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台灣強硬回擊中國“法律戰” 撤銷中國配偶居留嚴查藝人附和統戰言論


支持台灣獨立的人士在台北桃園國際機場舉牌抗議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前往中國大陸的旅行。 (2023年4月7日)
支持台灣獨立的人士在台北桃園國際機場舉牌抗議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前往中國大陸的旅行。 (2023年4月7日)
台灣強硬回擊中國“法律戰” 撤銷中國配偶居留嚴查藝人附和統戰言論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03 0:00

台灣政府近日接連採取強硬措施,以應對中共日益加劇的“法律戰”與“認知作戰”。 3月11日,台灣移民署宣布撤銷一名中籍配偶的居留許可,原因是該女子赴台依親後,頻繁在社群平台發布宣揚“武統台灣”的言論。此外,近期多位台灣藝人在微博上附和“中國台灣省”的論調,引發輿論風波,台灣陸委會隨即表態,將依法調查相關行為。

分析人士指出,台灣政府的最新舉措,反映出在面對複雜國際局勢及中共法律戰“侵門踏戶”之際,台灣當局正採取更積極的應對策略,以維護主權和社會穩定。

撤銷中國籍配偶居留:首例因網路言論而遭驅離

台灣移民署發布聲明稱,網名“亞亞在台灣”的中國女子劉姓配偶,自去年起在TikTok(抖音海外版)上發布多個視頻,內容包括“大陸武力統一台灣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台灣買什麼武器都沒用,還是乖乖回到咱乖媽的懷抱比較現實”等言論。

經調查及會商相關機關後,移民署依《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關於“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之規定,廢止其在台居留許可,並將擇期安排出境。

這是台灣首次因網路言論撤銷中國配偶的居留許可,立即引發兩岸論戰。

3月13日,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在記者會上批評,民進黨當局民進黨當局用盡手段,大肆打壓台灣持不同立場的聲音,“再次暴露其所標榜的自由,是鼓譟台獨的自由、是宣揚抗中的自由,既虛偽又雙標”。

在微博上,部分中國網友對台灣的決定表示憤怒。山東網民Lovelianlian1314說:“小台灣省就是在自掘墳墓”, 來自天津的“1569246300”則指出,“既然一家都拿了對岸(台灣)身份,尊重和善意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並且質疑這名中國籍網紅岸的舉止是在挑起兩岸仇恨,“吃愛國流量”。

另一方面,台灣內政部長劉世芳在立法院答詢時強調,台灣政府是根據事實來做認定。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林俊憲則表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例”,中國配偶因違反相關法令遭撤銷居留;過去台灣方面都是善意勸阻,但“也要有依法執行的魄力”,他說就算在歐美國家,發表極端言論同樣會遭驅逐出境。

學者:台灣政府主動出擊,應對國際局勢變化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分析,台灣政府近期的強硬舉措,可能是因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對台政策調整,不再像過去那樣高調支持台灣。而中共趁機加大施壓,試圖進一步孤立台灣,因此台灣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應對措施。

莊嘉穎對美國之音說:“(台灣政府)他以這樣取消許可的形式,來警告其他可能希望藉由台灣這種比較自由的環境,宣傳中國的人士,希望他們可以比較收斂,當然台灣方面在反制這些宣傳,還有很多升溫的空間。”

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油管(YouTube)時政頻道主公子沈則認為,中籍配偶享有在台灣生活和言論自由,並非“與生俱來的基本人權”,而是台灣政府基於法律賦予的特權,因此也需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因此散佈恐嚇台灣人民、宣揚武力統一的言論,並不能躲在“言論自由”的保護傘下。

公子沈告訴美國之音:“任何國家政府都不會允許有外國人,來這兒反對我自己,等於說她根本就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那當然現在把她驅逐出境,本身這個動作也再次宣示了台灣是有主權的。”

台灣藝人附和“中國台灣省”言論陸委會罕見嚴厲譴責

除了中配言論爭議,過去一周,台灣藝人涉及的兩岸政治表態也引發軒然大波。

3月8日,中國外長王毅在中國“兩會”記者會上強調,聯合國2758號決議不僅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也確認台灣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是“中國台灣省”。隨後,#中國台灣省#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首,截至3月10日,閱讀量突破33.4億次。

