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上海中學生榮膺世界最聰明學生


中國上海的中學生在一項全球性智力競賽中囊括全部三個項目的冠軍﹐引起國際輿論對于中國教育制度和學生素質的熱烈討論。海內外教育專家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水平扎實牢固﹐逐漸成為全球楷模﹐但學生在運用知識創新的能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向西方學習。

由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 的評比結果星期二出爐﹐代表中國首次參賽的上海中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總共三項比賽項目中全部奪魁﹐榮獲全球最聰明學生的稱號。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主辦﹐每三年舉辦一次。最新一次評比活動去年對全球40多萬中學生進行測試﹐評估他們以母語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的能力。中國獲得三項全能冠軍﹐韓國﹑香港﹑新加坡和芬蘭分別獲得單項的第二或第三名。相比之下﹐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學生僅位居中游水平。

*上海學生傲然成績震撼世界*

這項評比結果在國際上引起不小的震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利亞說﹐優秀的教育成績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有力預測指標。香港明報援引美國前教育部官員柴斯特‧芬恩的話說﹕“我見識過中國在追求目標上如何努力不懈。如果上海能在2009年(達此水平)﹐2019年就會有10個城市﹐到2029年就會有50個城市。”

評比活動的組織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分析報告認為﹐上海市政府近年銳意發展普及教育﹐去年高中入讀比率高達百分之97。報告還指出﹐上海學生的學習投入度驚人﹐百分之80的學生在課堂以外還要上補習學校﹐成為中國義務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區。

*專家﹕上海是兩岸三地教育龍頭*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系高級講師許為天長期擔任中學校長﹐對香港和內地的中小學義務教育非常了解。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上海中學生這次取得傲人的成績並非偶然﹕“基本來說﹐這項基本能力的測試對一個地區教育的投入﹐課程的編排﹑教師的配置及其水平等等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測試。我經常說﹐上海是中國的教育龍頭。我所說的中國包括了海峽兩岸﹐還有港澳地區。”

*以基礎知識牢固扎實取勝*

中國民間著名的教育智庫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對美國之音表示﹐儘管中國內地的教育水平發展還不均衡﹐但是上海代表了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其中最成功之處就是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

他說﹕“我們內地在基礎教育這個層面上確實應該說是很成功的﹐老師的付出﹑學校的課程建設﹑以及學生的教育投入﹐包括家庭的教育投入﹐都是比較大的﹐因此學生的基礎知識是比較牢靠的﹐包括他的數學﹑閱讀﹐還有他的實質量﹐都是比較強的。”

*中國學生還需培養個性和創造力*

熊丙奇教授同時也指出﹐雖然中國學生能夠憑借基礎知識牢固而在各類考試中獲得高分﹐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學生在創造力和個性發展方面距離歐美國家還相差甚遠。

他說﹕“近年來教育在改革﹑在發展﹐也出現了能夠讓學生的個性有生長空間的良好態勢。我們現在的改革實際上需要從多個角度促進學生的發展。在這方面其實還需要借鑒歐美國家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引導學生參加探索性學習﹐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對學習有好奇心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不足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分析報告也認為﹐中國以考試為主導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有巨大的壓力﹐缺乏學習自主權。

*基礎知識牢靠卻是最重要的素質*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系高級講師許為天卻不以為然﹐他說東西方文化不同﹐教育方式也自然有所不同﹐但是孰優孰劣﹐卻難分高下。

他說﹕“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基本能力就是基本能力﹐你沒有基本能力﹐怎麼能夠出現創造力啊﹐高深的科研能力啊﹖這是不可能的。日本拿諾貝爾獎是非常多的﹐可是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國差不多﹐它的讀書﹑印證等要求學生很多是背誦。傳統的教育一定要有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分析報告顯示﹐參加這次“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的上海學生在數學測試中﹐有百分之25的人能夠以最精確的思考方式解題﹐遠遠高于全球百分之3的平均水平。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