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進一步脫鉤?中國學術數據庫為何對外國學者關上大門


自2017年網絡安全法出台以來,中國嚴控數據流出中國
自2017年網絡安全法出台以來,中國嚴控數據流出中國

中國最大的學術數據庫最近以數據出境新法為理由,向多所外國大學和研究機構發出通知,將從4月起取消他們的部分訪問權限。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表示,這是中國與外界的進一步脫鉤,也將使研究中國的工作難上加難。

進一步脫鉤?中國學術數據庫為何對外國學者關上大門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36 0:00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圖書館告訴美國之音,該校在3月17日收到來自中國知網學術數據庫(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管理方的通知,表示從4月1日開始,他們將無法訪問部分數據庫。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是受影響的學術機構之一,”該校圖書館公關部經理艾普爾·格林(April Green)通過郵件告訴美國之音。她補充說,學校在4月1日後還可以訪問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而其他數據庫的訪問權限則被取消。

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的報導,受影響的圖書館還包括香港大學圖書館,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和哲學研究所等至少十多個研究機構。

美國之音聯繫了知網數據庫以及受影響的台灣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和香港城市大學,但至截稿前沒有收到回覆。

“冷戰思維”的最佳體現

中國知網數據庫創建於1999年,是中國最大的學術數據庫。該數據庫惠存了從1915年至今的中國政府報告、學術期刊和論文,涵蓋政治、經濟、人文和社會科學、科技等諸多領域。對於那些無法親自到中國圖書館查閱資料的研究者來說,知網數據庫提供的資源對他們的研究格外重要。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郭丹青(Donald Clarke)在其推文說,“不幸的是,迄今為止,在脫鉤方面最活躍的是中國。最新一起案例就是中國關閉了外國對中國知網許多重要數據庫的訪問。”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陳喜娜(Sheena Chestnut Greitens)也發推說,“全美(甚至美國以外?)的研究型圖書館都收到這些通知。中國知網是學者們研究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所以這令人擔憂。(希望這個禁令是暫時的,但我對此保持懷疑。)”

“我們目前所知甚少,還不知道要應對怎樣的情況,”英國倫惇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中心院長曾銳生對美國之音說,“知網沒有表明哪些數據庫可能永遠也不會再開放。”

英國倫惇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 (照片提供:曾銳生)
英國倫惇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 (照片提供:曾銳生)

他補充說,如果按照目前的發展,身在中國以外的研究人員仍然可以通過到訪中國研究機構來獲取這些資源。

“但這意味著他們在被接受成為訪問學者之前,首先要經過中國學術機構的審查。而按照習近平的規定,所有這些機構都要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曾銳生補充說。

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高級經濟分析師馬克·維茨克(Mark Witzke)告訴美國之音,雖然他本人不直接使用知網,但是他閱讀的很多研究和參考數據實際源頭都來自知網(CNKI)。

“現在獲得關於中國的可靠數據越來越難,這次的事件只是最新的例子。沒有可靠的數據和研究,就很難真正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對美國之音說。

倫惇大學教授曾銳生指出,這似乎表明共產黨希望通過控制信息來影響外國學術界如何描繪中國。“或許是為了確保外國研究者不能獲得某些資源,不能以批判的眼光描繪中國?”他問道。

美國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則認為,這實際上體現了中國領導層目前的思維模式。

“中國共產黨的發言人經常指責美國抱持‘冷戰思維’。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沒有什麼比阻止政府報告和學術論文的跨境自由流動更能體現冷戰思維了,”他對美國之音說。

龐大數據成當局關注焦點

根據《日經亞洲》的報導,終止外國研究者訪問中國知網的通知由其運營商,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發出,理由是需要遵守最新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和其他相關法律。

去年6月,知網就受到中國網信辦的審查。中國官媒《環球網》當時報導說,知網“掌握著大量個人信息和涉及國防、工業、電信、交通運輸、自然資源、衛生健康、金融等重點行業領域重要數據”,以及“重大項目、重要科技成果及關鍵技術動態等敏感信息。”

在北京舉行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一幅電子數據顯示的中國地圖。(2018年7月11日)
在北京舉行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一幅電子數據顯示的中國地圖。(2018年7月11日)

《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2022年7月發佈,並於9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規定,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的企業需要申報並接受數據安全評估。

德勤諮詢(Deloitte)的分析指出,評估將從國家安全和公眾利益角度,以及個人或組織合法權益角度進行。

新浪在去年6月援引專家的話說,知網掌握的龐大數據可能是其受到特別關注的原因。

悉尼科技大學中國學副教授馮崇義。 (馮崇義提供)
悉尼科技大學中國學副教授馮崇義。 (馮崇義提供)

“(外國研究者)能否訪問知網也是對中國數據國際傳播規則的考驗,”世界銀行中國局前局長、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Bert Hofman)通過電郵對美國之音說,“去年9月發佈的法規旨在實現此類傳輸,而數據自由傳輸是中國申請加入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CPTPP)等貿易協定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中國學教授馮崇義說,中國領導層現在系統性的阻止“敏感”信息出境,在知網之後,包括萬方數據在內的其他數據庫可能是下一個審查對象。

“實際上,嚴控數據從2017年中國通過新的數據安全法和網絡安全法之後就開始了,”他說。

學術界如何突破重圍?

在剛剛過去的兩會,中國表示將建立一個新的國家數據機構,集中監管中國各類海量數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說,新機構將“負責裁決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產生的數據能否出境,此外還將負責企業數據收集和共享規則的制定和執行。”

在習近平上台後,外國學者獲取與中國相關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少。《日經亞洲》報導說,天眼查等商業數據平台需要使用VPN才能從外國進行訪問。而在香港,由西方研究大陸的學者開設、擁有全面報刊雜誌存檔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在2021年1月被併入香港中文大學總圖書館,引發外界對其館藏完整性的擔憂。

“這將對中外學者的交流帶來負面影響。知網不僅用於關注中國的問題,它還是中國學者的論文和其他學術著作的資料庫。如果中國以外的學者無法進入,這會對學術交流產生相當大的寒蟬效應,”榮鼎集團分析師維茨克說。

他補充道,由於新冠疫情的旅行限制以及中國對許多數字通信平台的長期限制,這種交流已經非常有限。

悉尼大學的馮崇義教授說,在資訊平台被限制的情況下,很多外國學者已經在嘗試其他獲取中國資料的方法。

例如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今年年初開始了一個新的項目。這個名為“解讀:中國”的項目旨在翻譯中國的演講、學術論文和政府報告,以期給研究中國的人提供一個更好了解中國的資源。

該項目發起人、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在網站上解釋了這個項目的初衷:“我們常常依賴於其他人對中國的解讀。但是我們希望停下來,聽一聽中國國內的討論、對話和交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