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海涛: 從許家屯到王永慶


1993年7月,原《人民日報》社社長、總編輯胡績偉(左三)參觀美國之音中文部。圖右一為記者海濤。
1993年7月,原《人民日報》社社長、總編輯胡績偉(左三)參觀美國之音中文部。圖右一為記者海濤。

海濤進入美國之音中文部工作純屬偶然。1989年中國大陸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正在美國研究生院就讀的海濤正好到美國之音總部所在地華盛頓遊玩,他碰巧看到了報紙廣告,知道中文部正急招了解中國情況的員工,就給中文部打了電話。在通過面試和考試之後,原來在中國就具有新聞記者背景的海濤便開始了在中文部的工作。

如今二十年已經過去,海濤對在中文部開始工作時的情況仍記憶猶新。

他說:“那時,辦公室可熱鬧呢,很多臨時工出出進進,走馬燈一般。流動性也大,三天不來上班,就有不少新面孔出現。進來上大夜班翻新聞,深夜一點多上班,不少新同事都在辦公室地毯上睡覺,何曼亮先生(當時的新聞編輯)上班後,就叫醒我們。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兩年。”

*獨家採訪許家屯和胡績偉*

在美國之音將近二十年的記者生涯中,海濤曾經在洛杉磯美國之音記者站工作三年,並曾於2004-2009年在美國之音香港記者站工作五年,擔任中文部香港首席記者,並主管香港工作。二十年的工作期間,海濤採訪過不少新聞人物,不過在他看來,1993年對原新華社香港分社長許家屯的獨家專訪可能是他二十年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次採訪。

海濤說:“這是許家屯六‧四後“叛逃”美國後,首次接受海外電台的採訪。我完成了這次使命,於有榮焉。後來,許家屯把這次採訪,收錄在其《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一書中,題目是:接受美國之音記者海濤電話訪問談話記錄。採訪中,我印象最深的問題是我問他:你在香港多年,對資本主義有深刻認識,來美國,對美國的資本主義有所了解,是否還認為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許家屯說,還是。”

海濤回憶說,他的記者生涯中另外一次印象深刻的新聞人物採訪是採訪原《人民日報》社社長、總編輯胡績偉。胡績偉在六‧四後遭到批判,被撤銷了人大常委職務。1993年7月胡績偉來美國旅遊,在華盛頓時經劉賓雁介紹由海濤接待,海濤因此得以對他進行了專訪。

海濤說:“記憶最深的是,胡績偉在訪問中說,那些參加六‧四的娃娃們,應該把人家放出來了;海外的,應讓人家回國,探望家人嘛。這是第一次有中共部級幹部公開在美國之音呼籲中南海對六‧四學生網開一面。”

*王永慶在家宴上暢談對大陸官員印象*

談到其它採訪過的新聞人物,海濤如數家珍,其中包括原台灣副總統呂秀蓮、原台灣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原台灣行政院長游錫堃、原台灣總統府秘書長、蔣介石文膽陳布雷的孫子陳師孟、原高雄市長謝長廷、現任中國國家新聞辦主任王晨、越南共產黨宣傳部副部長范文臨等等。

2002年在台灣採訪期間,海濤曾經受邀前往台灣巨商王永慶家裡赴過晚宴。

海濤回憶說:“王永慶對我說,他到大陸見到許多省委書記或部級高幹,都是精明的商人。他還說,大陸的高幹,省部級別的,他見了很多,他們比台灣的領導人,聰明能幹多了。王永慶對李登輝、陳水扁這些,非常不屑一顧,認為他們水平很差。”

作為一個新聞記者,海濤始終非常關注自己的報導是否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2008年,海濤的一篇題為《梁光烈藏南掃墓,意在敲打印度?》的報導被中國多家網站轉載,僅被新浪軍事博客轉載的該文就有將近47萬次的點擊次數;(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31986-1-1.html)而2010年10月8號,海濤就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寫的一則題為《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 中國屏蔽消息》的報導,在美國之音中文網上發表後得到了452條讀者評論。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20101008-China-Blocks-News-Liu-Xiaobo-Winning-Nobel-Prize-104565919.html)

海濤表示,自己作為一個新聞從業人員,及時客觀地報導新聞永遠是自己的使命,也是自己在將近二十年的美國之音工作中一直恪守的原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