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解謎伊拉克為何抵制諾貝爾和平獎頒獎


中國政府近來用警告的口吻要求外國使節不要出席下個月在挪威舉行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至少有六個國家已經表明會抵制這次頒獎活動﹐其中也許最令人費解的莫過于受到美國扶持的伊拉克政府為什麼也會參與北京發起的抵制行動。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國際關係問題學者試圖解開這個迷。

自從上個月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本年度的和平獎頒發給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以來﹐北京一方面抨擊這項頒獎是對和平獎的褻瀆﹐另一方面開動外交機器﹐向各國政府施壓﹐要求他們抵制十二月十號舉行的頒獎典禮。

諾貝爾委員會上星期表示﹐在中國史無前例的高壓行動下﹐已經有六個國家拒絕了出席頒獎儀式的邀請。這六個國家除中國外﹐還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古巴﹑摩洛哥和伊拉克。

*伊拉克的決定令人費解*

挪威國際事務研究所波斯灣研究部主任丹尼爾‧赫拉茲懷特(Daniel Heradstveit)承認﹐伊拉克的決定讓他感到意外和費解。

赫拉茲懷特﹕“我對伊拉克的決定感到很好奇。不管伊拉克人的動機是什麼﹐他們這麼做是對美國的負面宣傳。一種可能是﹐這是一個政治性決定。如果這是伊拉克人有意識地採取的行動﹐那麼這對美國很難堪﹐因為這意味着伊拉克首次推出這樣重大的政策。”

美國在2003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和戰後對付反叛分子的行動中喪失了數千軍人的生命﹐在戰後重建方面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經費﹐並幫助伊拉克建立起議會制民主體制。

*赫拉茲懷特﹕決定與伊國內政治環境有關*

不過﹐伊拉克國內不同種族和教派的利益衝突導致它迄今為止仍難以建立一個有效的﹑各部門協調一致的政府。今年三月舉行的議會選舉已經過去八個月﹐伊拉克各個派系仍然為如何分配新政府的部長席位而糾纏不清﹐引發美國政府的憂慮。

挪威國際事務研究所的赫拉茲懷特說﹐在這種雜亂無章的政治環境中﹐伊拉克政府做出不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是可以理解的。

*伊朗尼﹕伊拉克不希望惹怒中國*

科威特美利堅大學國際學副教授喬治‧伊朗尼(George Emile Irani)則認為﹐伊拉克政府的這項決定是有意識地﹑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的﹐而主要原因跟中國有關。

伊朗尼說﹕“從根本上說﹐你要記住﹐過去二十年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於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一直在向中東地區尤其是海灣地區產油國家示好﹐並向他們提供武器﹐派遣工程師和建築師﹐幫助重建。中國政府與海灣國家尤其是伊拉克的關係非常緊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伊拉克政府不希望引發跟中國的爭議並決定不出席頒獎儀式。”

近年來﹐中國國有石油公司與伊拉克政府簽署了多項油氣田開採合同﹐金額達數十億美元之多﹐成為在伊拉克獲得開採權的主要國家之一。伊拉克石油部長前不久說﹐中國在伊拉克獲得了好幾個利益豐厚的能源項目。作為回報﹐伊拉克政府今年二月宣佈﹐中國政府免除了伊拉克欠中國的85億美元債務的百分之八十。

*王建偉﹕伊拉克慾顯示非美國傀儡*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主任王建偉教授說﹐鑒于與中國之間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緊密的經貿關係﹐伊拉克政府自然不希望因為出席諾貝爾和平獎而惹怒中國﹐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顯示它有能力獨立自主地決定外交政策。

王建偉說﹕“美國在那邊佔領了很多年﹐給人家的印象是﹐好象現在伊拉克政府是美國的傀儡。我想伊拉克政府一方面想利用這個事件表明它在外交上是獨立的﹐並不會聽命於美國或者西方。特別是在美軍戰鬥部隊已經撤離伊拉克的情況下﹐伊拉克在外交上有一些比較有自主性的行為﹐我想這也是(做出該決定的)一方面的原因。”

美國之音星期二向伊拉克駐中國大使館致函﹐尋求伊拉克政府就不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做出解釋﹐但到星期三下午截稿時仍然沒有得到回復。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已經向在挪威設有大使館的五十八個國家發出了邀請﹐至上星期四回復截止日期﹐三十六個國家已經表示接受邀請﹐十六個國家沒有復函﹐但委員會認為其中一些國家最終會出席頒獎儀式。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