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科技﹕活動部位核磁共振掃描法問世


活動部位核磁共振掃描法問世
活動部位核磁共振掃描法問世
科技﹕活動部位核磁共振掃描法問世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2:38 0:00
下載

核磁共振掃描機是在1980年代問世的。它已經成為診斷醫學非常寶貴的工具。美國加州的研究人員說,他們開發了一種新的掃描機,能夠掃描活動的人體關節。

接受核磁共振掃描的時候,病人身體需要觀察的部分被置於很強的磁場之內,這一磁場會激活人體組織中的氫原子。

不同的組織釋放出不同頻率的無線電波,由電腦把這些電波轉化成圖像。為了讓圖像盡可能清晰,病人必須完全靜止不動。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种掃描方法,能掃描關節這類人體部位的活動中的圖像。

布亭教授領導這個研究小組。他說,新方法叫做“活動部位核磁共振掃描”。掃描機每一秒鍾能記錄多個圖像。他說,這將幫助醫生分析病人的關節在手術前和術後的機械功能。

研究小組負責人布亭說﹕“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可以把檢查個體化,研究究竟是甚麼導致這一個病人的症狀,而不是為所有病人做同樣的檢查。”

接受檢查的病人在轉動手腕,這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圖像清晰地顯示出所有相關聯部位的互動。

骨外科醫生斯扎博說,新的掃描方法已經在幫助他尋找病人症狀的原因了。

斯扎博說﹕“我們可以理解,為甚麼有人的手腕會不穩。為甚麼有人的手腕會疼,表皮會磨損。怎樣替換表皮。怎樣改進替代產品。甚至糾正軟組織,改善病人生活。”

布亭醫生說,活動部位核磁共振掃描還將幫助醫生更好的理解人體所有其他活動部位。

布亭說﹕“我認為,它肯定可以而且應該能應用到人體的所有其他關節。還不止是關節,而且包括肌肉和筋腱。人生來是要活動的。我認為活動部位核磁共振掃描應當反映這一點。”

醫生們說,他們預計新技術會進一步改善,這還可能有助於為被截肢者製造更好的假肢。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