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各界回應大灣區規劃綱要 專家指兩制受壓抑


民主派憂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反映香港全面”被規劃”。(美國之音湯惠芸)
民主派憂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反映香港全面”被規劃”。(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各界回應大灣區規劃綱要 專家指兩制受壓抑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2:42 0:00

中國國務院星期一傍晚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香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指導思想”下,必須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並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民主派憂慮,大灣區規劃削弱香港獨特地位,令人才流失,甚至淪為中國二三線城市;另有時事評論員分析,廣東不斷以經濟帶動,削弱香港的話語權,令兩制受壓抑。

中共中央及中國國務院星期一(2月18日)傍晚頒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約26,000多字、分為11章40節,提出要在2022年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2035年實現大灣區內市場互聯互通。

香港被規劃融入中國廣東省9個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的範圍圍繞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伶仃洋,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9個位置相鄰的中國廣東省城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

大灣區規劃綱要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四大城市各有分工,其中香港在習近平的”指導思想”下,必須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綱要更反覆強調中國廣東省九個城市及港澳兩個特區要融合互補。

香港被計劃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亦被規劃為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紡織及成衣、資訊及通信技術、汽車零部件、納米及先進材料等5大研發中心。

劉銳紹指美國關注香港高科技轉移中國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整個主導能力都在廣東,尤其是在廣州及深圳,他認為從整個綱要推出的過程已經知道,香港一直希望在金融以外有更吃重的角色,但是綱要提及的高科技,深圳已經比香港更早起步,因此高科技已經佔深圳GDP約40%,綱要提及香港要做”高創科”,肯定會跟深圳及其他廣東的城市有磨擦。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美國之音湯惠芸)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美國之音湯惠芸)

劉銳紹表示,香港主權移交超過21年來,已經錯過很多發展高科技的機遇,目前正值美中貿易戰談判期間,美國肯定會關注香港的高科技發展,會否以交流為名,偷偷轉移到中國。

劉銳紹說:早前(中國)國內已經有一個計劃,就是撥一筆錢,(北京)中央給的,就是給香港的科技人員在香港做科研,然後成果可以納入(中國)國家的項目裡面,如果沒有中美貿易戰、沒有華為事件、沒有高科技戰呢,這件事情香港可以做,但是現在外國不放心,所以這一點亦很難。

兩制受壓抑香港前景不太樂觀

劉銳紹表示,另一點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尤其是廣東省,不斷以經濟帶動發展,令香港的話語權不斷削弱,從而令到香港的兩制更加受到壓抑,他認為大灣區的規劃,反而可能令外國投資者對香港失去信心。劉銳紹並表示,對未來香港在大灣區規劃之下的發展,不是太樂觀。

劉銳紹說:再加上北京一直在香港都是重經濟、輕政治,連串近年來DQ(取消資格)議員、或者近期將一些疑犯移交去(中國)大陸,都是完全削弱香港兩制的,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外國就更加覺得你香港兩制都沒有,同(中國)國內一個城市有甚麼分別呢﹖所以香港即使有這個大灣區,表面上有個光環cover(涵蓋)香港,但實際上已經看到,香港的優勢是愈來愈少,現在大家看看大灣區落實,完全是(中國)國內主導,而香港在保護兩制上面,香港政府是更加放鬆,未來大灣區發展下去,香港會是怎樣呢﹖我想很多人都不是太樂觀了。

莫乃光指香港被規劃憂等同中國內地一部份

專業議政的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星期二(2月19日)回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表示,他們一直都強調香港的發展與大灣區城市之間的”獨特性”及差異,那是對香港最重要保障的,包括一國兩制、法治環境。

莫乃光表示,過去幾十年來,香港各行業及專業都有與中國合作,不過,他們亦關注香港在上月底剛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世界”最自由經濟體”,而同時間香港可能在大灣區出現”被規劃”的情況,甚至被視為中國內地的一部份。

香港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美國之音湯惠芸)

莫乃光說:國際社會對於香港的經濟自由度,是會怎樣去評價呢﹖更加重要的就是正當我們現在面對一個全球經濟及政治,都是逆轉的時間,我們見到很多貿易的糾紛出現,貿易很多的衝突,在這個環境之下,我們希望特區政府甚至(北京)中央政府,都是要很小心去處理這個情況,不要令到我們在國際社會的眼中,真真正正,或者事實上亦都從香港人的眼中,亦都成為了中國內地的一部份,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很大機會是會得不償失。

