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俄羅斯已成國際棄兒 力挺還是切割?中國面臨抉擇時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2019年6月14日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2019年6月14日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俄羅斯已成國際棄兒 力挺還是切割?中國面臨抉擇時刻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5:47 0:00

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侵略的繼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進一步加強。對於上個月剛宣布與俄羅斯的合作“沒有止境和沒有上限”的中國來說,與俄羅斯的友誼越來越像一份“負資產”。在星期一(3月14日)結束的美中羅馬會晤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 )警告說,如果中國幫助俄羅斯躲避制裁,必定面對嚴重後果。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現在面臨類似前蘇聯解體的重大的歷史關口。是力挺,是中立,還是與俄羅斯最終切割?北京如何抉擇不僅對中國的未來,甚至對全球的未來都至關重要。

俄羅斯被空前孤立成“國際棄兒”

星期二(3月15日),日本宣布,作為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的一部分,從3月18日起,日本原則上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半導體等約300種物品及技術。同時,日本還決定對另外17名俄羅斯公民實施個人制裁,其中包括多名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商人及其家屬等。

這只是日本與西方盟友保持一致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的最新舉措。事實上,在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 美國和歐盟以及其他工業化國家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對俄羅斯實施了全方位的制裁,涉及經濟、金融、科技、領空等多個領域。除日本外,亞太的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和台灣也對俄羅斯進行了製裁。

除了對中國發出警告外,美國和歐盟以及其他盟友如何團結一致,讓俄羅斯付出代價也是沙利文向楊潔篪傳遞的訊息之一。在會晤後的背景介紹會上說,美國官員說:“國家安全顧問向楊潔篪介紹了美國與盟友和夥伴的團結,特別是我們與歐洲和北約前所未有的協調行動,以及亞太盟國前所未有的密集參與,讓俄羅斯的行動付出代價。”

俄羅斯已然是國際社會的棄兒。3月2日,在聯合國大會就要求俄羅斯撤離烏克蘭的決議草案舉行的緊急特別會議上,成員們以壓倒性多數,141票贊成通過了決議。投了反對票的除了俄羅斯自己還有白俄羅斯、朝鮮、敘利亞和厄立特里亞。中國與印度等3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在西方的媒體上,已經不止一次地用“賤民國家”(Pariah State)或“國際棄兒” 來指代俄羅斯

中國目前的立場--貌似中立,實則親俄

在沙利文和楊潔篪會晤前,有美國官員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入侵烏克蘭後,曾向中國尋求軍事和經濟援助。不過,目前俄羅斯和中國都予以了否認。中國稱其為“假消息”,而俄羅斯則表示,自己不需要援助。

雖然如此,在西方看來,中國貌似中立,實則支持俄羅斯。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21世紀中國中心主席和全球政策與戰略學院研究教授謝淑麗(Susan Shirk)星期一在該學院舉辦的一場有關烏克蘭戰爭以及中國的角色的研討會上說:“ 自從(俄羅斯)入侵以來,中國的立場一直模棱兩可,但在宣傳中又非常明確地偏向俄羅斯。”

雖然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一直在呼籲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強調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完整,並在聯合國大會的決議上投了棄權,但是,到現在為止,中國一直拒絕譴責俄羅斯;中國的官方聲明也一直在堅定地支持俄羅斯的立場,指責美國和北約造成了烏克蘭危機。在中國社交網絡上,親普京的內容和呼籲烏克蘭投降的言論不受審查地流傳,而親烏克蘭的信息則被封鎖。除此之外,中國還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開戰當天放寬對俄羅斯的小麥進口政策。

繼續與俄羅斯為伍,中國肯定被“株連”

耶魯大學全球事務與管理學院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說,中國與俄羅斯2月4日宣布的“沒有上限”的友誼的確會讓中國被“株連”。

他告訴美國之音:“戰爭爆發,普京和習近平於2 月4 日簽署的這項新的伙伴關係協議無疑增加了中國被'株連'的可能性。而且你知道,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對此已經有很多的討論,如果這種夥伴關係持續下去,並為彼此在衝突狀態下提供援助,你知道,這對中國來說真的是一種風險。”

