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瓷器店中打老鼠” 美智庫指中國加強城市戰能力 劍指台灣


視頻截圖顯示,2022年1月6日,在南部城市高雄進行城市巷戰演練的台灣士兵準備進入一棟建築物。
視頻截圖顯示,2022年1月6日,在南部城市高雄進行城市巷戰演練的台灣士兵準備進入一棟建築物。

一份美國智庫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解放軍過去十年一直在加強城市戰的研究、訓練和準備,背後動機之一就是武統台灣,然而城市戰在台灣和盟友內部的重視程度不夠,美國極需通過交流培訓和軍售加強台灣的相關防禦能力。

“瓷器店中打老鼠” 美智庫指中國加強城市戰能力 劍指台灣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50 0:00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4月22日發表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城市戰的演化展望:學習、訓練和對台灣影響》的研究報告指出,解放軍過去對城市作戰的經驗有限,之所以產生興趣原因之一就是任何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都可能涉及在城市的激烈戰鬥。

報告指出,台灣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戰可能會帶來特別嚴峻的挑戰。除了武統台灣的可能性之外,城市反恐行動也成為解放軍和武警多次演習交流的重點。

美國國防部前中國事務官員博斯科(Joseph Bosco) 星期二(4月26日)投書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寫道,俄烏戰爭讓中國更可能入侵台灣。中國可能會模仿俄羅斯對馬里烏波爾的野蠻圍攻策略:先猛烈攻擊,然後包圍被困人口,以防止逃跑或補充食物、水和武器。如普京所說,用來餓死該市捍衛者的警戒線非常嚴密,“連一隻蒼蠅都無法通過”。

博斯科認為,封鎖台灣全島特別是基隆和高雄主要港口,是解放軍可能採取的方案。在1995年和1996年的台灣海峽危機期間,中國曾兩次發射導彈,使得台灣海峽對所有海洋和空中貿易關閉,導致航運和保險費率飆升。

包道格:台灣會成為中國難對付的目標

“戰爭研究所”的報告總結道,中國近年來不斷引進有關城鎮戰的新戰術、加強訓練、更新軍備,增強包含蒐集情報、對敵國發動信息戰、實施精確打擊和混合戰爭等多方面技能。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美國之音方冰拍攝)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美國之音方冰拍攝)

“我認為中國已經改善了其機動性、後勤和聯合作戰能力,但他們的城市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很難從訓練活動來判斷。我對此保持懷疑”。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卡內基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Paal)告訴美國之音。

包道格說,“台灣是一個非常艱苦的城市環境。而如果台灣投資後備力量和城市作戰能力,應該會成為大陸一個非常難對付的目標。”

上述報告指出,中國軍事用語常將城市戰比作“在瓷器店中打老鼠”,極易陷入泥潭,造成附帶損失。 《孫子兵法》也提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指出攻打城市為萬不得已的兵法之忌。

報告回顧在中共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城市戰包括1927年的南昌起義,1948年的濟南戰役,1948-1949年的遼沈、淮海和平津戰役,1950-1951年韓戰的漢城戰役,以及1979年中越戰爭的諒山之戰等等。

濟南戰役時,解放軍將領許世友提出攻克濟南要採用“牛刀子戰術”,就是集中兵力,像一把尖刀直接插向敵人的心臟,然後攪亂敵人的五臟六腑,使其斃命。

“濟南第一團”、“濟南第二團”的名稱和戰旗沿用至今,如今隸屬於負責攻克台灣的東部戰區。報告作者認為,“今天,在習近平考慮通過強制‘統一’台灣以結束中國內戰之際,這些部隊專注於突發事件,開展了以城市戰為重點的大型訓練演習,作為中國脅迫性信號的一部分。”

蘇紫雲:中共向來七分政治三分軍事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共向來是七分政治、三分軍事,比較少進攻,而是用宣傳、心理戰,讓城市裡面的意志瓦解。‘北平模式’是中共文化下標準的城鎮戰,使用武力是必要的準備,優先會用心理戰。”

蘇紫雲指出,除了東部戰區,解放軍也在北部戰區進行城市戰訓練,以應對朝鮮半島的潛在危機。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

該報告還指出,近年來,解放軍建造了專門的訓練設施來模擬在城市環境中的作戰,加強士兵對於城市戰的熟練度,而且訓練規模、複雜度和逼真程度都不斷提高。

比如2009年,中國最大規模城市作戰訓練場“朱日和基地”正式啟用,近年來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基地不斷擴建訓練設施。 2013-2015年期間從更通用的設施轉變為聚焦模擬台灣城市戰。 2013年該基地增設高速公路立交橋,類似於台灣空軍清泉崗空軍基地附近的立交橋。到2015年,該基地又添加了模仿台灣總統府及其外交部的大樓,並仿造其周遭環境。