規劃綱要偏重中國欠國際化元素

莫乃光表示,規劃綱要絕大部份內容都是指向中國內地,欠缺國際化的元素,例如讓香港年輕人去中國創業。莫乃光又表示,綱領公佈之後,香港政府在將來的政策及決策上會採取什麼的態度,他質疑如果綱要沒有提及的政策,是否就會放在很低的層次?他擔心香港政府在政策上的更新會變得更懶惰,既得利益者可以繼續壟斷香港。

莫乃光表示,綱要在創新方面都只是著重研發,但並沒有提及市場的開放。他又認為,創科不是只依賴中國的資金。莫乃光又表示,香港政府近期提及的”再工業化”等等,綱要只是提及研發的成果最好轉化成為一些產品,而製造的時候就要在中國廣州的南沙,因為那裡是一個轉化的基地,將來的廠房應該放在南沙,反而香港政府過去提及的”再工業化”現在是不是不做了﹖或者將來香港的角色是甚麼﹖

憂影響香港資訊自由及私隱安全

莫乃光又關注,綱要提及會建立一個大灣區的大數據分享及分析的平台,他擔心可能會影響香港的資訊自由流通及私隱等安全問題。

莫乃光呼籲香港市民不要只是關心將來大灣區的流動電話漫遊費是否取消,帶來的會否有其他負面的影響,才是市民需要關注的重點,特別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除了法治很重要的還有資訊流通及言論自由,如果這些方面香港因為大灣區的融合而受到影響,香港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莫乃光說:要非常之緊慎去處理,因為始終(中港)兩地的法規、制度各方面有非常之大的不同,特別在資訊流通方面,是非常之非常之不同,可以說是天與地的分別,所以在這方面不論是市民網絡的安全、私隱,以致各方面包括我們擔心網絡自由的資訊流通等等,會不會受到一個反而是負面的影響呢﹖

民主派憂香港淪中國二三線城市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發聲明回應大灣區規劃綱要表示,大灣區其他中國廣東省城市,都以自身利益為最主要考慮,以”競爭”角度尋找發展好處;如果香港續以不競爭的”陪跑”心態面對大灣區發展,只會成為其他中國城市的”妹仔”,損害香港長遠利益。他認為港府必須改變思維,設法引進人才,以免香港變為人才沙漠,淪為中國內地二三線城市。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發聲明回應大灣區規劃綱要表示,《綱要》由上而下規劃了香港特區在大灣區中的角色,但最受影響的香港人,卻從未被諮詢,整個規劃過程缺乏透明度,香港政府更從未透露過程中向北京提出過甚麼意見。如此”被規劃”只讓人擔心香港的獨特地位可能會被削弱。

楊岳橋表示,《綱要》主張香港與大灣區加強融合,卻隻字未提如何維護香港的一國兩制及法治等制度,令人憂慮在融合過程中香港的一制會慢慢被犧牲;楊岳橋又表示,在現時的國際政治形勢複雜的大環境下,將香港融入大灣區,國際社會可能會將香港等同其他中國國內城市,香港所處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會受衝擊,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造成影響。

特首林鄭否認香港被規劃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星期二(2月19日)會見傳媒表示,《綱要》是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層次高、範圍廣、內容廣泛”的發展大框架,香港由最開始已有份參與草擬,因此她不認同香港是”被規劃”,而是積極主動參與。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美國之音湯惠芸)

鄭月娥說:所以如果我們不能夠用好這些機遇,恐怕就好像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7月1日的重要講話裡面,他引述一句香港的俗語,就是”蘇州過後無艇搭”。

對於有意見認為《綱要》內容空泛,林鄭月娥回應表示,《綱要》屬於指導性框架文件,應待有正式措施出爐後才作全面客觀的評價。她又表示,粵、港、澳三地政府首長星期四(2月21日)將會聯同北京中央發改會及港澳辦官員在香港主持《綱要》宣講會,她希望能引發各界加深討論及提交進一步意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