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台灣“雲峰”導彈或啟動量產 北京是否該擔心?


台灣雄風三型導彈
台灣雄風三型導彈
台灣“雲峰”導彈或啟動量產 北京是否該擔心?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49 0:00


台灣媒體報導,台灣已啟動研發多年、未來射程可達2000公里的“雲峰導彈”量產計劃。分析人士說,這個射程將使那些可能被中國用來對台灣發動攻擊的基地、港口和設施受到威脅。

台灣網路媒體《上報》星期日)(8月4日)獨家報導,台灣國防部武器研發機構中山科學院已經在8月1日成立“擎天計劃室” ,啟動自1990年代即研發生產並完成測試評估的雲峰中程巡弋導彈10套機動系統及20枚戰備彈的量產。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軍事編輯大衛艾克斯(David Axe)星期二在一篇文章裡指出,這個攻陸導彈射程可達中國內陸,對許多可能對台灣發動攻擊的基地設施造成威脅。此外,台灣還有射程超過200公里、可以子母彈壓制、破壞機場跑道的“萬劍彈”、雷霆2000多管武器系統等。

雖然台灣擁有多型射程可達中國本土的導彈,導彈發射台也在不斷增加和發展,不過艾克斯說,“新導彈改變不了台海軍力失衡的問題”,20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已是台灣的20倍,那些新增加的財富被用來快速現代化軍事,中國據報對台灣部署的導彈超過1000枚。

儘管如此,艾克斯認為,武力攻台對中國仍然是一個令人畏懼的挑戰,“北京必須快速致勝,否則將面對美國的政治及軍事報復而導致其攻擊潰敗。”

根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導彈防禦項目2018年6月更新的“導彈威脅”網頁,“雲峰”導彈是一種地對地、超音速巡弋導彈,它是台灣少數“針對深入中國北部、中部目標而設計的戰略資產”之一,雖然2012年首度浮現檯面,不過這個導彈項目在那之前已經開始進行,1996年台海危機後台灣即開始秘密研發,將雲峰導彈的發射試驗“隱藏”在雄風三型試驗專案中以避開外界的質疑。

網頁資料提到,雲峰導彈“在親大陸與親台灣的分析人士中都極具爭議性”,前者批評這個導彈的攻擊性質,後者則認為雲峰對台灣的防禦姿態及中國先進空防能力並不適當,而且還可能對台灣與美國的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台灣媒體說,雲峰導彈自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時代開始研發生產,不過期間曾受到美方壓力對輸台武器關鍵性元件和技術加以管制,使台灣必須通過其他管道取得相關零元件。雲峰導彈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完成測評,但當時據稱因美國的壓力及台海兩岸關係緩和等因素,雲峰導彈的量產計劃沒有得到批准,導彈項目也停留在研發階段。

《上報》去年10月曾報導,隨著美台關係升溫,美國對台灣管制多年的武器關鍵零元件禁令鬆綁,使得導彈零部件和技術的取得更加順暢,因此包括雲峰中程導彈和雄風2E型巡弋導彈的關鍵元件得以汰舊換新,性能也隨之提高,台灣自製研發的各型導彈也跟著全面升級。

報導說,面對中國軍事恫嚇,對台灣軍機、軍艦繞台成為常態化,蔡英文總統也在去年底核定2019年啟動射程超過1200公里的雲峰中程導彈量產計劃,第一階段規劃生產10套發射系統,配置15到20枚導彈,機動部署在台灣的北部和中部地區。此外,量產型的雲峰導彈也將加入增程型技術,使導彈射程更接近2000公里。

對於“擎天計劃室”成立及雲峰導彈量產的最新報導,中山科學院8月4日在一個聲明中回應說,該院受台灣國防部委託的科研專案都是奉核定的“國防機密資訊”,任何有意透過管道“刺探、搜集公開報導”,都將涉及違反國家機密保護相關法規。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