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賄賂醜聞讓中國大學招生公正性備受質疑


安徽合肥一所中學的學生在準備參加高考(資料照片)
安徽合肥一所中學的學生在準備參加高考(資料照片)
賄賂醜聞讓中國大學招生公正性備受質疑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3:57 0:00
下載
中國數百萬高中生這個月參加了競爭激烈的全國高考,高考被認為是不論身家背景,讓優秀學生進入一流大學的最好機會。但是一宗涉及大學官員的賄賂醜聞卻讓人質疑,高考是否真是進入大學的唯一途徑。

每年6月,中國媒體都連篇累牘地報道考生如何努力學習,緊張準備高考。競爭激烈的高考決定考生能進入哪一所大學。對中國這樣一個看重教育、把教育視為提高社會地位途徑的國家,高考成績是學生擠入一流大學的關鍵。

但是今年,就在900萬考生準備競爭700萬個大學名額之際,媒體突出報道了知名大學的貪腐醜聞。

最令人關注的一個案例是北京人民大學前招生處處長蔡榮生涉嫌收受賄賂,讓學生不經高考進入該校。蔡榮生被控收取超過一百五十萬美元的賄賂,在招生過程中對考生提供非法“幫助”。

蔡榮生收賄案讓人再次關注在嚴格高考體制外,所謂的特殊類型招生。

香港大學研究中國教育政策學者楊瑞說:“高考提供了數百萬考生一個機會,在70年代末的門戶開放政策後改變了中國。但是,越來越多學者和政府官員了解到高考並不是真正的公平。許多城市學生比農村學生享有優勢,比如他們的學校教育,還有單靠成績,並不能說明學生的整體表現。”

於是一些大學開始允許以課外表現作為大約百分之五的新生招生依據。

這種特殊類型招生原本是希望能提供大學更多彈性,招收一些高考成績不理想但極有天賦的學生,或者是因為受限於地區名額無法與城市學生公平競爭的考生。

著重於教育研究的非政府組織--21世紀教育研究協會的副會長熊丙奇說,但是“特招入學”使得管理者擁有太多不受監管的權力。他說:“比如,本來每招一個學生,他應該是從中學的推荐,到大學的畢業調查,面試考察,還有就是最後的錄取,他都有一個完備的程序的。”

熊丙奇說,這套程序已經被擁有招生權力的官員所劫持了。

有關當局明令禁止利用招生入學換取金錢和好處。中國教育部今年早些時候發文,敦促大學招生更加透明並受到監管。

熊丙奇說:“國家也希望採取這種要求每個學校的校長,對招生處的負責人,納入一個考核體系的鑒別,但目前看來這個還是缺乏一種權威有效的制約機制。”

學術界醜聞使得對富人和有權人在很多領域享有特權越來越反感的中國民眾更加不滿。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決心遏制貪腐。他向政府各個部門、國有企業以及大學派出特別調查人員。

這一行動導致針對政府官員的指控達到空前規模。但是批評人士認為,習近平的行動並沒有改革滋生貪腐的、權力不受制約的體制。

香港大學研究中國教育政策的學者楊瑞說:“習近平當局非常有決心要反腐,但是反腐要反多深,多遠還是一個問題。這是很多中國人問的問題。”

楊瑞指出,最困難的部分是,腐敗已經擴散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層面,而習近平不能把整個國家和絕大多數人當成敵人對待。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