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佩洛西訪台衝擊美中關係?專家:只要美國不讓北京設定遊戲規則


2022年8月2日晚,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左)在松山機場迎接到訪的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中)。
2022年8月2日晚,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左)在松山機場迎接到訪的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中)。
佩洛西訪台衝擊美中關係?專家:只要美國不讓北京設定遊戲規則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08 0:00

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週二(8月2日)如媒體所預測的抵達台灣訪問,預計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和台灣立法委員。中國官方也如預期般發表強硬聲明,表示“堅決反對,嚴厲譴責“。然而許多分析人士擔心,真正的危機是在佩洛西離開台灣後。對此專家表示,美國要小心應對,但也不要讓北京設定遊戲規則。

佩洛西議長在抵達台北的同時,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指出,台灣這個充滿活力與力量的民主政體正在受到威脅,面對中國共產黨不斷加速的侵犯行為,美國國會代表團對台灣的訪問應該被視為一個明確的聲明:“在台灣捍衛自己和其自由的時候,美國與我們的民主夥伴台灣站在一起。”

中國官方喉舌新華社幾乎在佩洛西抵台的同時發布了外交部的聲明,對佩洛西訪台一連用了五個“嚴重”加以譴責:“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衝擊中美關係政治基礎,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

佩洛西訪台責任方?

三位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對這一最新發展向美國之音發表了不同看法。他們有的完全支持佩洛西訪台;有的認為她有權訪問但客觀上刺激了北京,不過責任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的則認為對於這場危機雙方都有足夠責任。

“南希·佩洛西訪問台灣的決定是正確的。”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的研究員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通過電郵對美國之音說。“北京無疑會報復台北,因為它已經開始這樣做了。美國必須在像徵性和實質上與台灣站在一起。這意味著用更多的武器武裝台灣,並在該地區建立我們的軍事力量,以阻止中國的進攻。”

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認為,佩洛西議長完全有權訪問台灣,中國共產黨“無權設定美國人與台灣和台灣政府互動的條件。”

但夏偉認為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佩洛西訪台使台灣處於與烏克蘭相似的境地,“普京將他的入侵歸咎於北約的假定性擴張,就好像他患有無法控制的肌肉痙攣一樣。而這基本上也是習近平對佩洛西議長此行所說的話。我認為這是相當冒險的,”夏偉又補充說,“但實際上這更多是北京造成的,而不是佩洛西議長造成的。”

“雙方都在將這場升級為危機的事完全歸咎於對方,但顯然雙方都有足夠的責任。”美國國家利益中心研究員保羅·海爾(Paul Heer)如是評價。“我們不能把這一演變成一場危機的責任完全歸咎於中國人。我們眼睜睜看著事情如此演變。”海爾對美國之音說。“我們不能逃避一些責任,認為因為北京不想讓佩洛西去她就必須去,這不是個有說服力的辯詞。”

2022 vs 1996台海危機

許多中國問題專家將這次佩洛西訪問台灣以及北京的強烈反應跟“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相比。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彭博新聞撰文指出,歷史上台海有過四次危機,最近一次發生在1995至1996年,歷時超過半年。

1995年6月7日至12日,前台灣總統李登輝以私人名義獲美國簽證,到他的母校康奈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演講。他是首位在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訪美的現任台灣總統。這次訪問被認為引發了“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

“北京召回了駐華盛頓大使,一名在北京的美國攝影記者被捕。7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每天向台灣以北100英里的衝擊區發射兩枚導彈。作為回應,華盛頓下令在台灣海峽進行一系列海軍行動,最終於12月由航空母艦尼米茲號戰鬥群通過海峽。”弗格森寫道。

1994年,克林頓政府曾拒絕李登輝總統途經夏威夷入境美國過夜的請求,但1995年5月2日,美國眾議院以396對0票通過了邀請李登輝訪問的決議,5月9日參議院以97比1通過了同樣決議。而這一切發生的背景是次年,1996年3月23日台灣將舉行首次總統大選。

隨著大選日臨近,“北京宣布了新的導彈試驗和海軍演習,包括在'因地形與台灣相似'而選定的島嶼上進行兩棲登陸。中國發射了M-9彈道導彈,彈著點在離台灣基隆和高雄港不遠處,並在台灣澎湖島附近進行了實彈演習。”

