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國專家: 中國疫情何時結束只有天知道


上海一家醫院急診室裡的新冠病人 (2023年1月4日)
上海一家醫院急診室裡的新冠病人 (2023年1月4日)

美國一家致力於全球健康統計和影響評估的研究機構的負責人說,中國政府不會因全球新聞媒體對其疫情處理的大量負面報導而改變掩蓋疫情真相的做法。他認為,由於來自中國的疫情數據的不確定性,對預測中國疫情何時結束“完全沒有信心”。

美國專家:中國疫情何時結束只有天知道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17 0:00

不過同時他相信,這一波中國疫情爆發仍屬奧密克戎亞變體,從免疫學角度看,中國出現新變種的機率不高,因為“新變種不大可能產生在免疫幼稚(未經病毒感染)人群中。”

週二,(1月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告訴世界衛生組織,中國最新一波爆發的疫情主要傳染病毒是兩種奧密克戎譜系的亞變體,沒有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種。

美國等多個國家已經做出對中國開放旅遊後來自中國的遊客進行新冠檢測的規定,有報導認為,這些國家的主要擔憂是來自中國的可能的新病毒變種。

新變種不大可能出自免疫幼稚人群

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Christopher Murray)認為,這種風險很小。

默里說,從免疫學的角度,新變種不大可能產生在免疫幼稚(未經病毒感染)人群中,他們“一般不太可能——當然偶然性總是有的——會有對新變種的選擇壓力,這是一個非常小的風險。”默里說。

“因為你真正期望看到出現新變種的地方是免疫力高的地方。新冠病毒傳播的唯一途徑是通過突破免疫(免疫逃逸)。”默里博士說。新變種“更可能發生在免疫暴露或免疫保護程度更高的人群中,而不是在未經免疫暴露的人群中。”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並沒有滿足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所有要求,尤其是關於新冠疫情爆發對人群造成影響的數據,包括住院、重症監護病房入院和死亡人數。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邁克·瑞恩(Mike Ryan)週三對媒體說,“我們相信中國公佈的最新數字在住院率、重症監護率,特別是在死亡數字上,嚴重低估了新冠病毒疾病的真實影響。”

中國有意不報住院和死亡人數

默里博士說,自去年12月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基本上完全不報告感染病例”;“他們從來沒有報告過住院數據,儘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可以在線獲取報告,他們可以獲得這方面的報告,但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所以這可能是有意識的選擇不報告住院情況。”

至於死亡人數,中國政府在對新冠死亡定義做出嚴格限制之下,每日報出個位數死亡,這與醫院與殯儀館不堪重負的現實完全不符。

“從根本上說,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有多少人死於新冠。”默里說。 “他們在中國擁有能夠追踪全國一些醫院死亡情況的系統,”默里博士說。

默里認為,中國政府隱瞞死亡人數,“部分原因可能是(有意的)選擇,部分原因可能是死亡報告的數據系統不像歐洲、美國或加拿大等許多國家那樣複雜或先進。”

默里博士領導的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是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的致力於全球健康統計和影響評估研究機構。該研究所在疫情爆發之初的2020年,建立了新冠大流行死亡人數模型,其數據一直被政府和企業廣泛引用。

疫情可能導致160或170萬人死亡

去年底,中國爆發奧密克戎大流行疫情,該研究所的獨立預測模型小組利用中國各省的數據和最近在香港爆發的奧密克戎的信息,發布了到2023年,中國將有超過100萬人死亡的預測。

“如果對此進行某種驗證,如果根據發生在香港和發生在大陸的情況,在疫苗接種水平、使用相同的疫苗、相同的年齡結構,香港和大陸大致上非常相似,我們可以預計香港死亡的一萬人轉換到整個中國大陸就是160或170萬人死亡。”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1月4日,香港的感染人數為270萬,死亡人數為12,081人。

默里博士認為,確保世衛組織獲得中國疫情的透明和準確的數據一直是“非常大的挑戰”。 “我認為我們不會看到任何變化。我懷疑國際討論、新聞媒體關於火葬場的報導是否會改變中國的官方立場。”

由於中國疫情數據的不確定性,默里博士認為,對預測中國疫情何時結束“完全沒有信心”。

他認為,未來,在中國政府依然不能提供透明準確疫情數據的情況下,國際社會需要鼓勵建立獨立於政府之外的“各種類型的報告系統”,通過“使用衛星圖像、手機數據,給我們一些正在發生重大危機的跡象”。

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 (照片提供: 默里)
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 (照片提供: 默里)

以下是對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Christopher Murray)的專訪實錄:

記者:週二(1月2日),中國疾控中心向世衛組織報告了新冠肺炎疫情數據,顯示在當地獲得的感染中奧密克戎譜系佔優勢,並且沒有新的變種報告。你認為世界可以鬆一口氣了嗎?

