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解密時刻: 志願軍戰俘第一集“戰地餘生” (之五) 分散突圍 各自逃命


志願軍被俘 (視頻截圖)
志願軍被俘 (視頻截圖)
解密時刻: 志願軍戰俘第一集“戰地餘生” (之五) 分散突圍 各自逃命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36 0:00

1950年10月,中國軍隊以志願軍的名義,“雄赳赳,氣昂昂”﹐分批跨過鴨綠江,參加歷時三年的韓戰。65年後的今天,美國之音《解密時刻》特別推出 《志願軍戰俘》特輯,再現他們的無奈與坎坷的人生。

之前我們播出第一集“戰地餘生”之一至之四﹐講到現在身在中國和台灣的志願軍戰俘天各一方,都感嘆往事不堪回首、人海戰術對火海戰術、四次戰役之後俘虜激增,志願軍缺乏制空權,被迫全線北撤。

現在我們播出第一集之五。志願軍戰俘回憶說,分散突圍其實是各自逃命。

解說:但突圍的命令並沒有及時傳達到所有部隊,不少擔任掩護的部隊錯失良機,死傷嚴重,很多人被俘。

張瑞祁(志願軍180師士兵,赴台戰俘)說:“我當時已經打了差不多六個月的仗了,最後被切斷了,被包圍,我們一個營最後剩我們一個連,一個連剩了二、三十個人,掩護全團撤退。最後全團都退完了,就我們一個留一個山上、一個地形要點掩護,最後我們就下不去了,被後面切斷包圍了,那個美軍坦克部隊在後面(把我們)切斷,最後走不了,等我們突圍出來的時候被俘了。當時我們二十幾個人,一共被俘六個,其他的非死即傷了大概是,可能沒有人回去。”

赴台戰俘張瑞祁 (視頻截圖)
赴台戰俘張瑞祁 (視頻截圖)

解說:雖說是分散突圍,很多後來回國的戰俘回憶說,這其實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實際上就是各自逃命。師部命令各部隊丟掉重型武器,從不同地點向西北方向突圍。

張達:“當時上級有個命令,就是說,從現在起,大家把武裝脫掉了,把甚麼文件啊, 番號甚麼的都交了。脫掉後,不要了,大家向著西北方,那是哪里?是春川附近。”

解說:這些人的回憶被前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吳金鋒收集到他上世紀八十年代採訪整理的《安德舍筆記》書稿中。

筆記記載,分散突圍的命令下達後,180師丟棄了武器,師團一級的軍官利用權力,把善於突襲近戰的偵查排和警衛班等聚集在自己身邊,挎著搜集來的衝鋒槍,帶足彈藥和補給,再利用南韓嚮導帶路。180師的師長鄭其貴、副師長段龍章和參謀長王振邦等就是這樣突出重圍的,這些大人物北渡漢江時,遭遇聯軍阻擊,警衛戰士在水中還擊,吸引火力,不少人傷亡,掩護上級過江。師團長們如此,其他軍官就上行下效。原180師539團副參謀長魏林和團政委韓啟明帶上各自的警衛員一起走了,一路上有零散部隊要跟隨,都被他們拒絕。

馬有鈞說:“當時我們一個機槍連的連長,我們團里面的高連長,我喊他高志成(音),我說我要和你一道走。他說哪個要你一道走,我不要你,你自己走,想辦法,就不願意一起帶我。”

解說:為了逃命,很多非戰鬥人員強行跟隨,有軍官這時舉起槍支,逼退屬下。很多戰俘回憶,優先照顧幹部、黨員和團員,是中共軍隊在生死存亡關頭的通行做法,韓戰自然不會例外。

林模叢說:“剛上戰場,有個胸章,就在胸章後面標明,是團員寫個團員,是黨員寫個黨員,是群眾寫個群眾,是班級、排級還是連級,都要寫上,目的呢,就是以後你受傷的時候,先救幹部,先救大幹部,然後救黨員,救團員,最後才抬群眾。”

解說:180師的士兵們對上級軍官只顧自己逃命,不顧下屬死活的做法相當不滿,這種不滿也促使一些人決定向聯合國軍投降。

志願軍180師539團運輸連通訊員李少良說:“過去說官兵相愛,為甚麼現在副連長把我丟掉?以前說得漂亮,生死相顧,官愛兵,可現在誰也不管。我們暴露那隱蔽在草里的幾個幹部,就因為不滿意他們硬要我們走開。結果,叫我們被俘。要死就死在一起!就告訴敵人,草里還有他們躲著!”

殘酷的現實也讓志願軍180師538團無座力炮連電話員宋澤銀對高級軍官們失望透頂,彈盡糧絕的他乾脆選擇向聯軍投降:“上級常說,我們部隊怎麼團結,現在一到惡劣環境,上級就不要我們了,就不管我們了。”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