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大安全”概念:中國成立國安會


警察和便衣守在共產黨萬歲的巨幅標語牆前。(2013年11月7日)
警察和便衣守在共產黨萬歲的巨幅標語牆前。(2013年11月7日)
“大安全”概念:中國成立國安會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4:46 0:00
輿論關注中國新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否是為了應對日本年初時成立的類似機構。中國官方似乎強調國安會主要司職國內,而西方主要國家的國安會則主要對外。有觀點認為,中國似乎正在採取“大安全”概念。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宣佈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後,外界對該委員會的職能範圍有多種猜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日前在記者會上被問到,中國國安會局的成立是否部份應對日本年初也成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秦剛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強調中國國安會對三股勢力的威懾。

他說: “毫無疑問,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恐怖份子緊張了,分裂份子緊張了,極端宗教份子緊張了。總之,那些想威脅和破壞中國安全的勢力緊張了。”

秦剛還表示,中國建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目的是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和戰略,確保國家安全,除此之外,他不能提供任何其他說明。

英國諾丁漢的國際問題學者鄧聿文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國安會的對外職能不可回避。

他說: “(國安會)就是對外的,恐怖活動和(國安會)對外是連在一塊的。國內恐怖與國外是有牽連的。”
至於中國目前不願意明確國安會的對外職能,鄧聿 文說: “可能是為了回避外界對這個機構的過份解讀。例如,中國成立這個機構是不是雄心勃勃,等等。成立這個委員會,主要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有關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問題,(中國)國內的學者已談了很久。中國應該設計一個全新的國家戰略。”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今年5月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國家安全決策:過程與挑戰》署名文章。文章說,研究現代中國問題,有關中國國家安全決策過程的訊息“基本空缺”,而且中國所謂“國家安全”的定義,同美國等國有“很大不同”。美國的國家安全定義主要指對外,而中國的國家安全定義,涵蓋對內和對外兩方面,內涵廣泛。

中國《環球時報》11月13日的一篇文章說,傳統的國家安全概念已經改變,除了國防建設,大國博弈,領土安全外,經濟,特別是金融安全的重要性異軍突起,許多領域的安全界限模糊。

對此,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建教授對美國之音說: “對於國家安全的通常理解是,主要是對外的,例如國土安全,領土安全,對內少一點吧。正確的解讀是,我們的這個‘國家安全’應該是一個寬泛的安全,可能國際和國內都包含在內,跟我們通常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金融安全,對內反恐等都包括在內。”

還有學者提到,中國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部份地是為了彌補中國外交部的職能缺陷。

美方官員一直有抱怨說,中國外交部長的地位和權限太低,各部門勢力強大,而軍隊以及其它一些機構又與外國政府缺乏溝通,這種局面影響了在海事糾紛等涉及安全及危機化解領域的對話努力。

中國在江澤民時代曾考慮成立類似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一樣的機構,但有關方案最終無疾而終。

美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是美國總統考慮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首要論壇,由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牽頭,法定成員包括副總統、主管外交的國務卿和主管防務的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法定軍事顧問,美國情報總監為法定情報顧問。此外,財政部長是定期與會的非法定成員,還有其它部門負責人根據具體職責和議題受邀參加。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