3月8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就警告說,對於那些不遵守美國對俄羅斯出口管制措施的中國企業,必然會面對美國的嚴厲打擊措施。

事實上,由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迅速發展的關係”,特別是北京在北約問題上對俄羅斯的支持已經令歐洲擔憂。他們擔心這可能導致世界秩序的重新調整。現在中國這種“親俄的中立”在歐洲更不會有好的印象。

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所(MERICS)的資深分析師羅德里克·克弗普茨(Roderick Kefferpütz)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美國之音,“中國一方面對俄羅斯友好,一方面又嘗試中立,在布魯塞爾不會有積極的看法。”

分析人士還認為,烏克蘭危機已經成功地改變了歐洲一直以來對與威權政府打交道的不敏感。中長期來看,歐洲也會改變與同為威權國家的中國打交道的方式。中國對立陶宛的經濟脅迫已經讓歐洲意識到中國將其與歐洲的經濟聯繫武器化的風險,烏克蘭危機會觸發他們更深一步的思考,如何降低與中國打交道的風險。

在中國,也有人擔心繼續與俄羅斯保持聯繫會被西方一起圍堵。3月5日,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胡偉在美國非營利機構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官網中美印像上發表文章呼籲中國盡快與俄羅斯切割,“不能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綁在一起”。

他認為,俄烏戰爭將使美國重新獲得西方世界領導權,並提昇在非西方世界的影響力,其他國家不得不選邊站,產生從眾效應。他寫道,“普京倒下後美國從面臨中國與俄羅斯兩個戰略競爭對手轉變為鎖定中國一個進行戰略遏制,歐洲將進一步與中國切割,日本成為反華急先鋒,韓國進一步倒向美國,……台灣也將加入反華大合唱。”

不過,據報導胡偉的這篇文章在中國國內已經被全網刪除。胡偉的擔憂不無道理。雖然日本還沒有直接批評中國,但是日本目前的舉措應該有將中國考慮在內。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月13日說,通過與國際社會一起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日本不僅在捍衛歐洲的國際秩序,也是在捍衛亞洲的國際秩序。他說:“讓我們不僅為了歐洲,而且為了亞洲的國際秩序的穩定而共同努力。”

2月27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說,他認為日本應該討論所謂“核共享”政策,即在日本部署並且共同運用美國的核武器。

中國面臨重大岔路口,必須做出選擇

曾擔任美國主管亞太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謝淑麗說,習近平現在面臨重大的歷史關口,類似面臨蘇聯解體時的鄧小平。

她說: “這確實是習近平和中國未來道路上的一個重大岔路口,有點類似於蘇聯解體時的鄧小平的狀況。當蘇聯失敗時,他必須對中國如何反應作出決定。他採取了最克制的態度,以免挑起與西方的對抗,這就是習近平現在面臨的選擇。”

哈佛大學民主治理和創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學教授托尼·賽奇(Anthony Saich)對美國之音說,習近平在與普京共同宣布中俄友誼時,即便了解普京出兵烏克蘭的意圖,他大概認為俄羅斯會像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那樣迅速拿下烏克蘭。他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目前的“走鋼絲”的辦法有可能行得通。薩奇所說的“走鋼絲”指的是中國一方面希望維持與俄羅斯之間增強的關係,同時,又不希望太疏遠西方。

他說:“在那樣的情況下,西方的憤怒很快就會平息,而中國將繼續不受干擾地試圖與俄羅斯建立統一戰線,反對衰落和分裂的西方。烏克蘭軍隊及其人民的抵抗打破了這種幻想,而西方的團結和相對強烈的應對使得這樣的算計行不通。”

在此之前, 一份西方情報報告認為,中國官員曾在2月初告訴俄方對等官員,不要在北京冬季奧運會結束之前入侵烏克蘭,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普京是否把任何計劃直接告訴了習近平。中國官員駁斥了北京事先告誡過俄羅斯的說法,稱其“純屬虛假信息”。