默里:我認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報告中的發現,被對離開中國的遊客進行的測序證實了,確實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也就是新冠肺炎在中國的快速傳播如預期是由奧密克容亞變體驅動的。從免疫學角度相對地在很大程度上沒有經歷過新冠病毒的人群,一般不太可能——當然可能性總是存在的——會有對新變種的選擇壓力,這是一個非常小的風險。所以這非常符合我們今天預期看到的情況。

記者:路透社報導,世衛組織認為,中國數據未能充分反映中國COVID感染激增和死亡人數,而世衛組織已經要求中國定期分享有關疾病影響的具體和實時數據,包括住院、急診入住和死亡人數。你認為中國會滿足世衛組織的這些要求嗎?

中國有追踪系統獲取準確數據

默里:如果回顧整個大流行過程,我們獲得有關Covid的信息(不僅僅是中國)基本上有三種來源:病例報告、住院情況和死亡報告,這些來源取決於各國不同類型的數據系統。我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是,直到最近他們一直有非常好的病例報告,但當12月疫情爆發以來,他們基本上完全不報告感染病例,這可能因為缺乏測試或缺乏報告,我們並不真正了解(是什麼原因)。他們從來沒有報告過住院數據,儘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可以在線獲取報告,他們可以獲得這方面的報告,但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所以這可能是有意識的選擇不報告住院情況。有關每日死亡人數,他們在中國擁有能夠追踪全國一些醫院死亡情況的系統,但社區的死亡人數,鑑於目前的信息系統,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報告。所以部分原因可能是(有意的)選擇,部分原因可能是死亡報告的數據系統不像歐洲、美國或加拿大等許多國家那樣複雜或先進。

記者:為什麼疾病影響數據跟基因排序數據一樣重要?

默里: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Covid的影響。從根本上說,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有多少人死於 Covid。正如我們在大流行的三年或將近三年中了解到的那樣,即使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中,要準確獲得死亡人數也存在著挑戰。但了解這一點極其重要,我們還遠遠沒有從中國得到此類信息,從而無法很好地了解到底有多少人死與Covid。我們擁有的最接近的類比是香港的經驗,在1月下旬、2月和3月,他們的數據系統要好得多,在不到800萬的人口中,有近一萬人死於奧密克容,如果你把它投射到中國大陸的國家層面,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記者:與此同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批評各國限制來自中國的旅客,理由是奧密克戎病毒已經在他們境內傳播。你如何看待這種批評?

默里:我認為那些制定檢測要求的政府(例如美國)提出的論點是,中國可能存在一些新變種,而現在根據可獲得的數據,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了這一點。因此,也許這將導致重新評估這些檢測要求。但是要知道,並不是很久以前,也就是七、八個月之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還有航空旅行的檢測要求。所以我不確定這些政府將如何行動。但從我們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主要新變種的角度來看,目前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嚴重的風險。

記者:自大流行開始以來,中國一直沒有與世衛組織完整分享重要的新冠病毒數據。鑑於中國疫情的真實情況與政府報導的個位數新冠死亡人數之間存在巨大差距,未來國際社會應如何確保中國新冠數據的透明和準確?

中國不會改變隱瞞住院和死亡人數的做法

默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了奧密克戎的激增浪潮,我們看到了中國曾經有相當不錯的病例報告,但卻沒有住院情況和死亡數據。我認為我們不會看到任何變化。我懷疑國際討論、新聞媒體關於(中國)火葬場的報導是否會改變中國的官方立場。所以我認為,我們將經歷這波巨大的奧密克容浪潮,在中國可能有百萬人死亡,我們無法確定真正的後果。至於未來,這實際上是有關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系統的其他組織,要說服中國領導層,公開、透明地報告數據符合每一方的利益,無論是你自己的國家還是其他國家,以使我們對這次的大流行和未來可能發生的大流行更加警惕。

記者:在中國不能完整提供新冠疫情數據的情況下,美國和國際社會要如何做才能保護人民免受中國流行疫情爆發的傷害?

