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電動車全球崛起引發美國疑慮:國家安全風險成焦點


白宫上周指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制造的“互联汽车”(connected vehicle)进行国家安全风险调查。美国官员将汽车比作“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若不对来自“对手国家”的互联汽车加以限制,美国将面临更多的间谍活动风险。中国政府对其汽车工业进行巨额补贴的同时,还批评美欧对中国车企的调查暴露了自身在电动车行业可能落后的焦虑。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是西方国家应对中国汽车全球扩张的一种对策,也是在美中科技交锋中“去风险”行动的一部分。
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在北京車展發表會展出的電動概念車E-SEED(2018年4月25日)

白宮上週指示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製造的「互聯汽車」(connected vehicle)進行國家安全風險調查。美國官員將汽車比作“裝了輪子的智慧型手機”,若不對來自“對手國家”的互聯汽車加以限制,美國將面臨更多的間諜活動風險。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西方國家應對中國汽車全球擴張的對策,也是在美中科技交鋒中「去風險」行動的一部分。

汽車既是間諜工具、也能讓交通癱瘓?

相較傳統汽車,電動車的「技術含量」更高,導航工具,自動駕駛等輔助功能都依賴連網技術來實現。美聯社引述白宮官員的話說,這些汽車不斷與手機等個人電子設備、其他汽車、基礎設施及其車廠連接,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幾十年來,中國的汽車工業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的競爭力相較歐美日韓均有較大差距,但隨著國際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的轉型,中國科技企業開始“變換車道超車”,讓中國在2023年超越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上星期三(2月28日)對媒體表示:“這些車輛連接到互聯網上。它們收集了大量關於司機的敏感數據—個人信息、生物識別信息和汽車的去向。“ 她說:”因此,不需要太多想像力就能想到,像中國這樣的外國對手,大規模獲取此類信息,會對我們的國家安全和美國公民的隱私構成嚴重風險。 “

網路安全專家認為,美國政府對中國產互聯車輛的擔憂不無道理。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戰略科技計畫主任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ewis)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任何連接到網路的東西都可能被駭客入侵並用於間諜活動,現在也包括汽車。“

”不要把它想成一輛汽車,而是要看作是一個移動的(資訊)採集設備,配有攝影機、麥克風和定位感測器。“ 他說。

網路安全公司Celerium首席策略長文斯克里斯勒(Vince Crisler)說,智慧汽車一旦被人以惡意目的所控制,其威脅不僅在於個人層面,對美國國家的整體威脅更令人擔憂。

”你可以想像,就像你在電影中看到的場景,你想針對某人,你可以讓他的車撞毀;或者你可以(透過車載系統)竊聽高級政府官員,這樣你可以獲得一些事情的內幕消息。這些事情肯定會發生。但在我看來,當這些系統大規模互聯,而我們並不真正了解相關的指揮和控制時,這可能產生巨大的國家安全風險。”

“透過發動網路攻擊,讓連網汽車停止運行,你可以造成城市的交通堵塞。”克里斯勒舉例說。

他還補充說,即使是傳統燃油汽車,手機程式也可以對較新的車型機型遠端解鎖、發動等控制。讓它們成為駭客攻擊目標的威脅。

美歐對中國汽車出口整體憂患的一部分

比起歐洲,目前進口到美國的中國汽車數量不多,部分原因是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徵收27.5%高關稅。美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純電動車的出口總額較前一年增加了70%,金額達341億美元。歐盟是中國純電動車出口的最主要目的地,2023年購買了價值134.6億美元的此類中國汽車;與之相比,這一年出口到美國的中國純電動汽車只有780萬美元。

根據彭博社報道,拜登政府考慮對中國汽車徵收更高的關稅。但美國政府官員仍擔心,在中國政府的巨額補貼和中國國內過剩產能的壓力下,高關稅也不一定能阻擋中國汽車的湧入。一些中國公司試圖透過在墨西哥等美國附近國家建立組裝廠,試圖規避美國的關稅。

大西洋理事會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約瑟夫·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說,從國家安全風險的評估方面,美歐決策者需要確定中國的國安部門與中國車企的合作程度。

