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紅海危機或越來越殃及經濟 中國已開始派遣軍艦護航?


銀河領袖號貨船在紅海由胡塞武裝船隻劫持。
銀河領袖號貨船在紅海由胡塞武裝船隻劫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等最近幾天接連就紅海危機發出新一輪警告。另一方面,有跡象顯示,中國現在已並非完全袖手旁觀,或已開始派軍艦為中國貨船提供護航。

儘管沒有官方的正式宣布,但一家中資航運公司稱,中國海軍已開始為其提供護航。根據新加坡註冊的海傑航運在其官網公佈的資料,本月下旬,中國海軍為該公司5條前往紅海不同港口的貨輪提供安全保護。

海傑航運在2023年2月取得有中國交通部核發的國際班輪運輸經營資格登記證。其官網在「安全至關重要」一欄中強調說,該公司的貨船將懸掛「五星級紅旗中國海軍護航」。在中國海軍118護衛艦編隊護航時間表中,列有每一護航起始和終點的詳細時間和經緯度。

海杰航运官网截图 - 中国海军118编队2024年1月份护航班期
海傑航運官網截圖- 中國海軍118編隊2024年1月份護航班期

諸多西方國家雖然沒有加入美國主導的護航,但歐盟已決定派遣各自的軍艦前往該海域維護航行安全,而中國雖在附近的吉布提設有海軍基地,但至今被認為一直按兵不動。有關中國海軍護航的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的證實,本月初,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答有關中國是否開始為中方商船過航紅海護航時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建議提問的彭博社記者向其他部門了解。

週四(2月1日)美國白宮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John Kirby)在面對美國之音白宮記者站主任維達庫斯瓦拉詢問時表示,沒有聽聞有關中國軍艦護航中國商船的報道。在被問到如果消息屬實,美國是否認可時,科比表示,“如果中方想為保護紅海航運的努力提供幫助,美方當然歡迎。但我無法核實這些報道。”

新一輪重磅警告

幾天來,幾家全球最重要的經濟機構接連對紅海危機提出嚴重警告,而中國多年來都是蘇伊士運河最大的客戶,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一旦紅海危機升級或久拖不決,已經深陷泥淖的中國經濟被認為很可能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星期二(1月30日)警告說,從疫情大流行、俄烏戰爭以及通膨危機中「令人驚訝地」復甦中的世界經濟可能會因紅海貨櫃船遭受襲擊而倍受傷害。「持續的襲擊和烏克蘭持續的戰爭可能會給全球復甦帶來新的不利供應衝擊,導致食品、能源和運輸成本飆升。」該組織的最新報告說。

世界貿易組織(WTO)首席經濟學家拉爾夫·奧薩(Ralph Ossa)前一天也表示,鑑於蘇伊士運河航運中斷的潛在影響,WTO可能將下調貿易成長預期。奧薩對路透社表示,他們先前的年度成長預期現在看來「過於樂觀」。

此前,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易物流處處長揚·霍夫曼(Jan Hoffmann)上星期四也警告說,胡塞武裝對紅海航運的襲擊「正在給本就脆弱的全球貿易和供應鏈帶來破壞性的影響”,“海洋運輸是全球貿易真正的生命線,”霍夫曼在日內瓦對記者表示。

中國曾罕見在聯合國與美國同聲譴責胡塞

縱觀中國多年來針對胡塞武裝的立場,如果出手介入紅海危機,其相關政策連續性似乎相當有跡可循,中國對該組織頗有微詞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其在也門開始坐大之時起。

2015年,胡塞武裝在也門內戰中佔領首都薩那,中國外交部當時曾公開表示“這不利於也門問題的政治解決”,並在安理會投票支持第2201(2015)號決議,“要求胡塞人們立即無條件」從政府機構,包括從首都薩那撤出部隊。

2022年,中國更是罕見地與美國站在同一立場,共同在安理會投票譴責胡塞。該決議涉及胡塞武裝控制的「薩菲爾號」油輪,決議強調,胡塞武裝的行為帶來了環境和人道主義風險以及對「紅海航行的風險」。

決議措辭頗為嚴厲,“最強烈地譴責”胡塞武裝聲稱負責並實施的一些“令人髮指的恐怖主義襲擊”,還表示對胡塞武裝“對民事目標的襲擊感到嚴重震驚,要求立即停止這種襲擊」。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Ja Ian Chong)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為商船安全通行做出努力,北京可以尋求德黑蘭的合作,而美國則可以努力消除(胡塞武裝)迫在眉睫的威脅。他說:“兩國有可能協同合作,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對方,而是因為供應鏈和能源供應等問題對北京和華盛頓都很重要。”

中國的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

雖然胡塞武裝曾稱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船隻可以安全通過紅海,但是上週一艘載有俄羅斯石油的

英國油輪被胡塞飛彈擊中起火,這是胡塞武裝無法完全辨識攻擊目標的最新例證,這意味著中國遭遇類似命運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航行新聞網站oilprice.com星期三報道說,現在甚至運載俄羅斯燃料的油輪也開始避開紅海。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珍妮佛·卡瓦納吉(Jennifer Kavanagh)指出,就算中國船隻能夠在紅海通行而不受攻擊,但中國仍面臨著更高的能源價格、更高的航運和保險費用以及中國與歐洲之間更長的航運時間,中國仍將承受這些經濟成本。

這位中國問題專家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很難預測中國的策略是否會很快發生變化、以及變化的程度,「但我確實認為在這裡存在取得進展的機會。」她說:「美中兩國海軍直接協調是不切實際的,但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資源肯定可以為海上通道的安全做出貢獻。”

以色列阿什凱隆大學政治與治理系的高級講師莫迪凱·查齊扎(Mordechai Chaziza )說,總體而言,很難看到中國與美國在胡塞武裝的襲擊中進行軍事合作,更有可能的是,如果事件升級到區域衝突,中國可能會對伊朗或胡塞武裝施加外交壓力。

這位《中國與波斯灣:新絲路戰略與新興夥伴關係》和《中國的中東外交:一帶一路戰略夥伴關係》兩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沒有排除中國為自己提供護航的可能性。他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如果中國的商業利益受到威脅,我們就有可能看到中國海軍為中國商船和油輪護航。”

中國或仍會少做為妙

針對紅海水域已近於癱瘓的嚴重局勢,中國星期三(1月31日)在最新的回應中再次含糊其辭地表示,國際社會應共同維護紅海水域航道安全,而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中國智慧”的解決方案。

投資顧問公司Climate Alpha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帕拉格‧卡納(Parag Khanna)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很難在紅海危機的問題上有所作為。在向伊朗施壓方面,伊朗是一個具有高度民族主義感的社會,一貫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它與中國關係良好並不意味著中國控制它」。

卡納說,有些人說中國應該在紅海危機中做得更多,「但做得更多意味著派遣軍艦,而那些呼籲中國採取更多行動的人會對此感到非常震驚,會說,哦,天哪,我們在重要戰略水域有中國軍艦,非常危險」。

一組兩黨議員最近警告中國正在「擴大對海洋的戰略影響力」。亞利桑那州民主黨參議員馬克凱利(Mark Kelly) 和佛羅裡達州共和黨眾議員邁克爾沃爾茲(Michael Waltz) 等19名議員本星期一(1月29日)致函白宮說,“它(中國)正在建立一個全球海運網絡,美國經濟和關鍵的海運供應鏈對此越來越依賴。”

《第二世界—新興大國如何重新定義21世紀的全球競爭》一書作者卡納說,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兩難的局面,「所以我確信中國領導層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選擇少做為妙。”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