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生命鬥士陳偉霖移居台北助港青追夢


陳偉霖2021年於南台灣台南市的國立成功大學演講,分享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和生死觀。(照片提供:陳偉霖)
陳偉霖2021年於南台灣台南市的國立成功大學演講,分享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和生死觀。(照片提供:陳偉霖)
香港生命鬥士陳偉霖移居台北助港青追夢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23 0:00

香港爆發反送中抗議後,中共於2020年7月通過國安法,強力鎮壓爭取民主的抗爭者,使得許多擔心香港環境惡化或恐遭迫害的港人爆發移民潮,其中,不少香港年輕人(港青)選擇赴海外留學,而一海之隔的台灣便是熱門的地點之一。原在香港從事生死教育的陳偉霖也隨著他所服務的港青,飄洋過海移居台灣。近期在台北創立“例牌協一協會”的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他希望以個人獨特的人生經歷和“活在當下”的生死觀,來協助港台青年面對人生困境。

陳偉霖(William Chan)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一出生就患有罕見的皮膚癌,全身長滿黑色素腫瘤。他自幼就被醫生宣判不會活太久,但卻奇蹟活過37個年頭,雖然他多年來一直跟病魔搏鬥。

來自香港、現移居台北的瀕死藝術家陳偉霖天生患有皮膚癌,全身長滿黑色素腫瘤。(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方琦拍攝)
來自香港、現移居台北的瀕死藝術家陳偉霖天生患有皮膚癌,全身長滿黑色素腫瘤。(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方琦拍攝)

有“瀕死藝術家”之稱的陳偉霖因獨特的人生經歷,讓他反而無懼死亡,更瘋狂地活在當下。他是香港非政府組織“死嘢(Say Yeah)”的創辦人,也積極推廣生死教育和死亡文化的普及,更在香港屢屢以另類方式提倡生命教育。例如,他在30歲前已擬好遺言,並出版“我的遺書”一書,更在30歲生日當天辦過生前葬禮,讓自己有機會跟親朋好友一一道別,樂觀面對自己可能早逝的命運。

因為擁抱死亡,陳偉霖反而活出自我,更時時展現出生命鬥士的勇氣。

生命鬥士陳偉霖活出奇蹟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回憶起,童年時期,是如何在每週的家庭聚會上,從家人的關懷中,隱約得知自己可能早夭的病情。

陳偉霖說:“聽到我媽媽跟外婆說,最近偉霖好嗎?慢慢就發現,原來我比一般人會早死掉。從小到大都會覺得自己好像都沒有明天。同學覺得我們應該要做功課之類的,但是我就說不用啊,活在當下就好了啦。”

面對罕見絕症,陳偉霖的父母卻很冷靜,也全然接納他的一切。也或許是因為無法預期陳偉霖能活多久,爸媽不僅沒有給過他太多的壓力和管教,還完全放任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從不過問對他來說並不重要的學業成績。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他,因此養成獨特的性格及活在當下、我行我素的人生。雖然死亡的陰影揮之不去,但他還是活出奇蹟,而且慢慢發現自己異於常人的經歷,反而讓他有機會用自己的生命故事來影響別人,並從此踏上生死教育之路,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對很多人來說,陳偉霖的人生故事非常鼓舞人心。

2012年7月21日,陳偉霖在30歲生日當天辦生前葬禮,並出版“我的遺書”一書。(照片提供:陳偉霖)
2012年7月21日,陳偉霖在30歲生日當天辦生前葬禮,並出版“我的遺書”一書。(照片提供:陳偉霖)

他於2017年在香港成立非政府組織《死嘢》,用粵語說,就是叫人去死或可詮釋為“關於死亡”。也就是說,他用非常另類的黑色幽默來提倡生命教育,幫助想自殺的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以重啟人生。他時常應邀赴學校演講,跟學生分享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和生死觀,以激勵身陷困境的年輕人能像他一樣積極面對人生。

反送中期間 陳偉霖收到大量遺書

不過,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事件後,他卻深陷一股前所未有的無力感。

當時港府因堅持《逃犯條例》的修法建議,也就是允許香港嫌犯送往中國受審的條例,而引發百萬港人的反對聲浪,並演變成長達數月的大規模街頭遊行和民主抗爭運動。

陳偉霖說:“2019年的時候,有反送中的事件,我們協會收到很多遺書,不管是他是大學生或是國小(生)。大部分我收到的遺書都是我去過他們的學校,他們聽過我生命故事的分享。哪時候就覺得無力感很重或是有一些內疚。(心想)我不是做生命教育的嗎?我不是應該要帶給他們很多希望,為什麼我做了很多年,(最後)發現好像也沒有用。”

陳偉霖說,2019年的反送中事件源起於一場社會運動,人民走向街頭遊行,表達對政府的不滿,但港府卻遲遲不回應港人的訴求,讓港人覺得受到壓迫,也無法接受港府的治理模式。