默里:我們考慮未來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既需要鼓勵政府進行報告,也需要在資金不足的地方加強監督系統,特別是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而且還需要建立不要求政府成為傳輸數據的載體的各種類型的報告系統。因此,我們在新冠肺炎開始時就已經知道像“新發疾病監測計劃(ProMED)”這樣的自願報告組織那樣,在12月下旬就開始對武漢疫情進行監測。但我們需要更多。我們有監測數據系統,檢測社交媒體、使用衛星圖像、手機數據,可以給我們一些正在發生重大危機的跡象,它們在某種程度上獨立於或完全獨立於政府之外。我們兩者都需要,我們既需要加強法律工具和政府報告系統,我們也需要看到這些獨立的數據源被廣泛使用,這樣我們就都可以追踪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

記者:你領導的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預測中國的新一波疫情爆發將導致中國在2023年感染案例激增以及超過百萬人死亡。這一預測的依據是什麼?現在你對這一預測有什麼修正嗎?

默里:我們預測的根據是我們有每個國家的流行病模型。中國的模型考慮了過去的感染率,在中國直到12月為止感染率一直非常低;疫苗接種率,因為疫苗的保護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減弱;還有獲得抗病毒藥物Paxlovid的途徑,這些就是我們今年做出預測的根據,我們預計這一波席捲中國的疫情將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如果對此進行某種驗證,根據發生在香港和發生在大陸的情況,在疫苗接種水平、使用相同的疫苗、相同的年齡結構等方面,香港和大陸大致上非常相似,我們可以預計香港死亡的一萬人轉換到整個中國大陸就是160或170萬人死亡。因此,我們的正式模型和與香港的那種粗略類比都表明死亡人數會非常多。很難想像你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因為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波中,當你看到最高的死亡人數時,就表明了人群沒有很多免疫力。

記者:你預測中國的疫情何時結束?

默里:你知道這非常困難。我們對總的傷害程度比對預測時間更有信心,因為時間關鍵取決於疫情爆發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停止的,因為不同城市和省份有不同的峰值。由於現在來自中國的數據很難確定,因此我們對峰值時間(預測)完全沒有信心。在我們公開可用的模型中,我們預計3月底會達到峰值,但如果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一些未公開數據中暗示的,Covid感染的爆發始於11月下旬,那麼峰值可能會早得多。因此,我們將整個疫情(峰值)往回推了一個月或兩個月,視情況而定,甚至有可能在本月某個時候達到峰值。但我們非常確定,按城市和省份來看也將有不同的峰值。

記者:你相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說的這波爆發中沒有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種?

默里:是的,我傾向於相信,因為對出國的中國遊客的基因組測序顯示,奧密克戎亞變體的概況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的幾乎完全相同。這也符合我們的一般觀點,即在以前未見很多新冠肺炎、疫苗性能中等或相對較低、且多數是在一年多前接種的人群中,會有很多人是很容易感染的,奧密克戎在這樣的人群中應該會快速傳播,但是不應該存在我們所說的對新變體的選擇壓力。因為你真正期望看到出現新變種的地方是免疫力高的地方。當然,可能會有偶然,但它更可能發生在免疫暴露或免疫保護程度更高的人群中,而不是在未經免疫暴露的人群中。而新冠病毒傳播的唯一途徑是通過突破免疫(免疫逃逸),然後它可能變得較重或較不重。

記者:如果你有機會向中國政府提出你的建議,會是什麼?

默里:我們總的建議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減緩奧密克容亞變體的快速傳播,這樣醫院就不會不堪重負。其次,迅速地在高危老年人群中使用更有效的疫苗,如輝瑞和莫德納等 mRNA型疫苗。然後第三,確保獲得Paxlovid或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的更多機會,特別老年人和高危人群。後兩個步驟設法減少或可能大大減少死亡人數;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可減緩傳播速度,這樣就有更多時間接種疫苗並擴大抗病毒藥物的使用範圍。

記者:謝謝默里博士。

(美國之音進行一系列採訪,反映有關美國政策的負責任的討論和觀點。被採訪人所發表的評論並不代表美國之音的立場。)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