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IMF預測: 2025全球經濟穩步增長 通脹持續放緩


IMF預測全球經濟將會穩定成長,且持續通脹放緩;圖為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出席和世界銀行合辦的新聞發布會。(路透社:2024年10月25日)
IMF預測全球經濟將會穩定成長,且持續通脹放緩;圖為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出席和世界銀行合辦的新聞發布會。(路透社:2024年10月25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 星期五(1月10日)表示,IMF將在1月17日發布更新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預測全球經濟將會穩定成長,且持續通脹放緩,但未提供更詳細的預測內容。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美國經濟表現比預期 “好得多”,儘管即將上任的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政府帶來的貿易政策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增加了全球經濟面臨的阻力,以及長期利率上升。

她表示,隨著通脹接近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U.S. Federal Reserve) 的目標,且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穩定,聯儲局可待更多數據後再採取進一步的降息行動。總體而言,利率預計 “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維持在略高的水平”。

聯合國星期四 (1月9日) 也才發布報告《2025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預計202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2.8%,與2024年持平。主因是受到美國與中國兩大經濟體預計增長放緩的拖類,全球經濟擴張將受抑制。

去年10月,IMF上調了美國、巴西和英國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但下調了中國、日本和歐元區的增長預期,原因是潛在的新貿易戰、武裝衝突及貨幣緊縮政策帶來的風險。

當時,IMF維持7月份預測的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3.2%不變,並將2025年全球增長預測下調0.1個百分點至3.2%,IMF 警告,全球中期增長率將在五年內降至3.1%,遠低於疫情前的趨勢。

格奧爾基耶娃此次表示:“不意外地,鑑於美國經濟的規模和與影響力,全球對即將上任政府的政策方向抱有濃厚關注,尤其是在關稅、稅收、放鬆管制和政府效率等方面。” 她指出,未來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尤其高,這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面臨的阻力,尤其是對較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的國家與地區、中型經濟體,乃至整個亞洲地區。

格奧爾基耶娃也指出,雖然短期利率下降,但長期利率卻因這種不確定性而上升,這種情況在近期歷史中 “非常罕見”。

IMF 觀察到不同地區的經濟走勢出現分化,預計歐盟的增長將略有停滯,印度的增長將 “略為減弱”,巴西則面臨稍高的通脹壓力。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IMF 觀察到通縮壓力和國內需求持續面臨挑戰。

格奧爾基耶娃還指出,儘管低收入國家已努力推動改革,但若出現新的沖擊,仍將會受到 “相當負面” 的影響。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用於對抗通脹的高利率並未將全球經濟推入衰退,這點值得注意;然而,各地通脹情況存在分化,這意味著央行需謹慎監測本地數據。

她也表示,強勢美元可能會導致新興市場經濟體、特別是低收入國家的融資成本上升。

格奧爾基耶娃稱,大多數國家在疫情期間大幅增加支出後,需要削減財政開支,並採取改革措施以持續促進經濟增長。她補充說,多數情況下,可以在保護經濟增長前景的同時實現這些措施,“國家無法通過借貸擺脫困境。他們只能通過增長解決問題。”

她指出,目前全球的中期增長前景已降至數十年來最低水平。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論壇

XS
SM
MD
LG