遷上合作的時候,是不是美國就願意對中國在經濟和技術科技上去放出更多友好的訊息,去進行更多的合作?這個會不會讓美國失去美國本土的國家利益?這個可能性是有的。在這個可能性之下,事實上拜登的團隊可能很難在經濟、技術上面去做一個收手的態勢。現在比較麻煩的是,北京事實上並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更老練的外交團隊。跟這個更老練的外交團隊進行溝通的時候,你可能會碰到的問題是,他們的計算比你想像的來得更嚴謹。所以很多你想得到的東西不僅得不到,很多對方想要請你幫忙的事情你也不見得能幫忙。最後是不是美中之間再接觸的局勢可以很迅速地開展,其實沒有大家想像得這麼簡單。”

在拜登宣布他的國安、外交團隊人選之際,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在《紐約時報》上發文,呼籲美中建立所謂“競爭-合作的關係” ,特別談到兩國能夠在抗擊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上的合作前景,似乎在釋放迎合美國未來新外交政策的信號。

但紐約城市大學的夏明表示,美中關係已今非昔比,若北京不在關鍵領域向美國做出讓步,美中關係將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他說:“傅瑩的一個期盼當然是希望大家能夠合作多,摩擦少,能夠管控摩擦。但是我覺得她的期盼沒有想到當下中美關係衝突的根源是許多地方需要中國必須做出某些讓步。傅瑩提出兩個她認為美國是做過分了。這點我相信美國是不會讓步的。一個就是關於台灣問題。她認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是在干預中國的內政,因此她希望美國住手。但是這點可以看到,台灣作為一個事實上的獨立國家,它的許多政策已經不是內政。它是一個有國際公約,也有美國跟台灣的包括國會立法和中美關係有許多條約都在涉及的問題。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即使拜登不會像川普總統那樣把台灣作為一個好像故意要去激怒或者報復中國的手段,但是在支持民主、支持人權,維持亞太和平上,拜登還是會繼續支持台灣。這點我覺得傅瑩的要求有點不現實。第二,傅瑩要求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不要對中國再來指手畫腳。但是這點正好是在南海問題上,習近平在玫瑰園對著奧巴馬總統和拜登副總統信誓旦旦地說,我們絕不會使南海的島嶼軍事化。但現在的問題當然就是南海的島嶼軍事化。所以拜登政府回來當然會抓著2016年習近平在美國的這些許諾。我不相信拜登新政府會從這個立場上退卻。所以我希望中國政府如果在這兩個問題上沒有任何讓步,我相信中美關係是得不到改善的。”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