“電動車由於其車載感測器,形成了一個移動情報收集平台。此外,由於遠端駭客攻擊的風險,它們還面臨潛在的破壞風險。” 韋伯斯特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除了安全問題外,大西洋兩岸的決策者還擔心,這個重要產業會被拱手讓給中國汽車製造商,因為中國車企從國家、省和地方各級都得到了大量補貼。”

美國對中國互聯汽車的警覺,也是在中國科技對西方市場滲透下,華盛頓的整體擔憂的一部分。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TIF)副會長、數據創新中心總監丹尼爾‧卡斯楚(Daniel Castro)對美國之音表示,”這是華盛頓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反擊被他們視為關鍵基礎設施中的中國組成部分。“

”因此,我認為這不是一個獨立的部分。他們(美國政府)基本上是在關注聯網設備的整個生態系統,其中,互聯汽車只是整個全球'物聯網'的一部分。他們非常關心這個物聯網中的中國製造零件。“ 他說。

北京批西方焦慮但對特斯拉同樣有戒心

美國商務部正在就限制「對手國家」互聯汽車問題上向公共展開為期60天的諮詢,之後將研擬法規,但目前尚無明確時間表。大西洋理事會的韋伯斯特說,拜登政府在應對中國互聯汽車風險方面,有一整套政策工具可供使用。

他說:”除了啟動國家安全調查,政府還可以單方面提高關稅,利用外交手段影響政策等等。然而,無論最終的政策槓桿如何,美國與盟友和合作夥伴,特別是歐洲合作,解決電動車的風險和潛在利益(平衡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

對此,中國政府和官媒批評美國借國家安全為名打壓中國企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月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汽車出口全球,靠的不是“不公平做法”,而是靠“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形成的技術創新和過硬品質”。

中國商務部隨後也在3月4日表示,將「持續評估美方審查後續情況,必要時將採取有力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國商務部也批評美國「打著國家安全旗號,意圖設置非關稅壁壘,是典型的保護主義做法,會擾亂和扭曲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也會損害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中共黨刊《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網英文版本月也撰文援引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的話說,中國電動汽車在國際市場的強勁崛起不可避免地給美國和西方帶來了“焦慮”,因為它們已經感覺自己在汽車產業的主導地位岌岌可危。

不過,不少分析家指出,中國自己也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包括智慧汽車在內的外國科技產品。

CSIS的劉易斯指出:“中國已經開始禁止特斯拉接近政府設施,從2022年中共在領導人會議期間禁止特斯拉進入北戴河就開始了。”

大西洋理事會的韋伯斯特同樣指出特斯拉在中國被禁止進入敏感地區的這一事實,“這顯然表明,北京相信電動車可能具有或即將具有雙重用途。”

風險被誇大?專家建議精準反制

不過,專家也警告,美國對中國互聯車輛的反制措施需要格外精準,避免招致其他國家效仿,以致傷害美國企業。

卡斯特羅說:“美國目前的做法存在的問題是,如果其他國家也持類似觀點,不希望美國製造的零部件出現在他們的電信基礎設施和聯網汽車中,不希望美國製造的應用程序出現在他們的移動設備上,那麼這種心態和做法可能會反過來嚴重傷害美國公司。這顯然會給美國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需要在這方面取得平衡。”

情報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計畫訪問研究員湯姆‧史蒂芬尼克(Tom Stefanick)認為,連網汽車帶來的潛在安全風險只是一種假想。”誠然,阻止中國製造的汽車或汽車零件進入美國將減少未來的假想風險。但與關鍵基礎設施可能受到的攻擊和敏感資料繼續透過其他手段外流所帶來的現有風險相比,這種減少是微不足道的。禁止中國電動車對美國汽車公司的影響最大。” 他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

他說,美國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對抗中國政府支持的針對美國政府、軍事和商業部門的駭客攻擊、中國對美國的軍事技術竊取行為等。

韋德布希證券(Wedbush Securities)執行總監、資深證券分析師丹尼爾‧艾維斯(Daniel Ives)告訴美國之音,電動車產業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依然緊張,” 但他表示,美國的調查對中國汽車產業不構成實際風險,“中國電動車市場正與特斯拉一起領先全球,這仍然是一場市場份額爭奪戰。”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