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醫療創新 是否美中科技競爭下一個戰場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總部大樓。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總部大樓。
醫療創新 是否美中科技競爭下一個戰場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48 0:00

中國在人工智能、5G通訊、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不斷展現出超越美國之勢,而在政府預算削減和人才流失的壓力下,美國一向領先的醫學研究和醫藥產業也面臨壓力。

“中國仍然很落後,但他們在一些特定領域進步迅速,例如CRISPR基因編輯,”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主席羅伯特•阿特金森(Robert Atkinson)對美國之音說。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2015年在國情咨文中首次提出“精準醫療計劃”,計劃投入2.15億美元,目標完成100萬人的基因組測序。中國同年跟進,也宣布了自己的精準醫療戰略,計劃在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人民幣,目標是一億人的基因組測序。

中國政府也在重點研究領域投入大量資金。 2010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向個人出資的股份制企業華大基因研究中心提供了15.8億美元的貸款,用於購買128台先進的DNA測序儀。通過這次收購,華大基因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4年的DNA測序數據的擁有量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

2018年,經過CRISPR基因編輯過的一對雙胞胎女嬰在中國誕生,這一項目的主要參與人、原中國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說,基因編輯使她們天生具有對HIV艾滋病毒的免疫力。

阿特金斯說,美國要確保醫療行業的領先地位還為時不晚,但他擔心,美國政府對生物醫學領域的投資不夠。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今年三月發佈的一份報告說,美國政府對生物醫學科研的資助近年來增長緩慢。報告說,美國政府對國家衛生院(NIH)資助額佔GDP的比重從2003年到2015年持續下降,2015年後有所上升,但2019年仍比2013年的水平年低12%。

而特朗普總統最近提出的2020財年的預算提案要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連續第三年削減預算。預算提案說,國家衛生院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預算要分別降低13%和12%。

批評人士說,這給美國科研人員帶來更為嚴峻的經費壓力,而中國等國家正以優厚的條件吸引美國的醫學人才。

美國康奈爾大學生殖基因組學中心主任葆拉•科恩(Paula Cohen)說,美國醫學科研正面臨“切實的赤字問題”。她同時強調,美國面臨的不僅是資金的壓力,越來越多的美國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醫療領域的科研,美國將在“不遠的將來失掉一代人的科學家”。

科恩說,與之相比,愈來愈多的在美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工作,部分原因是中國提供的豐厚條件。

她對美國之音說:“我理解他們為什麼要回去…現在是中國科學家的好時候,尤其是年輕科學家。相反的是,美國年輕人卻在抱怨,要不斷地申請經費,有不斷地被拒絕,沒有生活質量可言,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

有分析警告,如果美國失去醫藥領域的優勢,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會面臨挑戰。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報告說,美國不能向中國這樣的外國依賴藥物。報告說,正如美國政府問責局(GAO)指出的那樣,中國藥品的安全和效用存在問題。此外,美國國防部也對藥物的國內供應表示關注,提出不能在關鍵藥物的供應上依賴美國的競爭對手。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主席阿特金斯說:“中國仍然存在質量問題。他們的審批制度,他們的檢查制度、工廠,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美國的'黃金標準'。他們可以改善這一點。但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仍然存在質量問題…你不能相信他們的某些藥物。”

阿特金斯表示,警惕中國醫藥技術趕超美國並不是杞人憂天。他對美國之音說:“我們可以看到10到15年前中國在其他科技領域的情況,他們當時與我們的水平並不接近,但現在他們趕上來了。所以,沒有理由認為在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領域不會出現同樣的發展。在接下來的10到15年裡,他們將和我們一起取得進展,這毫無疑問。中國政府已將這一點列為頭等大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