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親歷克什米爾(下):中國能否成為印巴衝突的調停者


印控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的街道上到處都是路障。(2018年9月28日,美國之音朱諾拍攝)
印控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的街道上到處都是路障。(2018年9月28日,美國之音朱諾拍攝)
親歷克什米爾(下):中國能否成為印巴衝突的調停者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01 0:00

印度新德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儘管斯利那加街頭路障林立,但在哨卡站崗的印度軍人們卻十分友善。他們耐心地為我指明通往聚禮清真寺的路,並告訴我,“你可以進去參觀,沒有問題的。”

具有600多年曆史的聚禮清真寺是一座典型的克什米爾式建築,高大的石牆托起木製方底尖塔的屋頂,完全不同於中東或中亞國家清真寺的造型。據說,禮拜大廳是按照可以容納33333人的規模修建的。當地人曾經告訴我,每到週五,這裡都會有數万穆斯林前來做禮拜。然而今天,這裡卻是大門緊閉。

清真寺的大門外和院子裡,有幾十名荷槍實彈的印度軍人在站崗,他們並未阻止我在空蕩蕩的院子裡轉悠。院裡的牆壁和水池邊,畫著“我們要自由”字樣的塗鴉,院子南面一排兩層的商舖都關著門,二樓窗口一個年輕男子探出頭來,對我說:“真對不起,今天戒嚴。”

寺院北側有一個農貿市場,市場的大門上懸掛著一位留著大鬍子、戴墨鏡的中年男子的肖像。哈扎里後來告訴我說,這個人就是克什米爾獨立運動的領袖法魯克(Mirwaiz Umar Farooq),“克什米爾的穆斯林都聽他的,沒人聽政府的。他說罷工就罷工,實際上,今天就是他下令的罷工罷市。印度政府說是戒嚴,我們說是罷工。”

邀請中國介入

法魯克是克什米爾的第12世米爾瓦茲(Mirwaiz),穆斯林的宗教領袖,同時也是世俗組織—— “泛黨派自由大會”(All Parties Hurriyat Conference)的領導人。印度政府視這一組織為分裂主義者,而法魯克卻堅持自己主張以和平手段、依靠聯合國決議來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第一次印巴戰爭之後,在聯合國主持下,印巴兩國於1948年劃定了“克什米爾停火線”,克什米爾正式分裂成印控和巴控兩個部分。按照1948年安理會的決議,克什米爾將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全民公決,從而決定領土歸屬,最終解決印巴糾紛。但是,此後幾十年來,印度政府以各種理由拒絕進行公投,克什米爾爭端延續至今。

2009年,印度媒體曾經傳出消息,法魯克受邀訪問中國,從而在印度掀起了一場中國是否將介入克什米爾問題的討論。有人認為中國的邀請是對印度政府允許達賴喇嘛訪問藏南地區的報復,中國政府於當年開始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居民簽發獨立簽證頁,而不是在其印度護照上加蓋簽證章,此舉表明,中國質疑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的控制。

也有人認為,在時任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中,包含有支持改善印巴關係的措辭。中國邀請法魯克訪華,是為改善印巴關係所做出的積極努力。

法魯克本人曾經公開表示,中國與克什米爾問題有緊密的聯繫,中國應該在解決這一問題的各方談判中佔有一席之地。實際上,在法魯克受邀訪華之後,克什米爾獨立運動領導人、巴基斯坦官方、甚至印度政府的前克什米爾行政長官阿卜杜拉(Farooq Abdullah)都曾公開表示,印度政府應該邀請中國參與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談判。

然而,印度政府對於上述言論大為光火。在印度看來,任何有關克什米爾不是印度領土的暗示都是乾涉印度主權的行為,而克什米爾問題只能是印巴兩國之間的問題,印度拒絕接受任何第三國的介入。

中國的立場

中國確實與克什米爾有著緊密的聯繫,印度至今未承認中國控制的阿克賽欽地區為中國領土,而視其為克什米爾的一部分;中國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 中巴經濟走廊—— 因穿過巴控克什米爾而受到印度的抵制。

在冷戰時代,中國曾經“一邊倒”地支持巴基斯坦。然而,在80年代末期中印關係有所緩和之後,中國逐漸調整了克什米爾政策,開始採取“中立勸和”的立場。7個月前去世的中國前外交官、印度問題專家毛四維認為:“這一調整是必要的,效果也是好的。說其必要,因為這構成了中印關係歷史性轉換的重要基礎之一;說其效果是好的,因為這一調整得到了巴基斯坦朋友的理解。”

近幾年來,中國對於克什米爾問題的立場令人捉摸不定。2016年9月,曾有巴基斯坦媒體援引中國駐巴基斯坦拉合爾總領事鬱伯仁的話說,如有外國進犯,中國承諾支持巴基斯坦。中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支持巴基斯坦,(印度)對手無寸鐵的克什米爾人實施暴行是沒有理由的。觀察家們認為,他的這一說法與中國慣常的官方立場有所不同。隨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做出了澄清,表示中國的官方立場沒有變化。

去年洞朗對峙期間,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上發表了數篇評論文章,其中一篇認為,既然印度可以接受不丹的邀請,出兵介入不丹與第三國(中國)的爭端,那麼巴基斯坦邀請中國介入克什米爾爭端也是同樣的道理。而另一篇則表示,隨著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深入,中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利益顯著增加,中國應該致力於幫助解決地區衝突,包括印巴之間的克什米爾爭端。

這些文章在印度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印度的智庫紛紛表示,這是中國政府的一種暗示,中國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調整對於克什米爾問題的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隨後否認了中國立場有所改變,但卻表示,中國願意在改善印巴關係中發揮“建設性作用”。這一表態被印方進一步解讀為中國試圖斡旋克什米爾問題,從而遭到印度官員直截了當的拒絕。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貝格雷(Gopal Baglay)表示:“我們時刻準備與巴基斯坦談判克什米爾問題,但是,無需第三方參與。”

我在20多名印度軍警的護衛下繞著古老的聚禮清真寺轉了一圈,沒有碰到其他遊客。在清真寺的大門口,一位身穿軍服的印度長官走上來和我握手,並表示“歡迎外國遊客來到克什米爾,如果在這裡遇到任何麻煩的話,可以隨時撥打警察局的電話。”他並沒有告訴我警察局電話號碼是多少,我也沒有告訴他,一進克什米爾,我的印度SIM卡就再也沒有信號了。

在斯利那加,我還遊覽了著名的達爾湖,回味奈保爾在其《印度三部曲》中描寫的克什米爾風情。我也去了玄奘曾經滯留兩年的佛學院遺址,那裡現在只剩下一片廢墟。旅遊業曾經是克什米爾的經濟支柱,如今,由於連年的騷亂和暴力衝突,遊客人數大幅下滑,到處都顯得冷冷清清。

印象最深的是街上隨處可見的裝甲車和荷槍實彈的士兵,還有一些偶爾可見的標語---- “印度,滾出克什米爾”。當克什米爾人抱怨印度在這裡駐紮了太多的軍隊時,印度人則報導穆斯林武裝分子潛入一名警員家中,綁架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當這位警員接到妻子的電話趕回家中時,迎接他的是武裝分子送上的一顆槍子。

暴力和仇恨,瀰漫在斯利那加的空氣中。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