多位台灣藝人,包括侯佩岑、張韶涵、楊丞琳等,紛紛轉發官媒央視的截圖,附和“台灣唯一稱謂是中國台灣省”的說法。

台灣陸委會隨即在星期六晚間發布新聞稿,罕見強硬聲明“對於唱和中共消滅中華民國主權的少數台灣藝人,給予最嚴厲的譴責”,並將檢視其行為是否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範,進行查處。文中強調,台灣從來就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藝人不應為個人私利,甘願成為中共對台統戰、“消滅自己國家的棋子”。

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星期二進一步指出,過去極少數台灣藝人發微博的內容,主要是在唱誦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這一次卻是“直接損害我們國家的主權,絕大多數台灣人民都相當反感”。

邱垂正指出,台灣政府除了會依兩岸條例釐清這些藝人是否有跟中國大陸黨政軍合作的行為,若其中有藝人已申領中國身分證,也將依法查處。

學者:台灣藝人協同中共大外宣影響已超越統戰範疇

位於台北的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指出,此次事件首先由中國外長王毅在國際記者會中搬出新說辭“台灣在聯合國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

中國官媒隨即製作“台灣必歸”海報,接著上百名台海兩岸藝人幾乎同時轉發微博,不僅人數眾多且與中共官方口徑完全一致,可以明確視為大規模協同行為,也因此受到台灣官方格外重視。

在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副研究員曾怡碩也指出,此次議題由中國外交部,而非處理兩岸事務的國台辦發動,“大外宣”打法律戰、輿論戰侵害台灣主權的意圖十分明顯。

曾怡碩進一步指出,過去對於台灣藝人發微博附和中國統戰,台灣政府和社會大眾皆因理解他們“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而選擇寬容,但這次操作範圍已經逾越了統戰的層面,而是“侵門踏戶”直接否認台灣主權,手段堪稱陰險。

曾怡碩說:“(中共)他們這次說真的是比較小動作,而且比較陰險的,就是我們之前對藝人容忍、包容,然後你竟然利用這個,想要以後在國際空間說你看我外交部長這樣講、台灣的藝人這樣講,然後台灣的政府也沒有表示什麼,還說要體諒,這樣子,在國際上的效果下去,在國際上的效果很難挽回。”

台灣依法反制 學者:提升藝人參與統戰成本

身為國際法學者的宋承恩指出,台灣藝人唱和中國政治表態已超越工作領域,無論是否出於自願,都很難撇清與中共協同,傷害台灣民心士氣、甚至國家安全的責任,因此在他看來,台灣政府依法查處,並未違反法律的通則或比例原則。

宋承恩告訴美國之音:“是(中國)那邊營生的政治環境讓他(藝人)連不表態的自由都沒有,加害者是中共,憑什麼你去那邊賺錢,是全體台灣人民要為了你賺錢不利的營業環境付出成本,這是完全沒道理的事情。”

曾怡碩指出,面對中共以這類法律戰搭配灰色地帶襲擾,台灣其實一直處於被動因應的態勢,卻也不得不為,且隨著美中特習會可能登場,以及國際秩序變動,台灣更須嚴防中共得寸進尺,以防在法律上國際空間盡失。

新加坡學者莊嘉穎則表示,無論台灣藝人或中國網紅,過去都認為自己可以透過低成本,在台灣賺取中國的支持,現在台灣政府因應局勢改變作法,他們若在想參與中國大外宣,恐須重新評估大幅上升的成本。

陸生訪台遭指出言矮化馬英九出面說明

同樣身陷爭議的,還有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去年11月,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大陸大學師生團赴台參訪,結果其中一名女學生在接受美體訪問時,公開稱台灣棒球隊為“中國台北隊”,還說“希望台灣同胞能繼續一起為祖國努力”等詞彙,遭質疑矮化台灣地位。

對此台灣內政部依《行政程序法》函請馬英九基金會陳述意見,星期一馬英九親自前往說明,並呼籲台灣政府“高抬貴手”,不要做出處分,以免寒蟬效應阻斷兩岸青年交流。

對此台灣內政部長劉世芳則重申,會依規定辦理。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