此外,解放軍不斷從外國的城鎮戰爭吸取經驗教訓,尤其是美國和俄羅斯在1990年-2020年初期,在格羅茲尼,摩加迪沙,喀布爾和費盧杰等地區的戰爭。解放軍還密切觀察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初步行動,學習“網絡中心戰”。

蘇紫雲指出,解放軍常偷師美軍的城市戰教義,但未經實戰檢驗,實力尚不可知。

“美軍一直是解放軍的老師。美國陸軍在2018年提出很多示範,包括戰車如何在城鎮中存活,甚至戰車城市生存套件(urban survival kit),這些概念解放軍學去了。美軍在伊拉克戰爭後提出輕裝部隊史崔克旅(Stryker brigade),推出數字士兵(digital soldier)。但畢竟美國陸軍在戰場上是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解放軍只是照著準則發展自己的想法,可能有美軍標準的六、七成就已經很厲害了。”

博斯科:美國應加強台灣防禦能力

台灣國防部26日表示,今年的漢光演習將以近年來共軍各種可能犯台行動為基礎,並參酌俄烏戰爭啟示,研討各項戰備議題。

今年一月,台灣軍隊在南部城市高雄舉行了一次由步兵和裝甲車輛參與的巷戰軍事演習。台灣國防部還成立了“全民防衛動員署”,有望與美國國民兵警衛隊建立常態交流機制。

不過,“戰爭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台灣及其盟友對城鎮戰的重視程度不及其他作戰方式。

對此,蘇紫雲解釋稱,“在台灣整個戰略結構裡面,城鎮戰只是最後一道防線。台灣最好的選項是把解放軍阻擋在海上,阻擋在空中,剩下只有少量解放軍進入城鎮作戰,這是最重要的。”

前美國國防部官員博思科2019年3月4日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前美國國防部官員博思科2019年3月4日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前美國國防部官員博斯科(Joseph Bosco)也告訴美國之音,台灣的首要防線在於美國需要放棄戰略模糊,擁抱戰略清晰,並且努力協防颱灣,防止解放軍兩棲登陸。

“如果這些因為一些無法想像的原因都失敗了,才要談論台灣的地面戰爭。然而我對這種局面, 不像對其他情況抱有同樣的信心。”博斯科說。

博斯科表示,台灣只用四個月來訓練預備役部隊。 “我看不出怎麼能在四個月內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中國將投入戰鬥的士兵、水手、海軍陸戰隊和飛行員肯定會受過更好的訓練。”

美國海軍26日派出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桑普森號(USS Sampson)通過台灣海峽,但博斯科認為,美國釋放的信號威懾力度還不夠,“2007年後,沒有總統再派遣航空母艦穿越台灣海峽,航母戰鬥群將向中國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大信息,即美國是非常認真的,這才是美國支援台灣的防禦能力。”

中國研發無人化軍備 台灣如何應對?

“戰爭研究所”報告指出,解放軍研究各種“無人化”(無人、無形、無聲)戰術,提出“無人值守拒止戰”(unmanned denial warfare)、“城區隔離封鎖戰”(urban isolation blockade warfare)、“心理認知控制戰”(psychological cognitive control warfare)、“蜂群斬首破擊戰”(swarm decapitation warfare)等新概念。

在裝備方面,解放軍開發了適合於城市作戰環境的“96A”和“96B”型坦克,VT-5輕型坦克和PT3型4X4輕型防雷裝甲車,以及專為解放軍海軍陸戰隊開發的15式輕型坦克,還有適用於城市環境的“突擊手- I”火箭彈等。大疆公司還開發了可用於城市戰爭的“機甲大師S1”型無人機。

蘇紫雲認為,儘管解放軍在城市戰的能力進步很快,裝備也比台灣先進,但是台灣在快速改善城鎮防衛。

“第一是訓練頻率增加,在各個作戰區操演,而且台灣的裝甲車和戰車目前更常在城市行駛,讓部隊熟悉城鎮戰環境。未來最重要的就是無人機(UAV)和網絡的部分。”他說。

包道格也指出,台灣需要取得合適的移動設備和智能武器。

“台灣國防部強調採購重型裝甲武器,直到近年我們才看到購買機動導彈和無人機, 這是可喜的。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進行(城市戰)演練並改善更多武器的進口非常符合台灣的利益,以阻止入侵。”

台灣軍事專家蘇紫雲以烏克蘭戰爭為藉鏡說,“烏克蘭在highway(高速公路)擊毀大部分俄國軍隊,台灣應該把台灣海峽當成highway,把解放軍大部分力量摧毀在highway, 少部分解放軍上來的時候,不管是在沙灘還是市區,這才是我們說的城鎮戰的情境。”蘇紫雲說。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