薩奇認為,中國其實還可以選擇,但是,習近平本人對世界的看法—東昇西降,以及習近平本人推動了中俄沒有上限的關係的事實將限制中國的選擇,使得習近平以及中國外交很難從這個關係中退卻。

加州大學的謝淑麗也認為習近平本人可能會限制中國的選擇。她說,習近平是因為感受到了國際的孤立、對美國的憎恨以及對普京意識形態和情感上的認同才擁抱了俄羅斯和普京。她說,即便是中國現在認為與俄羅斯的友誼是習近平犯下的最大的外交失誤,中國也不會承認。

她說: “我想,他們內部可能很沮喪。但是,因為習近平的強人統治,我們看不到。人們害怕公開批評他。也許這也是中國政策現在存在的一個問題。他們不能承認這是一個錯誤,因為這是習近平個人的錯誤。”

她說,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中國存在巨大的情報失誤。她說,她在政府任職的朋友告訴她,美國曾經向中國分享俄羅斯有入侵烏克蘭意圖的情報,但是,中國就是不相信。

中國應該怎樣選擇?

3月7日,中國外長王毅在中國兩會外長記者會上表示,中國願意就烏克蘭戰爭開展“必要”的斡旋。那是中國首次表示將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中扮演調解角色。不過,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真正的行動,更不願意單獨擔負斡旋的責任。

耶魯大學的羅奇認為,中國是唯一有能力阻止烏克蘭戰爭繼續的國家。他說:“中國處於獨特的位置,因為它與俄羅斯簽署了對普京有影響力的伙伴關係協議。這比美國和西方實施的製裁要大得多。面對西方前所未有的製裁,普京並沒有改變他的軍事姿態來,這讓西方感到非常沮喪。但中國擁有西方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夥伴關係和來自這種夥伴關係的支持。俄羅斯是一個小經濟體,它不可能支持對烏克蘭這樣的國家發動大規模常規戰爭,而且它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做這件事。”

不只是羅奇,歐洲的一些領導人也認為只有中國才有斡旋的能力。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不久前在接受西班牙《世界報》採訪時就表示,只有中國才能在俄烏問題上居中調停。他說:“別無其他選擇……一定是中國,我確信這一點。” 他說,歐洲和美國都無法充當俄烏衝突的調停人,只有中方能做到,而中國必鬚髮揮作用。

耶魯大學的羅奇說,如果中國能夠真正參與斡旋,阻止戰爭,中國才真正實現了習近平一直所說的中華民族的複興。他說,習近平講了十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夢也吸引了中國人民。但是說到底,說辭多於現實,但現在中國有了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

他說:“因此,這是中國展示其抱負、夢想和振興的重要時刻,讓行動與其言辭相匹配的時刻。如果這樣做,那麼中國將更接近實現其人民和國家的夢想。這是歷史上的決定性時刻之一,不僅對世界,而且對中國。”

他說,中國這樣做也符合中國一直以來所宣揚的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價值體系。自195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一直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在涉及他國的國際衝突以及中國台灣、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的領土爭端。

不過,加州大學的謝淑麗認為,美國不應該對北京的斡旋抱有很大的希望。她說,美國的最大期待應該是:“(中國)繼續執行(西方的)制裁措施,即使他不出來公開批評入侵,即使是保持觀望態度,我認為這可能是美國所能抱的最好的希望。這已經非常重要,中國不提供任何實實在在的支持,不為解除俄羅斯的困境而跑腿。”有報導說,美方在沙利文和楊潔篪會晤後對有效改變北京的挺俄立場開始持悲觀的態度。

哈佛大學的薩奇教授認為,中國不會改變現在“騎牆”的狀態,除非中國因為西方的製裁得到嚴厲的懲罰。薩奇去年出版了一本有關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書,題目為《從反叛者到統治者,共產黨百年》。他認為中國共產黨有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變通。現在的關鍵是,西方的製裁會多大程度上讓中國感覺痛。

他說:“中共將永遠做出最符合自己國家利益的事情。如果我們真的達到了那樣的地步,不僅(中共的)聲譽,而且經濟受損,我相信他們會找到一種挽回面子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說,到那個時候,世界會看到中國更加積極地推動和平解決危機,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的敘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