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歐盟商會:中國營商環境“難以預測”迫使在華企業過度關注風險管理


China Macro Group(CMG)聯合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陳瑞華2024年3月20日在歐盟商會在北京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表演說。
China Macro Group(CMG)聯合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陳瑞華2024年3月20日在歐盟商會在北京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表演說。

中國歐盟商會星期三(3月20日)公佈的一份報告稱,在中國的歐洲企業面臨“難以預測”的營商狀況,迫使它們分配更多資源用於風險管理,而不是拓展市場。

中國歐盟商會:中國營商環境“難以預測”迫使在華企業過度關注風險管理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1:49 0:00

中國歐盟商會的這項研究揭示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國公司面臨的日益嚴峻的挑戰。

代表在中國的1,700 多家歐洲企業中國歐盟商會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5%)表示,商業環境“在過去一年中更加政治化”。

調查發現,這種“普遍的不確定性”促使四份之三的歐洲公司在過去兩年中重新審視其對中國的投資並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其中,12%將更多的生產轉移到外國,1%的企業切斷與中國的所有聯繫。

中國歐盟商會聯合China Macro Group (CMG)顧問公司發布的這份題為《風險意識:經濟安全的政治意義》的報告還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全球經濟放緩、烏克蘭戰爭及美中地緣政治競爭等因素,迫使歐洲在華企業“過度偏向風險管理和建立韌性”。

報告說:“近年來,企業面臨的風險的複雜性和嚴重性呈指數級增長,企業現在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分配更多的資源用於風險管理和合規活動。”

報導引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製造業人士的話說,他們公司在中國的市佔率在十年間從35%跌落至零。

“中國讓我們陷入了地緣政治陷阱。我們仍然依賴從中國採購,但我們無法向市場銷售,” 這名高層在報告中表示。“我們正在其他地方投資以實現多元化,但實際上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也許超過十年。”

該報告強調的不確定性與美國商會最近的報告中表達的觀點相呼應。美國商會2月的報告指出,其成員對中國市場的樂觀情緒上升,但中美緊張局勢和監管不一致仍是重要的挑戰。報告稱,其大多數成員計劃在2024 年之前對中國進行有限投資或不進行新投資。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詹斯·埃斯克倫德(Jens Eskelund)在報告公佈前的記者會上呼籲中國當局正視歐洲企業的擔憂。他說:“確保與歐洲建立可行的商業關係符合中國的理性自身利益。但坦白說,這種關係目前面臨風險,”埃斯克倫德說。“我認為歐洲有可能被迫採取更多保護性的措施。”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道稱,埃斯克倫德上週的一場媒體吹風會上,談及歐中經貿關係時形容,“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場慢動作火車事故的展開”。

去年9月,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車發起了反補貼調查,中國表達反對並稱其為“保護主義”。

“中國實際上在廣泛領域應用相同的(保護主義)邏輯,而歐洲才剛開始,而且是在相當有限的範圍內這麼做,” 埃斯克倫德說。

(此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