陳偉霖說,當時不少香港學生跟他表達想離開香港的打算,因為他們已經無法接受香港的高壓生活,甚至有人出現“無法呼吸”、想尋短的念頭。他因此建議他們換個環境,例如到台灣生活看看,也承諾會到台灣探望他們。

2021年,陳偉霖也決定移居台灣,因為在台港青亟需他的幫助。

他說:“我過來是因為有一些本來在香港已經認識的年輕人,(他們)最近是搬到台灣讀書,所以想要看看,我過來可以怎樣跟以前一樣,幫助到他們。”

港人移民潮持續攀升

反送中運動後,香港外移人口激增備受國際關注。

根據《看中國》網站引述港股評論人David Webb的估算,自國安法施行後的到去年底的18個月內,最多有20萬港人淨離境。另根據香港入境處統計,由去年底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年3月初,淨離境的港人人數超過9.2萬人,今年2月單月就有6.5萬港人離境,較1月大增超過3倍。

人数超过9.2万人,今年2月单月就有6.5万港人离境,较1月大增超过3倍。

陳偉霖2017 年於香港黃大仙社區演講,分享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和生死觀。(照片提供:陳偉霖)
陳偉霖2017 年於香港黃大仙社區演講,分享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和生死觀。(照片提供:陳偉霖)

港人帶錢離境的數字亦不斷上升,據香港積金局公佈,去年以永久離境為由,申請提取公積金者有33,800宗,按年增加近12% 。而用於移民申請、俗稱“良民證”的《無犯罪紀錄證明書》,2021年也有3.8萬宗申請案,較前年的2.9萬宗,增幅超過三成,顯示香港移民潮仍未止歇。

因簽證之便,英國成了港人的移民首選。而台灣則因總統蔡英文落實“挺香港”承諾及生活之便,也成為港人移居求學的熱門地點之一。根據駐香港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統計,2021年台灣一共收到3,148位港人申請來台就讀大學,比2020年增加28%。

港人移居台灣創新高

另據台灣移民署統計,2021年共有12,858位港人移居台灣,比前年成長3%,其中八成七都是來台長期定居。台媒也報導,有超過130位港人是透過台灣陸委會的“人道援助”管道來台灣居留。

對於這些海外港人,陳偉霖說:“不管他們到哪裡去,(海外的)香港人永遠會有內疚感。只要你愛香港,把香港當成一個家,不管你到哪裡去其實都會有內疚感。重點不是現在他們在哪裡,重點是他們到底是有多愛香港。”

陳偉霖指出,在台的部分港青也有很深的內疚感,彷彿遺棄了香港的家人、朋友甚至未來,也是因為這些港青持續低迷的情緒和精神狀態,讓他有了長期留在台灣的動機,希望能多陪伴他們。

根據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2020年的研究顯示,港人在2019-2020年間受抗爭運動及新冠疫情的影響,近41%的人出現中度至重度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近74%人呈現中度至重度抑鬱,而24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現這些症狀的比率遠較其他年齡階層高。

陳偉霖說:“我來之前,我以為是很簡單,可以過來,比如說半年、一年,等他們可以自力更生,我就可以離開台灣。但是來到之後就發現,並不是(這樣)……在台灣的香港年輕人要面對的事情是很多,畢業之後,如果還想要留在台灣發展,要找到基本工資兩倍以上(的工作),它(台灣)才可以發工作簽證。”

目前想留台工作的港澳畢業生,需進行學歷、薪資和專業能力等審核,或找到月薪達新台幣47,971元的工作,幾乎是新鮮人平均月資2萬多台幣的兩倍,才能申請居留。

成立“例牌協一協會” 助青年追夢

有鑑於此,陳偉霖決定在台灣成立“例牌協一協會”,希望給予在台港青更多發展的機會,例如協助他們創業,或以其他名義留在台灣生活。

現年37歲的香港生命鬥士陳偉霖於台北創立“例牌協一協會”,希望以他“活在當下”的生死觀,來協助港台年輕港人面對人生困境。
現年37歲的香港生命鬥士陳偉霖於台北創立“例牌協一協會”,希望以他“活在當下”的生死觀,來協助港台年輕港人面對人生困境。

他說:“例牌對於粵語來說就是例行公事,就是跟以前一樣,協一協會(的意思)就是幫幫忙。例牌協一協會就是想要透過一些文化藝術的活動,幫年這邊的年輕人找到想要發展的方向。只要你是年輕人都可以過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我們想辦法是透過配對,比如說,你想要當一個調酒師,我可以找一些在酒吧里面工作的朋友,去讓你實習,比如說,你想要做電影導演,我就可以找一些做過電影導演的人幫你配對。”

陳偉霖認為,不僅港青,台灣本地青年也少有發展的機會,因此他希望運用人脈提供協助,並陪伴他們。他說:“如何陪伴年輕人?就是真的24 小時待命,就是他們找我,不管在台北、台中、台南,就看看他們想要做什麼,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他身邊有一個隨時隨地都可以出現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最大的安慰。”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