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星期三(2月5日)表示,將對微短劇的播出要求落實“分類分層審核”的許可制度,促進該行業的“健康繁榮發展”。此舉是對網絡發表的內容進行更嚴格的控制。
近年來,微短劇在中國迅速流行走紅。這類劇集通常單集長度一至三分鐘左右,劇情轉換頻繁,且是垂直螢幕拍攝以便於在手機觀賞。數百萬觀眾沉迷於觀看手機螢幕中的短劇,並願意付費來觀看更多內容。
中國官媒新華社和央視新聞報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星期三發表《關於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公告落實“分類分層審核”制度。除了要求所有微短劇必須先持有《網路劇片發行許可證》或完成相應報備程序,還在分類管理、審核責任、平台義務和內容安全方面,都設計了更細緻和嚴格的規範,加強監管。
根據該《通知》,節目上線前須在片頭依相應格式要求標註《網路劇片發行許可證》號或節目登記備案號。“網路視聽平台不得上線傳播未標註許可證或備案號的微短劇,也不得為其引流、推送。”
此次《通知》特別提高了對內容的關注。根據規定,擬在平台首頁首屏首推推薦播出的微短劇,必須由國家廣電總局對完成片進行複核,尤其是對重大題材或者涉及“政治、軍事、外交、國家安全、統戰”等特殊題材的微短劇,應按相關協審工作機制落實審核要求。
此外,根據《通知》,微短劇的製作方、投流方、推廣平台、播出平台等均須對其製作或發佈的“宣傳推廣內容”審核把關。
據報導,《通知》對微短劇按“三類分三個層級”進行審核管理:“重點微短劇”為符合特殊題材、總投資額度達到100萬元人民幣(以下同)及以上、長短視頻平台招商主推或在各終端首頁首頁推薦播出、自願按重點微劇申報等幾種小條件之一(一般級以上廣電主管機關進行規劃備案及成片審查,且“重點微短劇”的規劃備案由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統一備案公示管理。
第三類“其他微短劇”為總投資額度不足30萬元且非重點推薦,由播出或為其引流、推送的網絡視聽平台履行內容管理的職責,負責內容審核把關與版權核定,定期將審核劇目信息報屬地省級廣電主管部門備案。
微博上的中國網友對相關新聞的討論偏向負面。北京網友「凡4凡4」直說:“管一行死一行”。四川用戶“宇 不循規蹈矩”表示:“喔豁,短劇還沒發展起來就被廢了”。山東用戶「你是劉勰」短評:“短劇涼了”。
也有用戶支持加強審查。來自黑龍江的微博用戶“龍象起舞”說:“垃圾劇太多了,暴力嚴重啊”。雲南的網民“春風福滿城666”說:“早該如此。”河南用戶“胡椒n醋ba”直言:“禁了吧。”
路透社報導,一些專家估計,微短劇年產值或達到50億美元,成為中國電影業面臨的日益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國電影業的規模僅次於好萊塢,由國營的中國電影集團主導。
此前,中國國家廣電總局去年就已對微短劇出台新規,從2024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微短劇“先審後播”,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在新規實施前,中國兩大短視頻平台快手和抖音已開始按照“正確價值觀”對平台的微短劇進行審核,相繼下架部分微短劇,稱其內容宣揚“不健康”和“非主流”的家庭觀、婚戀觀。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表示,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該局組織了一項“專項整治行動”期間,共下架了2.53萬部微短劇,總計涉及近140萬集,原因是其中包含“色情、血腥、暴力、低俗及庸俗的內容。”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