“克林頓團隊沒有猶豫。” 弗格森寫道。3月7日,時任國防部長佩里警告中國國家安全高級官員劉華秋,如果中國武裝襲擊台灣將會產生“嚴重後果”。時任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和國家安全顧問萊克也重複了這些話。3月11日,尼米茲號航母再度駛過台灣海峽。

“它奏效了。”弗格森寫道。“北京讓步了。李登輝在大選獲勝,緊張局勢消退。”

“與1996年的海峽危機不同,今天,中國(的回應)必更強烈。”索博利克說。“習近平似乎正在製定在不久的將來——幾年,而不是幾十年——攻擊台灣的計劃。 美國必須盡其所能阻止中國共產黨發動戰爭。”

“最大的危險是,在中國經濟現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這可能會讓習近平相信他需要在台灣海峽採取一些極端行動,用民族主義來分散中國人民對國內經濟困難的注意力。”夏偉說。

在習近平堅持新冠疫情清零的政策之下,已經嚴重放緩的經濟增長進一步受到打擊。中國官方公佈的第二季度增長僅為0.4%;銀行業正因為房地產商的不斷爆雷無法償還債務而陷入危機;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16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高達19.3%。

美中關係的未來?

夏偉認為,習近平對被蔑視有一種確實的敏感性,“這非常危險,就像普京一樣。這就像他作為領導者的一種綜合症,作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領導者,作為一個害怕顯得軟弱的領導者,因此覺得他必須以實際上可能對中國和世界極其有害的方式做出回應。”

夏偉認為,習近平不會對台灣進行正面軍事攻擊,但“他會一口口吃,比如,他可以宣稱,因為中國祇說對台灣海峽有管轄權,他不能說那是中國領土,但他可以說那不是國際水域,然後他可以說所有去台灣的船隻都必須通過中國海關。”

“如果中國再次進行導彈演習,我不會感到驚訝。” 海爾表示。“如果他們召回他們的大使秦剛回北京諮詢,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8月2日新華社發佈公告:解放軍將於北京時間2022年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圍繞台灣的六個海域和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

8月1日,中國海關總署深夜突然宣布暫停台灣100多家食品進口大陸,“其中不乏知名業者”,“這將對台灣食品業、農業和水產業做進一步打擊。對台灣農民、漁民也將造成直接衝擊。”台灣聯合新聞網8月2日報導。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星期二在一篇名為“台灣真正的危機將在佩洛西回國後開始“ (The real crisis over Taiwan will start after Pelosi comes home) 的評論文章中,引述不具名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說,雖然中國軍方當下會採取一些激進行動,例如在台灣附近發射導彈或出動戰鬥機飛行,但中國領導人會盡可能避免在台灣問題上發生軍事對抗。北京的反應將分階段進行,主要不是在軍事領域。這可能永遠改變美中關係,並使台灣遭受更長期的痛苦。

羅金還表示,一些美國官員認為,中國領導層內有一些人,急於以佩洛西此行做為藉口,改變中國和台灣的現狀。

“在佩洛西到來之前(北京)採取的軍事和經濟行動只是初步的雙管齊下。”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 Bonnie Glaser)告訴美國之音,”北京現在將觀察佩洛西在台灣如何公開活動,再做出相應反應。”她在電郵中寫道。

葛來儀在8月1日的推特上寫道,“我越來越認為這不會是一日之危機。係好安全帶……緊緊地。”

“如果美國要成為領導者,就必須非常小心,不要挑釁,同時,也不讓北京設定遊戲規則。” 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說。他認為,美國奉行的一中政策的模糊戰略是有效的,應繼續實行。“這種戰略模糊性政策留下了最大的靈活性,讓人們猜測,並且可能比試圖制定一個強製做出某種回應的鐵板釘釘的政策更為有效。”

海爾則認為,“拜登政府應該希望佩洛西盡快離開那裡,這樣他們就可以專注於勸阻中國人不要過度反應,而我認為,我們需要與中國人進行直接對話,再次以清晰、實質、可信和有說服力的方式重申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的要素是什麼,以及它的局限性在哪裡。”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